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一」心血之作:爲商之道、爲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今日頭條的人總體蠻好,傳播性也不錯,認真寫的東西還是可以,我不會為了給自己帖金,把自己不好行為去掉。我們大家本來就是俗人,沒必要裝聖人。生意之道,為人之道。前段時間出國前寫的。比較倉促。內容滿流水,不喜歡可以直接關了。東西很現實很銅臭味,不喜歡可以先散了。

以前知乎上面,都是分享你剛編的故事,現在鬆鬆博客上也有這樣趨勢,有的人,一天一故事,根本不像正常人,拿自己來說,以前比較閒一個月寫一次,去年忙起來2個月寫一次。真的沒精力去寫。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一天一扯蛋。正常人哪有那麼多時間,覺得現在電視劇編劇都太差了!就應該找這群大神們來編寫。他們比安徒生還會講故事(打臉後,還能接著編)重點還傻逼去相信,有時都看笑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我就刷刷微博,其他社區基本不玩。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折騰,很多人說搞各種群,搞各種社區,現實老闆誰有那麼多時間,去折騰(大家都是一天12小時,就那麼多時間)網上教人創業收學費,都是騙人,都是兜裡沒幾個鋼鏰。現實中認識過百的老闆,沒有一個靠教人發財賺學費(靠騙加盟費的有)。

正常人有點錢,平時吃喝玩樂,應酬,一年出門旅遊幾次。偶爾各種浪,生意上的事。算起來都很忙,歲數越大越忙。還是感覺沒結婚好。以前沒錢,有的是時間,可以各種打遊戲;現在有錢了,沒有時間,以前一個月找同學去網吧玩通宵,現在幾年沒去網吧通宵過。人這輩子有得就有失。

一個做黃金批發同學,要炫富。不用找網圖,現實中朋友他們各行業批發,直接拿他們現實中圖片就可以。以前發過一個兩億還是三億多現金(是他家裡公司錢)。

還有一次,去一個水產批發朋友那,過年他現金最少一千多萬疊在裡,本來想拍張,他說影響不好(影響他小子裝窮)就不拍。這群人有個共性,一個行業做了幾十年。不是你們做了幾年,就發家致富。還有都是兩代人做起來成績。不是網上那種快速爆發。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很多人說他們如何做這麼大,一般都是做了幾十年。最早認識他的時候,他家做黃金,現在還是做黃金(幾十年),一般買黃金按件算,他們按盤子算(想做大做強,你最少準備一輩子做一個行業,很多老闆資金雄厚,基本都是多少年做一個行業)我們做藥,真正做的好,都是單一行業做了很久的。這裡最少幾千萬。

有的東西不發,別人說吹牛逼,發了說你炫富裝逼。人真的兩難境界。 大家做人做不到讓所有人滿意。除非是人民幣,那東西大家都喜歡(哪怕人民幣,大家也都喜歡大額,不喜歡小額。連要飯都知道你給他一毛錢,是看不起他,現在要飯都是給5毛,給一毛,要飯會扔過來)。

他們批發就是這樣做。 有錢人看不起窮人,大部分不會,說個直白點,現在有點經濟基礎,都是經歷過貧窮。基本從窮人裡面走出來(接觸很多有錢人都很好相處,但是他們下面人狗仗人勢很多,實際越是窮人越看不起窮人)閻王好搞定,小鬼難纏。

很多大客戶過來買東西從來不墨跡,要是他們下面過來,就是要點好處費(特別是女的,意思買個幾百試試,說要付錢,實際我們也不可能跟她要)男的過來直接,女的比較那個。見過最牛逼,他兒子過來買東西,還騙他老子(不過人家家事,我們不好管)。

房地產這個話題很多人不敢提(提多要罵娘), 很多人現在還在想財富差距,實際這波差距就是房地產拉開。網上信息都是扯淡。你去看下你們當地跟你們省會城市10年前房價,跟現在房價,你就知道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

