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农民很无奈

是这样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粮食都处于降价状态,成品粮的价格一般来说都较稳定,不会轻易上涨或降价,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另一方面名以食为天,如果粮食大幅度涨价定会有很多收入不高的居民叫苦连天。

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农民很无奈

除了上述两种粮食外,像大豆,玉米,小麦等一些粮食就比较容易降价,主要原因分为下面几点:

1.受国际粮价影响,不仅仅是中国,放眼看去整个国际市场的粮价这几年一直不高,中国只能与其看齐,不可能一枝独秀的提高价格,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国际市场的价格混乱。

2.粮食大量进口导致供大于求,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一直起着调控世界粮价和粮食出口问题的大国,进口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为什么要进口?有几个不得不重视的原因,中国的粮食虽然可以养活这十几亿人口,但那就代表着必须不断开垦土地,想想中国得有多少土地才能经得起这样开阔?

还不如从国外进口一些,就像美国几乎不开垦自己的矿都是从国外进口,其次,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协议,中国的一部分粮食也能够出口给其他国家,那我们自然也要礼尚往来去进口别的国家的粮食啦,最后,国外的价格实在是足够低,引的商家宁愿从国外进口也不愿意从农民手里购买。

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农民很无奈

整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变化趋势就是不涨反降,不管是业界权威专家还是耕耘在生产一线的老农对此都感受深刻。下面,笔者通过对比几年前与如今的粮食价格,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态势。

2014年是国产大豆最风光的时刻了,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以每吨4800元的收储标准来收购农民手里的大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高涨。但是今天,东北地区的同等级大豆价格只有区区3400元每吨,每斤价格相差了七毛钱之多。

2014年是我国玉米价格最高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以1.13元每斤的托市价格标准来收购农民手里的新产玉米,市场上流通的优质玉米价格达到1.3元每斤都不是稀罕事。而如今的国内玉米市场中,品质最为上层的玉米价格也难突破1元每斤,要想恢复到四年前1.3元高价,更是遥遥无期。

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农民很无奈

这两年,稻谷和小麦也在慢慢步前两者的后尘,先是收储价格标准的逐渐下调,接下来可能是收储政策的取消了,直接改由市场化收购加种植者补贴。

就近两年我国的大豆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果来看,玉米的改革成果还算比较明显,大豆还是老样子,价格还是老样子,种植收益还是不行,购销市场也没有显著改善。

最后,事实上粮食的价格并不便宜,只是从农民手中收购的时候便宜,加上商家的加工成本和差价,真正购买的时候也不算便宜了,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粮价始终居高不下,只是相对于其他商品比较便宜,因为粮食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既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起到稳定物价的重要作用,如果太贵,大家连饭都吃不起更别提买其他东西来丰富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