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在沒有經過我們允許的情況下,國慶假期就擅自結束了。朋友圈好友紛紛發表了紀念假期的照片,開啟了工作模式。其中有網友曬出了自己離家時的後備箱,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共鳴。那可以說是“戰果累累”,關門都十分艱難。這難道是要為冬季囤貨的節奏?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原來這都是家人們的“傑作”,同一個世界,同樣的擔心。每到離家的時候,家人們總是會擔心我們在外生活無法自理。總想要把好東西都給我們,恨不得把家都搬走。在他們眼中,後備箱總是不夠裝,孩子們永遠都長不大,對孩子的愛永遠不夠。

假日結束,滿載而歸

回家的時候,總覺得東西太多,我們都會盡可能地少帶東西。到了假期結束,我們離家卻會帶走沉甸甸的東西。不管是家鄉的特產還是隨處都能買到的東西,家人都想全部裝給我們。網友紛紛表示,“媽媽大概覺得我在外面沒飯吃”。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於是,假期結束後,朋友圈就開始了一場“攝影大賽”。去的時候一個空空的行李箱,一個書包。回的時候,家裡能帶的東西都被媽媽裝上了。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箱子不夠,袋子來湊!小箱子被塞的超滿了,貼心的媽媽還用大的透明膠帶纏了幾圈生怕崩開!但是媽媽總覺得一點也不多,路途遙遠,路上也要吃的。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你以為只是箱子不夠裝嗎?就算開車回家,後備箱也是不夠裝的!這種“愛心牌後備箱”是要把家都搬走的節奏吧。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在爸媽眼裡,我接下來應該是要去無人島生活。你要是嫌麻煩或是覺得沒必要,拿了東西出去,還是會被爸媽偷偷裝回去......

他們的愛,叫做“還能再裝”。

在爸媽眼裡,我們總在遭遇“不幸”

看到那些甜蜜負擔,就知道我們在父母的眼裡過得有多“慘”了。長時間離家,他們會擔心我們吃不好;一旦聯繫不上我們,他們就開始各種腦補畫面。總之,在他們看來,我們總是在遭遇著各種“不幸”。

外面的任何美食肯定是沒辦法和家裡的相比的,媽媽們對此堅信不疑。在我們看來,一份簡單的午餐加個雞腿就算是犒勞自己。但在媽媽們的眼中,我們的午餐卻是這樣的:不僅條件艱苦,也沒什麼好的菜。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因此,每一次回家,媽媽都會準備一些美食,給我們補補身體。在她們看來,我們出門工作就是去渡劫,一直在忍飢挨餓。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在安全問題上,一旦父母發微信你沒有馬上回,電話沒有馬上接。那麼事情就鬧大了,因為他們就會開始腦補各種電視劇情節。手機被搶,遭到惡人綁架,被人窮追猛打,這些畫面就開始在他們腦海浮現。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在他們眼中,我們可能是活在電視劇裡,時刻都被困難包圍著。永遠都是挫折最多的那個人。

他們的愛,叫做“你怎麼樣了?”

為愛付出,父母願傾盡所有

父母時刻心繫自己的孩子,總想要能為孩子做點什麼。小到愛的行李,大到對我們經濟的支持,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奉獻給我們。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其實他們一直都在竭盡所能地給出他們的全部。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孩子的夢想父母總是會無條件支持,一位來自武漢的“掛麵爸爸”侯延衛,從2010年開始,7年來只吃掛麵,他吃下的掛麵總共有2頓重。不是因為他愛吃,而是因為沒有更多的經濟來源,他只有靠這樣的方式省出費用。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他這樣做只為圓女兒的體操夢。月薪1800的他,靠著省吃儉用為女兒支付著每年1.2萬的學費。他希望女兒不會因為錢而丟失了追夢的機會。

為了孩子,父母願意付出的東西超乎你的想象,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一位來自北愛爾蘭的Sarah Smith是一個無私的母親,她的兒子在一歲時就被診斷出患有兩種侵略性的器官疾病。

網友曬後備箱:有一種愛,叫做“還能再裝”

看到孩子遭受痛苦,這位母親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孩子。她動手術切除了肝葉給兒子,還把腎臟也切除移植到兒子身上。

他們的愛,叫做“我願意”。

無論是哪一種愛,每一種都是父母關心孩子的一種方式。也許他們不求回報,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告訴他們:“我也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