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頭巾來漉酒 男子首服款式漸多

本文作者黃強

所謂首服就是加著於首(頭部)的服飾,冠帽、頭巾之類。帽子,原稱“頭衣”、“元服”,都是統稱。在冠出現以後,一般都是貴族戴冠,平民戴巾。

魏晉沿襲漢制,略有革新。《晉書•輿服》記載:皇帝祭祀明堂宗廟,用平冕、黑介幘、通天冠。王公、九卿祭祀戴平冕,王公八旒、九卿七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卿衣華蟲以下七章。”晉朝冠服主要有遠遊冠、淄布冠、進賢冠、武冠、高山冠、法冠、長冠等,與漢代冠基本相同。

且把頭巾來漉酒 男子首服款式漸多

【圖9,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卷》中官吏冠帽】

巾,亦稱頭巾,裹頭的布帕。主要功能保暖和防護。本屬庶民服飾,產生於勞動生產之中,後來亦用作區別官庶的一種標識。早期庶民用巾,兼作擦汗之用,一物兩用。《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例如陝北農民羊肚巾,擦拭兼裹頭,即毛巾與頭巾兼顧。巾初期色以青、黑為主,秦代稱庶民為黔首,漢代稱僕隸為蒼頭,均根據頭巾顏色而言。巾,通常以縑帛為之,裁為方形,長寬於布幅相當,使用時包裹髮髻,繫結於顱後或額前。男女皆可用之。初始多施於庶民,漢代以來貴賤均可使用。

東漢末年,由普通人戴的頭巾發生了變化,變為時髦的服飾,身居要職的官吏用來束縛頭髮。晉傅玄《傅子》:“漢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是以袁紹、崔豹之徒,雖為將帥,皆著縑巾。”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有二:統治者帶頭的示範作用,如西漢後期元帝劉奭,因為額髮豐厚,怕被人視為缺乏智慧,故用幅巾包首;王莽頂禿少發,便在戴冠前紮上一塊頭巾,以遮其醜。另一個原因,當時的士人不遵禮服,視戴冠為累贅,以扎巾為輕便,流風相煽,浸成習俗。南京西善橋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印壁畫,共繪八人,其中一人散發,三人梳髻,另外四人皆扎頭巾,無一人戴冠。

六朝的冠服承繼前代,《宋書·禮志》記載:“漢承秦制,冠有十三種,魏、晉以來,不盡施用。”說及漢代有委貌冠、建華冠、方山冠等冠13種,筆者《漢代的冠》一文中列舉的漢冠遠不止13種。對於漢代的冠,魏晉時期並不全部採納,而是選擇性使用。漢代末期王公名士,棄冠用巾,袁紹、崔鈞等人雖然貴為將帥,也喜歡戴縑巾。《傅玄子》雲:“魏武以天下凶荒,貲財乏匱,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為□【巾夾】,合乎簡易隨時之義。以色別其貴賤。本施軍飾,非為國容也。通以為慶弔服。巾以葛為之,形如□【巾夾】而橫著之。古尊卑共服也。今國子、大學生冠之,服單衣,以為胡服。居士、野人,皆服巾焉。”戴幘(頭巾)本是貧賤者,即百姓,隨著袁紹、王莽等貴族使用,幘不再侷限百姓。

且把頭巾來漉酒 男子首服款式漸多

【圖10,魏晉戴遠遊冠及武弁男子】

冠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髮髻。冠的兩旁有絲帶,可在下頜處打結以固定。冠有多種,不同的冠往往出現戴冠者的不同身份。皇帝戴通天冠,皇子戴遠遊冠,文官戴進賢冠,執法官戴法冠,謁者、使者戴高山冠,殿門武士戴樊噲冠。

男子首服有各種巾、冠、帽。冠屬於正規的,官員等有地位人士所戴,中規中矩,官員們也習慣了,規範化執行。但是祭祀、上朝等禮儀性活動之後,燕居(在家)私人日常活動,總不能一直衣冠帽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吧,他們也需要輕鬆的時候,不要總是裝。頭巾最適合,由燕居推向社會。

且把頭巾來漉酒 男子首服款式漸多

【圖11,《洛神賦圖》中籠冠】

漢代盛行的幅巾,在六朝流行於士庶之間。綸巾,原為幅巾中一種,又名諸葛巾。《三才圖會·衣服一》:“諸葛巾,一名綸巾,諸葛武侯(亮)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此時,在官宦階層中出現,人們仰慕諸葛孔明的智慧,效仿一下,表示敬意。《三才圖會》曰:“諸葛巾,此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

正規場合,官員們顯示出他們的官威,那就必須戴冠。冠一戴氣氛就變了,變得嚴肅,威嚴,耳邊響起“威,威,威”衙役的傳喚聲。漆紗籠冠,是集巾、冠之長而形成的一種首服,在魏晉時期最為流行。製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經緯稀疏而輕薄的黑色輕紗,上面塗漆水,使之高高立起,可以隱約看見裡面的冠頂。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中人物多位頭戴漆紗籠冠。

“黃強黃不息”繼2016年入榜,再度上榜2017年度文化頭條號。

黃強,字不息。知名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另一隻眼看金瓶梅》《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金瓶梅風物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網、亞馬遜、京東等有售。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孔夫子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