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同時,沙俄也以鎮壓暴亂、保護鐵路為藉口,調集了十七萬大軍,於1900年7月底,大舉侵入我國東北。旅順的沙俄第五軍也沿路北上,一路燒殺,無惡不作。在這種形勢下,盛京將軍增祺下令逮捕殺害了瀋陽義和團首領劉喜祿、張海等人,同時致函各國駐營口領事和俄國將軍,要求停戰求和。沙俄並不理會增祺的求和要求,繼續加緊攻勢。雖經各地愛國軍民頑強抵抗,但東三省主要城市和交通線還是很快被俄軍佔領。

9月30日傍晚,一支由300名哥薩克騎兵組成的先頭部隊首先進入瀋陽城。第二天,俄國大部隊陸續進城。俄軍南路軍總司令蘇鮑季奇把自己的住處安排在盛京皇宮(今瀋陽故宮)。俄軍佔領瀋陽城後,大肆洗劫瀋陽城。在城郊,俄軍四處騷擾,“翻取財物,掠搶婦女”,農民不敢回鄉種地。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在沙俄佔領瀋陽期間,他們把司令部設在皇宮內,時間長達兩年半之久,不僅使大清王朝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也使這座二百餘年的皇宮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經事後盛京內務府官員清點,在俄軍佔領期間,宮內丟失和損壞的藏品多達一萬件以上。僅翔鳳閣就缺失大小銀錠八千個,共重六千兩;各種金器、金錠、金條等總計達萬兩以上。東七間樓缺失各項瓷器共六千三百多件,西七間樓缺失書籍墨刻等項共五百四十多件。此外,宮內供奉、尊藏的歷朝帝后玉冊、玉寶、《玉牌》、《實錄》等亦有丟失。

在俄軍佔領瀋陽期間,城內許多古建築也遭到破壞,如西塔延壽寺山門、天王殿、經堂等建築即被俄軍炮火燒燬。在此期間,一隊俄軍,荷槍實彈闖入昭陵,狂亂射擊。他們見大門緊閉,敲門不開,即砸開大門,強行進入陵寢。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昭陵總管衙門滿洲八旗防禦錫特恆額正在守陵,見侵略者強行闖入皇家禁地,悲憤欲絕,竟然在侵略者面前以“自縊”來表示抗議。錫特恆額家中只有一女,正值芳齡,聽到父親為國盡忠的噩耗,也投井自盡。父女雙雙以生命抗禦沙俄的故事,一時在盛京廣為流傳。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禍不單行,俄軍撤出瀋陽不到一年,又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是俄國的“遠東政策”與日本的“大陸政策”相互衝突的必然結果。是兩個帝國主義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在中國的領土上展開的一次較量。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竟然宣佈“局外中立”,允其將遼東作為戰場。這場戰爭給東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瀋陽是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1905年2月19日至3月10日的奉天會戰是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陸軍大會戰,日俄雙方估計有一百萬士兵投入了戰鬥,傷亡佔總數的四分之一;投入火炮二千餘門。戰爭在瀋陽及其周邊二百里的範圍內展開,戰火遍及瀋陽四周農村和城鎮,無數發炮彈、槍彈落在瀋陽城周圍,有的村莊被夷為平地,有的山頭被削平了;人民“陷於槍煙彈雨之中”,無數生靈被塗炭,“城鎮鄉村人民房屋財產無不波及損失”。侵略軍每到一處,“搶掠姦淫,無惡不做,婦女因此喪命的不知多少”。

