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文旅的邊路突破

文 | 許偉明

從廣州出發,前往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坐飛機。如果選擇坐車,目前從廣州市區至梅州,也不下4小時。今天整個廣東內,絕大多數地級市都已貫通高鐵,但梅州人還在盼著高鐵。

我老家在福建,每逢春節回老家,走“山區高速”必經梅州,我便經常在此下高速,找一個地方看看並住一晚。去年夏天,因為採寫《鄉愁裡的廣東》一書,我走訪了梅州多個縣區。

我對梅州感到驚訝,這裡藏著這樣的錦繡山河和客家人文;我也為梅州抱有遺憾,受交通區位所限,此地的美好並不廣為人所知,旅遊的發展未免落後於資源稟賦。

幾天前,我隨同廣東省旅遊局前去梅州調研,期間參加梅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並與當地政企人士多有交流,對梅州文旅的發展也有了較整體的認知。目前梅州上下已將文旅當作戰略支柱型產業,冀望通過文旅的發展,帶動梅州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和區域變革。

應該說,梅州文旅的長板和短板一樣鮮明。一方面,它的自然生態、客家人文、紅色遺產、足球文化等都很顯著。而另一方面,它有交通區位上的劣勢,而且缺乏一個具有整體帶動能力的文旅符號。

梅州地處廣東邊角,這裡卻有3支中甲足球隊。在足球比賽中,從邊路傳切配合推到底線附近,此時傳中或殺入禁區,便可獲得更大概率的進球機會。那麼,位於廣東“邊路”的梅州,如何凸顯長板、補足短板,完成一次邊路突破呢?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誰最梅州?

每個城市,都擁有或都在尋找最具代表性的符號。這種符號,是我們一提及某個城市,就會在腦中出現的一個畫面或場景。

就像外灘之於上海,西湖之於杭州,明城牆之於西安。還有,香港的維多利亞灣,廣州的珠江,廈門的鼓浪嶼等等。

這些符號便是所在城市文化與旅遊的象徵,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和氣質的代表,也是打造地區旅遊品牌的重點。

在梅州,如果非要用一個符號來代表這個地方,外地人會想到什麼?讓人沮喪的是,或許很多人根本沒有答案,只是腦中一片空白。目前,梅州還缺乏一個讓遊客說走就走、非去不可的理由。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自然生態和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但尚缺乏讓遊客非去不可的理由。攝影@這和那

2017年梅州的旅遊產值粗算為200.33億元,佔同期全市GDP的17.79%,旅遊業已是梅州不折不扣的戰略支柱型產業。梅州1.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豐富的文旅資源。自然生態、歷史名人、紅色文化、小鎮古村、民俗、客家美食、宗教信仰,都是亮點。但它們當中,目前尚無一個耳熟能詳、有代表性、又有帶動力的超級文旅符號。

前段時間,梵淨山成為世界自然遺產,貴州銅仁市的客流量隨之激增。更早前,開平碉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為江門旅遊提供超級符號,更為全廣東省的鄉村旅遊貢獻了一個鮮明亮點。

而梅州周邊的城市,也都已找到了自己的鮮明印跡。西邊的河源,主打萬綠湖;東邊的福建龍巖,擁有永定土樓——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南邊的潮州,一直有千年古城的牌子。

在此背景下,梅州更需要儘快進行一個超級符號的打造,以此為發力點,撬動整個區域旅遊板塊的提升。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可以作為梅州文旅超級符號進行打造。下圖為梅州客家圍樓泰安樓。攝影@大漠風煙

梅州固然有著優越的自然生態,但在缺少名山大川的前提下,很難找到一個自然生態的符號來代表和帶動梅州旅遊。真正值得發力打造的,應是梅州的客家文化。

往昔,黃遵憲、張弼士、葉劍英、李光耀、林風眠等人,相繼從梅州出發,投身於不同時代的洪流,繼而名動天下。而今,客家村落、古建築、地道的美味、久遠的手工藝、民間的歌與舞、崇文重教的傳統、淳樸向善的習俗和信仰,都是客家文化的表現。

客家是什麼?客家文化又是什麼?這些談起來,似是虛的。但如果有一個承載與表達的載體,讓客家文化變得可感、可知、可賞、可玩,那客家文化也會成為紮紮實實的生產力。

以烏鎮為例,浙江桐鄉市通過東柵、西柵的改造復興,讓桐鄉的江南水鄉文化有了一個切切實實的空間載體,小橋流水、傳統建築、飲食、織染技藝、釀酒工藝、民俗都被展示出來,茅盾、豐子愷、木心等人的故事被認真存留。有了這些文化的保留整理,烏鎮才能變成一個平臺,去對接互聯網,去裝載現代的戲劇。

梅州也有很多歷史悠遠的小鎮,它們當中有沒有可能也出現這樣一個“烏鎮”來,既裝載客家文化的老酒,又能散發出文化和旅遊的新滋味呢?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對區域文化名人故事的認真存留,是區域文旅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環。梅州葉劍英家族老屋。攝影@這和那

小鎮故事多

廣東客家人是廣東幾大民系之一,他們主要分佈在梅江、東江流域,從行政區域看,主要分佈於梅州、河源、惠州等地。

梅州被認為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在梅州的山水中,客家人堅守著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傳統。