網上還有很多傻逼喊跌,跌雞*,連西藏那個鳥地方都翻倍。中國很多情況跟國外不一樣(機會這東西錯過就錯過,我們也不用吃不到葡萄心態說泡沫,一線城市房價你要打個8折基本就給秒殺)重點很多地方,有錢不給你買,限購搖號。

最近十幾年,大家財富增加,主要來源於房價升值。

有錢的,他屬於看好房地產,沒錢在於他根本不看好房子,感覺沒買的必要。所以這次增加的財富還是有房的獲利最多,所以財富差距越拉越開(以前做生生意賺的好,一年可以買幾套房子,現在做的好就一套房子)這幾年財富就是房子的事,沒其他的事。這幾年除了正常做生意外,還有種拆遷致富。很多本地人,原來沒錢,就靠拆遷發家(我們這邊從第一個套房,到現在上漲了快9倍)不算看不見,一算嚇一跳。

(官方政策一句話總結,看看就好,你當真了你就死定了)1985年,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1995年,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2005年,改為養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直接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2013年,最徹底,以房養老。

直白點,當年還有人信控制房價,很多地區房價調控從幾千一平控制到幾萬一平。重點新聞報道,整天漲價不多,等我們真要去市場買的時候,就發現新聞裡面都是騙人。誰要全信新聞聯播,誰要為自己傻逼行為買單;很多東西你要有自己想法。

房價本質,其實是官方搞起來,很多老百姓不敢罵官方,整天罵炒房的。

地價那麼貴(稅收那麼多)成本那麼貴,你指望房價能便宜。根源不搞定,指望出臺稅收,能把房價下來,也是很扯淡。

以前不是出臺買賣稅收,最後都算計到買家頭上。 很多人指望出臺各種稅收把房價減下去,感覺滿扯淡。這次出個什麼稅,多少人又高潮。你都不去看看,房子裡面有多少稅收。新聞裡面整天說降了。實際大家去市場看下就知道跟新聞裡面完全兩個樣子(當年能付首付,現在只能買車庫)。

房價其實不是炒房幹上去,你們看下房價裡面誰得到最大那塊就知道。很多人就看不明白這點,指望房價下來非常難。

再打個比方北京房價10萬掉到8萬,你指望就能買的起嗎。還是買不起都是一個鳥樣。這東西把所有的有房者都綁架了。每個地方本地人都有房子,本地人誰想房價跌。每個地區本地人還是佔大多數。其實他們也不怕跌。很多本來就是拆遷分的或者早前很便宜買的。

大家剛需不用考慮房價,只有買的起就買,反正是拿來住,漲跌無所謂(不可能漲就賣)自己住房子跟投資房子考慮東西不一樣。投資考慮升值,自己住方便最好。家裡老人多考慮醫院近,小孩就考慮學區,總之生活方便才是王道。

這麼多生意總結,在國內還是買房實在。說個直白點,國內大部分生意幹不過房子升值。我邊上有錢很大一部分獲利就是在於房子或者商鋪(拿做生意店面說,不知不覺十幾年間,店面升值了10倍。你說做什麼生意這麼好賺)。

土地上漲也是有好處,最少地方政府有錢建設。我們這邊最明顯,新區跟老城區,兩個世界。變化很太,新區就是大城市風格,老城區,整天堵車(老城區,拆遷戶太多,拆不掉); 如果可以選擇我有資金還是會買房子或者商鋪(理由很簡單,鈔票這東西會越來越貶值,官方很多東西只能看看,當真就蛋疼)房子這個東西全民炒起來,你想大跌不太可能。真到那天,泡沫完大家一起完(開玩笑說,如果發生戰爭房價會大跌,沿海會跌成狗一樣,內地會漲)。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這個房間以前睡過好幾年,在我們這邊,這個還不算最破,很多礦老闆,以前連這樣房子都沒有。以前上廁所,都要跑外面小木屋農村公廁那種去(現在有的偏遠地區還有這樣廁所存在)。

