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道路干净整洁、停车规范有序、店铺牌匾整齐划一、文化墙底蕴深厚,令穿行于此的每一个人心生愉悦。站在王家庄,那里的居民感慨,现在的美丽王家庄、幸福在龙山更名副其实了。

王家庄胡同位于龙山街道新兴社区王家庄村内,属于王家庄片区的一部分,道路两侧住户39户,门店8户,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今年5月份龙山办事处对辖区内的所有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评比,该条道由于路坑洼不平、环境脏乱差、车辆摆放无序等原因被办事处授予了黑旗,并进行了通报批评。

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知弱而图强、知不足而奋进。2个多月来,街居干部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目前,这条曾经的黑旗巷已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姓生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小巷“华丽转身”背后的民生期盼

“昔日王家庄,名字叫得震天响。天晴吃灰土,落雨泡泥汤,乱搭建、乱摆摊,出门心里堵的慌。如今王家庄,名字叫得震天响。路平心也宽,花开眼前亮。小广场、文化墙,城市双创都在忙。”这是近日流传在新兴社区社区的一首“打油诗”,由社区居民自发创作而成,并广为传播,成为王家庄片区环境整治后的真实写照,生动反映了整治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小巷的变化,处处有惊喜。王家庄文化广场是周边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这里原先是一块近300平方米的宅基地,由于历史纠纷等原因,这块地成了部分居民种菜、晾晒衣物、甚至倒垃圾的场所,严重影响社区的整体环境。社区干部几十次入户协调,先是避而不见、骂声不断,再到后来的理解支持,街居干部用“水滴石穿”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恒劲感染着他们、影响着他们,最终,这片荒宅基地穿上了“新衣”。

“一条条背街小巷的改造,看似工程量不大,却涉及路面改造、地下管线铺设等许多环节,工序十分繁复。我们苦点、累点、挨几句骂没关系,最主要的是老百姓能得到实惠,能感受到咱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的初心。”新兴社区居委会主任杨艳萍回顾3个多月来的工作,用累并快乐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毕竟再苦再累也有了回报。

把老街巷建成“有品位”的文化长廊

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民生大文章,细微处落笔。龙山办事处根据背街小巷特点,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王家庄片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路平、水通、灯亮、线齐、墙美”的基础上,将背街小巷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爱心妈妈、心愿墙、社区最美笑容等相结合,整体提升小巷品质,凸显社区特色。

在浩鹏花园小区西墙上,画有杏花和默默耕耘的老牛,这幅画寓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小广场,“厚德载福”四个大字格外显眼,告诫我们只有德行深厚才能福报绵绵;在王家庄胡同南墙,微心愿墙引人侧目,社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许愿,发动社会贤达人士帮助圆梦,爱心就在这面墙上不断延伸;社区最美笑容,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笑起来是如此之美……

“细微处”体现城市管理的精准度

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长期以来,背街小巷的市容整治一直是社区管理中的难题,尤其是出店经营、店外牌匾、乱贴乱画、门前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更是成为经久不愈的顽疾。针对这些顽疾,街居干部采取“先礼后兵”,让店主和住户认识到这些违规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阻碍了文明城市的创建,继续存在违规行为就是拖林州人民后腿。

对此,街居坚持精细化整治、长效化管理。投资20余万元对王家庄胡同进行硬化,安装下水管网;投资6万元为沿街住户配备了篱笆,栽种了月季;投资 7万元对沿街商户的门头进行统一规范;投资40万元对墙体进行美化;聘用2保洁员对该片道路进行清扫,全天保洁,垃圾及清及运;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及庭院整治活动。

林州:原东关王家庄变化真是大

灰瓦白墙雕花窗格,青竹翠绿连成一排,月季争奇斗艳,水墨画装饰燃气表箱,市民其乐融融……曾经的黑旗巷,如今变成了一个有内涵、有韵味、有故事的文化长廊。(锦绣龙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