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今冬大氣汙染擴散偏差 將科學施策差別化管理

生態環境部在今天(29日)上午召開的9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偏差,將以重點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作為狠抓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的重要措施。

生态环境部:今冬大气污染扩散偏差 将科学施策差别化管理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聯合會商,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風強度弱,不利於冷空氣擴散南下,大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長三角降水可能偏多,大氣汙染擴散條件接近去年同期。

生態環境部在進行有效探索的基礎上,今年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基於汙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別化管理,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

生态环境部:今冬大气污染扩散偏差 将科学施策差别化管理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嚴禁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各類汙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汙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要加嚴要求,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行業汙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該進一步加強民生保障。

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汙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要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而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在實施時間上,各地可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適當縮短或者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