我們這邊天生對於工作有一種高看,因為有工作代表安穩,以前做生意都是沒辦法才去,有工作誰去做生意。不過老家以前農村幹部,因為工作,都還留在農村,現在還是沒什麼發展(但是別說,這棟房子歷史我爺爺爺爺建的,當年住了十來戶人家,現在全部出去,農村人迷信說風水蠻好)。

很多人說窮,以前沿海比內地窮多了(這個房間以前我們住一家人,估計就20平方,但是有的礦老闆連房子都沒用)。官方說要跟臺灣打仗,不敢建設沿海,我們這邊都跑內地賺錢。小時候對於錢沒概念(就知道別人有零食吃,我沒有)別說錢,父母基本常年不在身邊,從小都是別人帶大(童年跟過七八個老人家)。

我外婆看我可憐帶我,但是跟她也很苦逼,省的要死,一個月除了買米外,其他不需要花錢。菜都是農村裡麵人送的。小時候跟外婆上街賣竹筍柿子(好的3毛一個,差的一毛一個記憶很深刻)都幹過,很多人有錢看不起窮人,我從來不會。

我奶奶也是有個性的人,以前我們沒錢,看不起我們家,現在有錢,還是看不起我們,她做人始終如一,但我每次過去,她都會給我錢,這輩子一直給;她骨子非常重男輕女,還有家裡,大家都怕她。她一直帶我大伯兒子跟女兒,感覺我大伯長年在國外,他子女比我更可憐。

以前跟人帶,我比絕大多數人苦逼(看別人吃零食,站邊上看,現在感覺好苦逼,不過小時候沒感覺。現在小孩生病都帶上海去看,當年我生病,連醫生都沒去看,都是帶我老人買菜的時候,隨意去買點藥,頭上放幾冷水條毛巾,有時想想,當初能活下來也牛逼,我妹從新家裡帶,我從小給別人帶大,兩個人現在出來性格完全不一樣,沒人說我們像兄妹)。

現在家裡保姆照顧小孩,當年家裡做生意都是到處借錢,那有錢請保姆,都是寄養在農村六七十歲老人家哪裡(有時不想還好,想起來以前真的很苦逼)。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有的習慣從小養成。說個最簡單,要是別人頭髮掉菜裡面或者飯裡,我一般是拿掉頭髮,接著吃。平時菜點多少東西,吃多少,從來不浪費。我所有消費就吃最捨得(以前小時候窮的太沒東西吃,物極必反,搞的我現在除了吃沒其他特別愛好)。

國外人回來跟國內習慣還是不一樣,像大伯跟小叔都在國外幾十年(可以把他們當老外看待)。當時別人穿短袖,他們西裝都筆直筆直,還有他們一把年紀愛打男士香水,感覺國內到他們這個歲數男的,誰用香水(六十多歲老頭用男士香水)相當注重外在,還愛咖啡,基本成為一種習慣(他們每次回來都有給小一輩孩子外幣,從小就這樣,以前都美元,現在都歐元)。

他們兩個也是很好玩人物,當年偷渡出去(真的是電視裡面演的那種偷渡)。在國外將近二三十多年,現在混的還可以(他們兩個屬於國內先賺到錢,後來做生意破產了,欠了一屁股債,沒辦法偷渡出去,國外又做起來,才把錢還了)。

滿佩服他們,身無分文出去闖。我爺爺去世,念族譜上我大伯前妻,現在老婆沒寫上去,現在老婆生的女兒,又掛到前妻名下。當時讀的譜時候(他女兒也在場,大家都不提這個,很尷尬)。

他們也是在國內一線城市買幾套房,以前說老了回來養老。農村人出來習慣,有錢了第一目標就是就是要麼買房要麼買土地。

這種習慣到骨子裡面(對土地愛的深沉,有特別感情)以前口號說落葉歸根,自從中國實行火化,根本不準備回來(怕火化,說國外可以土葬)。出國,有時出去適應了外面生活,也不會想回來。大家從農村裡面搬去外面城市生活,其實後來也回不到農村(以前在農村生活很快樂,現在叫我們回去住,光房間沒廁所受不了)。

