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曾親赴寧夏「考研調查」

明朝滅亡後,清王朝開始了統治華夏大地的歷史。

在清康熙年間,蒙古準噶爾部落首領噶爾丹,在西北地區燃起了戰火,在這場分裂與反分裂的戰爭中,興慶區地區首當其衝,成為戰爭的前沿。為了抗擊分裂勢力,保衛國家的統一,康熙前後三次御駕親征,親自到第線指揮作戰,並且來到興慶區地區,在這裡住了18天之久,在興慶區的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錄。

康熙皇帝曾親赴寧夏“考研調查”


在強大的清軍進攻下,喝爾丹軍隊先後兩次被擊退,康熙決定招撫噶爾丹,可噶爾丹不願接受招撫,繼續與清政府對抗。看噶爾丹分裂之意不變,康熙覺得“不可一日姑留”,於是再次調兵佈陣,決定第三次親征,徹底消滅噶爾丹分裂勢力。康熙決定從寧夏鎮城出兵,向北征伐。

臨出發前,他向大臣們宣佈:“朕意將領兵竟赴寧夏,有調遣處可相機行事,必將噶爾丹擒殺,始愜朕志。”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率大軍從北京城出發,大軍過山西大同、經陝西榆林進入寧夏境內,於三月二十五日來到興慶區黃河岸邊的橫城渡口(今黃沙古渡)。

康熙皇帝曾親赴寧夏“考研調查”


康熙看到眼前寬闊平緩的黃河水,他當即賦詩一首,題名為《橫城堡渡黃河》,書寫在一面牆壁上:

歷盡邊山再渡河,沙平岸闊水無波。

湯湯南北勞疏築,唯此分渠利賴多。

過了河,康熙率大軍進入寧夏府城(今興慶區城區),進城的當天,康熙即派人前去祭奠在討伐喝爾丹叛亂中陣亡的寧夏將士。

此次來寧夏,康熙對寧夏軍隊十分欣賞,“往昔未嘗臨邊,不獲目睹邊地之苦,今巡行至此,視沿邊地方土瘠民貧,但兵丁甚精銳”,稱讚寧夏軍隊“尤勝他郡”。在閒暇之餘,他還走到城外察看農業生產狀況,瞭解河渠灌溉情況,下令免去寧夏種田人當年的田租。他在農村視察時,對田地裡耕田和前來送飯的人,也是“

往來不禁“,並不擾民。

康熙皇帝曾親赴寧夏“考研調查”

在寧夏府城住了18天后,康熙皇帝即將離開,乘船渡河北上,親往蒙古草原指揮平叛。隨著叛軍首領喝爾丹兵敗自殺,康熙皇帝也下令班師回朝。御駕親征的康熙皇帝在寧夏地區經留近一個月,在興慶區地區的史冊上留下了難忘的一筆。

康熙皇帝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當地百姓眼中,更像是皇帝專程到寧夏地區進行查訪和了解的一次親民行為,給寧夏民間留下了一段津津樂道的佳話。


來源:《興慶史話》(寧夏地方史話叢書)


歡迎投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爆文重獎!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