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00元创业,拿父亲头像当防伪商标,靠着3元调料成就亿万帝国

随着中国互联网业务的崛起,大家似乎目光集中在那些大企业上,比如目前最引人注目的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等,他们的产品我们天天都能用到。但是大家忽略一个“小商品,大品牌”概念,像我们日常食用的奶粉,挂面甚至是方便面背后的集团都能让你为之侧目。而我们经常食用的老干妈,在小商品中能够凭借10元左右的价格引领风骚,成就亿万帝国是你想不到的。

他用100元创业,拿父亲头像当防伪商标,靠着3元调料成就亿万帝国

除了老干妈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太太乐,靠着几块钱一袋的小商品成就了一个大品牌。不过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太太乐,而是王守义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到目前为止已经诞生了34年。说到王守义十三香,想必经常烹饪的网友都知道,这是我们在炒菜中会经常食用的一个调料,土味的外观但却凭借非常受众的味道塑造了一个亲民的“民族大品牌”。

王守义十三香诞生于河南驻马店,创始人是王守义以及王守义儿子王银良,说到创立十三香还得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当时的王守义从祖父手中继承了兴隆堂的十三香秘方之后,王守义便在原配方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国传统调味品,通过王守义完善的十三香之后获得了当时众多用户的认可。十三香并非十三种原料,而是通过二十多种天然中药炮制加工而成。

他用100元创业,拿父亲头像当防伪商标,靠着3元调料成就亿万帝国

可以说王守义从20世纪50年代就创立了十三香,不过却在文革期间十三香的生产中断。王守义也随着子女来到现在的河南驻马店定居,本来王守义并不打算继续生产十三香,经不住儿子王银良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王守义再次干起了老本行。在1984年,王银良与父亲王守义用100元创业,在河南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厂,产品名字依旧采用之前使用过的十三香。十三香再一次面世之后,再次获得了市场好评,王银良也因此看出了这个小产品的广阔前景。

1985年,王银良申请了商标,并设计出了现在王守义十三香的“土”包装,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而外观包装上王银良还特别选用了“十三香”三个非常大的字体,除此之外,王银良还把父亲王守义的头像标在包装上,作为防伪标志,“王守义十三香”就是这么来的。王守义十三香推向市场之后,由于口味鲜美、产品质量过硬,瞬间成为了广大用户青睐的对象。经过三年时间,十三香在市场上非常畅销,王银良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他用100元创业,拿父亲头像当防伪商标,靠着3元调料成就亿万帝国

然而王银良当然不会止步于此,于是在当年又是开办驻马店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厂,又是成立驻马店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也因为如此,王银良的十三香跨过了中原地区的门槛进去更大的全国市场,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以及自治区设立销售点,建立起全国销售网络。在这个时候王银良就获得了4亿多的销售额。有了资本的王银良再度把公司扩张,打造了一个占地270亩,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

生产空间扩大之后,王银良也让产品多元化,在十三香的基础上,公司有研制开发了麻辣鲜、鸡精、孜然粉、海鲜调料、白胡椒粉等40多个品种。产品多元化之后销售额也飞快上涨,2011年,王守义十三香集团销售额就高达10.4亿元,净利润高达近7000万其中纳税就高达8000多万。而到了2015年销售额再次暴涨到了16亿,从1984年开始到2016年,王守义十三香都在保持10%的年上涨率,在这背后也成就了王守义十三香这个人尽皆知的品牌。当时的王守义十三香调料品在3元左右一盒,而王银良正是靠着这3元左右一盒的小商品成就了现在十三香集团万亿帝国。

他用100元创业,拿父亲头像当防伪商标,靠着3元调料成就亿万帝国

作为一个草根企业,十三香集团不仅坚持了32年的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不欠款精神,还做了很多回馈社会的公益。从1997年开始,十三香集团用了305万新建幼儿园小学等,捐了85.6万用于扶助贫困学生,更是向河南女足捐了300万元。除此之外,还每年资助公司困难员工,解决公司员工住房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崛起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