人這輩子說不來的,我們村現在最有錢,他以前挑著框,沿街賣豆腐(住農村知道這樣職業)。他老爹死了,連下葬穿的新衣服都沒有一件,窮成這樣子,還是我奶奶拿了件我爺爺新衣服給他老爹,因為老人家提過,才知道有這個關係在,一直很照顧生意,原來因為這個關係存在。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在這裡講下,外國老人跟中國老人區別。我大伯金錶好幾個,對於金錶小時候以為純金做的,奢侈品裡面,我就喜歡手錶。從小受大伯影響,就是喜歡勞力士。等將來上年紀,就要花錢買金錶。平時他日子很瀟灑。

在歐洲,經常飛出去看足球比賽,有他自己喜歡球隊。今年世界他準備飛過去看,問我一起去不。他本質跟外國人一樣非常會享受生活。

用他自己話說,目前錢到死他是花不光,所以沒必要再考慮賺錢的事,他們也不為苦逼自己,然後省錢給子女觀念。他感覺自己沒多少年折騰,用他話說錢不花,死了又帶不走,像中國父母幫子女帶娃,打死他都不會。

六十多歲老頭,看起來就國內50歲標準,外貌心態都非常年輕。比我們年輕人還趕時髦一身全部品牌貨。連每天鞋都打理髮光(別人一天洗一次,他早晚兩次,早上出門洗一次,晚上睡覺洗一次)。

他們對於錢觀念跟國內老人完全不一樣,我們考慮這件東西買的值不值得,他們考慮自己喜歡不,感覺錢不花光,死了又帶不走。子女反正是子女事。跟中國老年人不一樣,什麼省吃儉用,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喜歡東西幾十萬他們很捨得下去買。

有時逗比想,他們在國外掛了,我們去國外奔喪都要好多錢去,他們上次光回國奔喪機票花了十幾萬。

第一次全部訂好機票,結果全部作廢(中國對老人去世,有時看的很重)後來馬上從新訂,當天就走。他們一家訂兩次票(損失很大)我大伯也很逗比,就說晚十多個小時,又沒事。差了好多錢,給我奶奶當場罵掉。60多歲老頭不敢頂嘴,給罵很搞笑。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下面一群五毛點支持,重點那群五毛喊愛國愛華為,結果愛雞*,用三星跟蘋果手機在留言愛國愛華為不是搞笑嗎(我屬於反感五毛,也很反感美分,理性看待事情)。國內聖人比較多,拿著日本相機去參加抗日遊行。

網上男的個個高富帥,女的白富美,實際都是扯淡。我們圈子裡面,真正符合高富帥,沒幾個。都是矮胖富,這倒真的。還有白富美,你去網上看看有錢老闆女兒,能找出幾個好看(你看那群老闆老婆都是很醜,女兒除非整容,要不這麼可能好看)。

所謂白富美都是外圍,3000一炮到幾萬,全國行情價格,整天到處玩,到處裝逼,實際沒吊錢。臉都是整容(我手裡有一張礦二代聚餐照片,他們老婆長的那個叫醜,真心不好看,7個女的,5個就是難看,2箇中等)我們聊天逗比說,很多人沒錢,是因為老婆不夠醜,醜的沒有特色。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我性格非常直,這個現實朋友,準備開茶葉跟滋補品店。一開始以為他搞工作室玩玩。後來一聽他要玩大的,趕緊勸他別開。現實點,他如果開店,對我有好處,從我這拿幾百萬貨,隨意都能賺點(他投資下去,按百分5算都是蠻多)但是這種錢不賺,沒意思東西。

「連載一」心血之作:為商之道、為人之道、窮人是如何奮鬥成土豪

待續《連載二》,下文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