奉天府尹在“道上遇見窮民數十次,有四五十一夥的,有一百多一夥的,來攔輿含冤,哭聲震地”。城南魏家樓子是主戰場之一,日俄兩軍在這裡激戰七天七夜,村中房屋多被炮火擊毀,或被拆毀去構築工事。雙方都來搶糧、拉夫,交不出糧食、來不及走脫者多被殺害。離城約十里的一個村莊,因為沒有執行俄軍徵糧的命令,被誣為通日,七十餘人慘遭殺害。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戰爭使“奉天府、遼中等州縣,竟至死亡山積,十室九空”。從戰爭焚燬的農村逃亡的大量難民如潮水般湧入城市,據統計,逃入奉天的難民總數達九萬人。無家可歸的狗竟以死人為食,變得像兇猛的野獸一樣。“另外,由於戰爭,滿洲大地上的景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樹木消失了。從前,每隔數百碼就會看到的白楊、松柏和柳樹叢,現在都不見了,舉目四望,都是光禿禿的大地(《奉天三十年》)。”

盛京城內的損失更大。俄軍在守城時,向各店鋪索要財物及酒肉供給。日軍佔領後,一千三百六十六戶商店被迫向日軍“獻納糧秣費白銀十萬兩,致使全城商店的總資本額減至五萬五千兩,因而影響到各錢莊、銀號發行的錢票貶值或難於流通”。城內許多官房、民房,皆被俄兵佔據,俄師敗後,日軍進城,又相繼佔用,遲遲不予退還。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在兩軍會戰中,瀋陽城垣和城內外古建築也受到嚴重的破壞。俄軍的司令部設在皇宮內,守城時,把大炮架設在城牆上,致使牆體因炮火的震動而裂縫。日軍攻城前,以實勝寺作為總司令部,把城牆作為攻擊的目標,幾座城樓、角樓被日軍的炮火轟毀,日軍炸開南城牆,豁口成為攻城的突破口。

俄軍退卻時又放火焚燒了佔據為兵營的盛京機器局、奉天大學堂,機器設備、圖書儀器毀之無存。城南渾河駱駝圈碼頭,因為時值冬季不能出航,有五十餘艘大小船隻在港內過冬,俄軍竟將船隻全部劈作柴火燒光。

南塔廣慈寺,俄軍作為據點,在牆上掏槍眼,揭掉屋瓦,開瞭望孔,大殿也成了防守點。寺中的喇嘛被迫為俄軍看馬、籌糧。當日軍突破五里河防線前,這裡已經中炮數發,火光沖天,廣慈寺瞬間化作灰燼,只留下突兀的南塔。西塔延壽寺繼1900年的破壞後,鐘鼓樓又被焚燬。城外的白塔鋪塔,也被炮火擊中,僅存塔基。外城的大法寺,被俄軍佔為兵營、馬廄及收容所。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僧人的財物被搶光,大佛的鍍金被剝光,門窗被劈燒火,古松被砍伐殆盡,這座數百年的佛教聖地就這樣毀於一旦。其他如萬壽寺、長安寺、崇壽寺等寺廟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瀋陽郊外的福陵和昭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儘管清政府呼籲予以保護,但侵略軍並不予理會,二陵周圍都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俄軍的騎兵以陵寢和古松為依託,企圖阻止日軍的進攻。兩軍激戰的結果,使福陵的貴妃園寢被炸平,兩陵的古松被焚燬無數。日軍為了搜尋俄軍,闖入正在祭奠的昭陵,清朝官員上前阻攔,竟被日軍開槍殺害。

日俄戰爭禍害東北:瀋陽城遭洗劫皇宮成俄司令部,清兩皇陵成戰場

在日俄戰爭期間,沙俄為了搜刮中國人民的錢財,便增發鉅額的鈔票即“軍用票”,強行在東北市場上流通使用,中國人稱其為“羌帖”,“其數量頗巨,無法統計”。日軍在其佔領區也發放鉅額“軍用票”,中國人稱之為“手票”。據統計,日軍“在我東北各地曾發行軍用票一億九千萬元”。日軍還到處設卡,嚴密搜查,有帶大洋者,則以手票強易之;“有攜俄國羌帖者,輕則鞭楚,重則處死”。

日俄戰爭以爭奪中國東北為目的,無論誰勝誰敗,影響的只是他們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劃分,但是,受損失最嚴重的是東北廣大人民。對戰後人民自發掀起的向俄國索賠的鬥爭,清政府不但不予支持,反而處處阻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