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丨從「圓荷浮小葉」到「四面芙蓉開」:荷塘理論在學生負面情緒管理中的應用

转化丨从“圆荷浮小叶”到“四面芙蓉开”:荷塘理论在学生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理論叫荷塘效應:假設一個荷塘要全部長滿荷葉需要一個月時間,而荷葉的生長速度是每天翻一倍,那麼在第29天荷葉覆蓋荷塘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答案很明顯:覆蓋了近50%,也就是荷塘總面積的一半。

大家會覺得荷塘裡的荷葉好像是一夜之間盛開的,美不勝收,但其實在最後滿池盛開的“臨界點”之前,荷葉的生長都處於蟄伏狀態,必須要經歷緩慢難熬的滋長期,可一旦到了最後一天,便會瞬間爆發,其影響力令人瞠目結舌。

高中階段,由於學業壓力重,學生在面對成長路上的挑戰與失敗時,常常會受到彷徨、無奈、失望等負面情緒的干擾。很多學生會覺得努力了很久卻看不到成效,而這些痛苦與煩惱恰恰容易出現在刻苦努力的學生身上,許多時候甚至讓學生產生放棄的念頭。其實如果再堅持那麼一下,或許迎來的就是“滿園綻放”的成功。

因此,筆者嘗試將“荷塘效應”運用到對學生的日常教育中,尤其運用到解決高三階段學生的學習焦慮問題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孤單“小荷”,望池“嘆息”

一天晚飯後,小陳來到辦公室,低著頭對我說:“老師,今晚我想請假回家,明天和後天也不想來了!”小陳平時性格靦腆溫和,雖說成績靠後但品行不錯,帶到學校的手機總是第一時間交給我保管,校園裡見到老師也會主動問好,而且從不給我這個班主任添亂。所以,我連忙關切地問道:“怎麼啦?是不是這兩天降溫感冒啦?”誰知他別過臉不看我,沉默了幾秒鐘後,才從齒縫裡蹦出幾個字:“我心裡不舒服,想回家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我立馬警覺起來,隨即把小陳帶到一個較為安靜、獨立的區域進行溝通。我們大概聊了半小時,他也幾近哭了半小時。詢問,沉默;試探,啜泣;安慰,敞開;傾聽,傾訴。

來來回回之間,我大概瞭解到箇中緣由——小陳雖然堅持努力學習,可是成績卻始終觸底不反彈,加上家長的過度關愛和期待,讓他感到壓力倍增。最近一次考試的失利,再一次打破他的防線,從而導致他心理大崩潰。

溝通過程中,我注意到小陳幾次提到“孤獨”“一無是處”“周圍都是壞消息”等字眼。聽到這些,我心中不免泛起陣陣心痛,究竟是對自己有多失望與無助,一個人才會哭著對他人卸下本能的自尊來袒露“一無是處”“很沒用”這樣的自我評價?何況他還只是個十七八歲、原本端正禮貌且朝氣蓬勃的孩子。

帶著憐惜,在對小陳進行了初步的心理疏導後,我聯繫了他的母親,並告知了詳細情況。

此時此刻,我並沒有如釋重負。因為我知道,事情還沒有結束。我不斷問自己,既然造成他心理崩潰的主因是喪失自信與孤獨無助,那他為何會喪失自信?他的自信又是如何一步步喪失的?怎樣才能幫他找回自信?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因為顯然他是不滿意自己的成績,幫他提高成績就行了。但問題真的如此簡單嗎?

埋頭“紮根”,長出“新葉”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如那小荷零星地漂浮在池水上,有時候需要孤獨地面對外界的風吹雨打,卻又無法快速生長出新的“荷葉”與“根莖”來強大自己。在高中階段,小陳的遭遇並不是個例。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時,往往偏重於學習成績,甚至完全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全部,小陳就是由於學習成績裹足不前而喪失了自信與自我。

第一階段:我並不急於說服他。

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是慢慢幫助小陳正確認識自己。我打算找準時機,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抽絲剝繭般一層層幫他找回自信。

首先,在學習方面,我列出以下幾個問題,讓他書面回答。

转化丨从“圆荷浮小叶”到“四面芙蓉开”:荷塘理论在学生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採用問卷方式而不是談話方式瞭解學生,主要是考慮到,相對於談話方式而言,問卷方式能讓學生深思熟慮之後再回答,從而讓學生更準確、全面地觀照自我、認識自我。同時,也讓我能夠比較準確且客觀地瞭解學生情況。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我不失時機地多次與小陳進行溝通,並且密切關注其日常學習與情緒狀態。我暗中觀察,不斷在學習方法、學科指導、日常生活、情緒狀態等方面對他進行適當矯正與輔導。

