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就在最近范冰冰逃税事件仍然火热之时,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在瑞典悄然发布,在中国舆论还陷入“范冰冰补交税款8.84亿”的时候,在我们隔壁的日本又诞生了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这已经是自2001年以来,日本获得的第十八位诺贝尔获得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十八年,每年都能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小小的日本竟然又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自21世纪以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已经超越了英法等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诺奖大国。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家获得这样的奖项?”

“为什么日本能每年一个诺奖?”

这些话很容易刺痛我们的神经,自从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给亚洲各国带来的痛苦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它的发展也是不可忽略的。短短几十年时间,成为了亚洲的第一经济强国,不得不说有着它的可取之处。

当年的抵制日货行动,都暴露出日本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一个经济大国,很多人认为日本已经不行了,只要我们抵制他们的产品,很快就能让日本经济衰退,但是从这18个诺奖得主,我明白,日本仍然需要我们去警惕。为什么日本能出这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或许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根据厚生労働省2011年的数据,日本国立大学教授的平均年收入大概为1112万円,平均年龄是57.3岁,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是67万円,奖金收入平均为308万円。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这是我最新查询的日元兑换人民币的结果,虽然汇率有所变动,但是大体上变动不是很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他们的学者待遇情况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而相比于中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呢?即使是最高水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工资甚至都上不了一万,很多时候甚至要为生计而发愁。这种状况让中国的科研何以与日本相比?如何让中国每年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除了政府方面的支持外,日本企业甚至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各样的奖项,鼓励科研工作的进行,相比起中国企业,你能听到的与科学有关的企业支持又有几个?我们的科学家在花费精力寻找项目,寻求科研经费,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科研,让本来就薄弱的科研,雪上加霜,何以发展?

可以说,整个日本都在崇尚科学家,崇尚科学,甚至于他们货币上面印的人物都是科学家、思想家等人。他们在精神层面灌输了一种思想:科学是受人尊重的,高尚的东西。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相比于中国,如果你在十几年前问小朋友,长得想做什么?得到的回答会是科学家、老师、宇航员。在今天,你问他们,得到的答案是网红、明星、老板。甚至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也支持这样的想法,从小对孩子教育唱歌跳舞,希望能尽早混个脸熟,进入娱乐圈。本来唱歌跳舞等等活动,从小培养固然没有错,但是从小鼓励他们向娱乐发展,甚至耽误学业,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中国的社会现在有点过分追求金钱,娱乐至上的氛围已经影响了大多数人,这种浮躁的气息很难让人静心学术,更不用提诺贝尔奖这种世界级的大奖。

我看到有人对于最近“范冰冰逃税”的事情提出的一个观点

日本再获诺奖,“娱乐至上”的社会,何时能出中国的诺贝尔奖?

“8.84亿是一个什么的概念?相当于你每天中500万的彩票要连续中半年,30万年薪的白领不吃不喝30多年。”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娱乐明星仅仅是一个偷税漏税就能有这么多的财富,那些做科研的教授却在每天用大部分时间想着生存,想着如何攻克项目拿到科研经费,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两者相比谁重谁轻?

中国不是缺少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而是这种人才可能还在想着如何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

而此次的诺贝尔奖得主,刚拿到的1亿1500万日元就全部捐给了京都大学,鼓励年轻的学者研究人员努力科研,这样一辈一辈的言传身教,出几个诺贝尔奖难吗?不难。

反观中国,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的奖金被网友戏称,连北京好点的房都买不起,是呀,日本诺贝尔奖得主能够捐出去奖金,但是中国的得主呢?拿到了奖金甚至都不能做到正真的生活无忧去努力,更何况还没有拿到奖金的研究者呢?

我们处于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深受过日本的侵略,所以我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强大,但是在如今的时代,科技才是一个国家正真强大的理由,我们需要一个像日本一样尊崇科学的社会风气。

我们离诺奖有多远?

其实一点儿也不远,我们拥有比日本几倍的人口,就算极小概率出现诺奖,那么我们也应该更容易比日本出现。

我们缺少的是一种价值观念,缺少十几年前孩子们稚嫩的嘴里说出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