大山要遮擋,江河要奔流,客家人在山區裡繁衍,又有著面向世界的姿態,一代代的梅州客家人走出大山,將客家文化傳播至他鄉異國。

如今,梅州成為了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並有了“世界客都”的美譽。

對一個遊客而言,你很難去明瞭地說清楚客家文化是什麼。是圍龍屋?是梅菜扣肉或客家娘酒?是葉帥的偉業?遊客進入到梅州,感知到的客家文化是靜態的、分散的。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葉劍英紀念景區內,葉氏祠堂的添丁燈,這也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攝影@這和那

此前我到訪幾個梅州古村落,它們在建築上都保留地比較完好,但在功能上主要還是鄉村觀光。進了村之後,旅遊項目見物為多,和人接觸的項目則少,除了吃一些農家菜外,很少有機會更深入地瞭解當地的客家文化。

話說回來,即便一個鄉村的旅遊做得非常好,但由於村子規模太小,能承載的客流量不大,產業鏈條也拉不長。相較而言,小鎮的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都更大。袁家村的旅遊成為陝西咸陽旅遊的新名片,不過袁家村從體量上看已是特色小鎮。

如同烏鎮還原了一個江南,梅州也需要一個小鎮來解答什麼是廣東客家文化。在這個客家小鎮裡,遊客可以藉助餐飲、住宿、購物、演藝、節慶等項目,更具體綜合地感知和體驗客家文化。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客家傳統水磨。攝影@這和那

目前梅州正在推進一系列特色小鎮的建設,建議名單包括12個旅遊特色小鎮,涉及客家文化、絲路文化、紅色旅遊、溫泉養生、花燈、陶瓷、足球運動等主題和產業方向。

在這些小鎮中,建議選擇客家文化最為富集,資源稟賦最好的小鎮作為重點,保留復興客家的建築、習俗、節慶、生活、信仰等,在客家文化的主題下,植入傳統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並發展商、養、學、閒、情、奇等新要素,形成梅州旅遊的新增量、新變量。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的一個客家村落,傳統建築改造的旅遊民宿。攝影@這和那

高鐵來了

對梅州來說,高鐵的開通將意義重大。

高鐵福利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但這種普及並不均衡。如今,粵北、粵東都已納入全國高鐵網,兩個月前,粵西也通了高鐵。梅州和鄰居河源,仍在翹首以待高鐵開通。

交通區位的不利,是梅州旅遊的最大限制。汕湛高速、興華高速相繼通車後,廣深至梅州車程縮短,並可繞過河源,便捷性明顯提升。但從梅州到珠三角客源地仍然較遠。真正能改變梅州交通區位的,將是高鐵。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鄉間的田園風光。高鐵的開通,將拉近梅州客家田園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攝影@這和那

最新消息顯示,梅汕高鐵有望在明年9月開通。到時,梅州至潮汕只需半小時,與閩南的廈門,珠三角的深圳、廣州的時空距離,也被壓縮為1.5小時、2.5小時、3小時。

再往後,2020年,贛深高鐵也有望通車,河源和深圳直接打通。而福建龍巖至河源龍川的“雙龍高鐵”也會通車,將河源、梅州、龍巖相連。

所以在未來幾年內,梅州藉助高鐵,將可南至潮汕,北上江西,西下珠三角,東入閩西和閩南。梅州這個三省交界處的城市,其區位格局將被高鐵一朝改寫。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高鐵既是機遇,也暗含競爭,所以高鐵紅利不能坐等,而要提前籌謀。攝影@網絡

梅州有理由為此感到樂觀,目前,未來的梅州高鐵站附近正在建設一個旅遊集散中心,作為未來輻射梅州全市旅遊的一個主出入口。

但在樂觀同時,梅州也應看到高鐵可能帶來的挑戰。高鐵除了帶來便捷,也帶來了城際文旅競爭的加劇。如果沒能儘早構建自身優勢,則會在未來競爭中陷入“被路過”的尷尬。

梅州想要通過未來高鐵的便利,吸引珠三角遊客。但隔壁的贛州、龍巖、河源,也打著同樣的算盤。

誰是梅州?誰最梅州?(一個廣東城市,一場文化旅遊的邊路突圍)

梅州鄉間的小溪流水。攝影@這和那

粵北的案例表明了,高鐵會加劇這種跨省、跨市的旅遊競爭。武廣、貴廣高鐵開通後,粵北交通大大便利。粵北旅遊中的一大賣點是喀斯特地貌,但很不幸的是,廣西、貴州的喀斯特地貌更優質更有名。清遠應該想不到,高鐵開通後,桂林、賀州、郴州、黔東南等一批城市,竟都成了自己的旅遊競爭者。

未來梅州也會面臨這種局勢。梅州的生態、文化的優勢,都會被周邊的城市所競爭。

也正因此,高鐵機遇不能坐等,更應搶抓。在高鐵開通之前,就要提前謀劃,找準定位,塑造並強化梅州在客家文化方面的優勢。尤其是,應該迅速整合區域內的客家文化資源,站穩“世界客都”的名號,打造一個或多個的平臺,作為未來區域旅遊競爭與合作的平臺。

作者 | 許偉明

非遺學者,文旅作家,這和那創始人,東方風物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