為避免給他造成過多壓力,我從未說過“加油”“努力”“自信一點”等話語,而是選擇在潛移默化中對他的學習生活尤其是內心情緒進行陪伴式引導,做到“看破不說破”。

在隨後的一次考試中,小陳的成績果然有所進步。於是,我抓緊機會對其進行第二次問卷測驗,問題如下:

转化丨从“圆荷浮小叶”到“四面芙蓉开”:荷塘理论在学生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經過認真思考之後,小陳完成了問卷。根據兩次問卷測驗的結果和他近一段時間的表現,我大概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 在總體成績上,小陳近幾次的考試成績並不是他認為的如此不堪。考慮到試卷難度等因素,這幾次的成績還是略有進步的,尤其是數學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學習興趣與狀態比以前提升不少,基本上能整體把握自己進步的節奏。

2. 在具體學科上,以地理為例,在選擇題方面,由於基礎知識不紮實容易出現蒙題的情況;在綜合題方面,主要是沒有良好的地圖空間思維與區域分析方法。經過複習中階段性地“對症下藥”,他明白了不同學科的學習規律與適合自身的方法。

3. 在高中生活中,他認為學習雖然一方面是由分數所體現的,但是學習過程中磨礪出的品質與人格更需珍惜與重視。真正的男子漢不會被一次失敗與挫折所輕易擊倒,無論實力如何,良好的心態是成功路上的必備要素。

4. 在集體生活中,他發現每個人對自身的評價都有其主觀性,既要做到兼聽則明,又要做到獨善其身,不能活在別人的眼光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同時要善待他人,強大自己的內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在提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時,他寫下了“感恩”“微笑”等詞語。他認為成績的浮動不能完全評判自己的全部,即使成績退步,家長、老師也依然會關心、支持自己,成為自己堅強的精神支柱,所以要鼓起勇氣微笑面對,並感恩一直陪伴、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

第二階段:見小陳進步明顯,我在一次私下交流中跟他講了“荷塘效應”。

我對他說:“學習就好比荷花的生長,長出的荷花是階段達成的目標,而你的學習過程就像小荷在全新環境中紮根生長的過程。即便暫時還未能綻出嬌豔的花朵,但是泥土中的根與莖卻一直在積累、生長,一點點的量變,慢慢等待質變的爆發。這就好比你的學習,其實也是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對知識的掌握也如這個荷塘一樣,一直不斷地熟悉與生長。此外,我們不要光侷限於荷花,更應重視水底下的藕。這藕就可看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尤其在逆境掙扎中沉澱下來的人生體悟。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更應看到對夢想的追求、對思維的訓練、對意志的磨鍊、對人格的塑造等一系列的亮點。在這一層面來看待學習的話,我們已然收穫了累累的果實。而這恰恰才是學習的本質所在、真諦所在……”

荷葉”滋長,鋪滿“池塘”

在接下來的幾次考試中,小陳漸入佳境,答題時比過去從容了許多,條理也清晰了很多,在弱勢學科數學、英語上也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一掃以往的焦慮情緒,從內向、自卑逐漸變得樂觀、自信。我為他的這一轉變感到欣喜,因為他正如荷塘裡的荷葉一樣選擇繼續深深紮根,默默努力滋長,不放棄,不拋棄,等待著最後鋪滿“池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高考中,小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理想大學的經濟學專業,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

縱觀這次德育實踐,“荷塘效應”的運用讓我受到深深啟發:

一是要摸清學生的思想根源,深入學生的內心。根據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教育措施,才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找出問題的突破口。小陳產生焦慮的根源在於對成績的錯誤認識,其實他對自身能力還是具有一定自信的,而且他很清楚自己該努力的地方。因此,只要幫助他正確認識成績與學習的關係,就會從根本上樹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是藉助科學方法指導,調整教育行為。在這個案例中,我適當地運用了心理諮詢的方法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並跨學科地借用了經濟學的理論幫助學生解開心結,讓學生認識自身問題,認清問題實質,重新樹立信心。科學方法能讓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育,遠比說教式的灌輸要人性化得多。

綻放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承受了風霜雨雪的吹打。作為班主任,我們就是照料那一池荷塘的人,願每一朵荷花都能自信美麗地綻放!

转化丨从“圆荷浮小叶”到“四面芙蓉开”:荷塘理论在学生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转化丨从“圆荷浮小叶”到“四面芙蓉开”:荷塘理论在学生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欄目:學生教育與轉化

作者:韓利棟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五高級中學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