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行測方法技巧:行測文科題備考指導

行測在考試中題量是非常大的,而題的種類也非常多,那如何來提高我們的考試成績,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或者技巧呢?怎麼樣準備才更有效果呢?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考試中的“器”就是我們應對考試的能力和方法。而這個“利”字我們來怎麼理解呢?就是要做好準備,做好考試之前的各方面準備,也就是我們說的備考!那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快速掌握2019年公務員考試所需的知識、技能,讓自己在激烈的國考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大家可以在備考中參考以下備考策略:

一、熟悉題型,做到心中有數

國考考試中行政能力測試分為五大題型,第一部分是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選詞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一般的題量大概在40道左右;第二部分判斷推理,包括定義判斷、圖形推理、邏輯判斷、類比推理,一般的題量大概在35道左右;第三部分是資料分析,一般的題量大概在15道左右。第四部分數量關係,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一般的題量大概在15道左右;第五部分,常識,20題左右。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複習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在考試中輕鬆應對。其次是在平時複習中注意養成多思、多想的習慣,善於總結作答的規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閱讀、理解、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閱讀能力。

判斷推理部分:1.定義判斷解題時強調的是細心和耐心,無論該定義是否曾經接觸過,都應該清空大腦,重新進行閱讀理解。要著重訓練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定義、提取出關鍵信息的能力。題目中對定義概念成立的必要條件都作了相應的界定,要特別注意定義中的關鍵詞。而在分析選項時,一定要反覆對比,從而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2.圖形推理問題是觀察能力、辨別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的綜合運用。觀察能力,即對圖形的大小變化、圖形構成元素的增減、圖形的筆畫多少、圖形的旋轉方向、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圖形等的敏感程度;辨別能力,即對前面觀察的多個圖形進行比較,辨別出它們的異同的能力;推理能力就是對圖形異同進行分析,發掘所需內容的能力;想象能力主要是指空間想象能力。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解決圖形推理問題的能力,應有意識地培養這四大能力,結合視覺型圖形推理、古典型圖形推理、九宮格圖形推理和空間形式圖形推理等基本題型掌握其核心解題要點。3.邏輯判斷備考時考生要熟練掌握必然性推理的基本知識和可能性推理六大題型,掌握這些基本的邏輯知識,是精準高效解題的關鍵。多做習題,把握出題人的命題思路,並在解題中熟練運用各種解題方法,快速且準確地做出題目。

常識部分,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知識點獲取的廣度,而且還需要有深度,同時要密切關注社會時事熱點,緊跟時代步伐,瞭解更多時政和科技知識,提高常識判斷部分的得分率。

二、知悉特點,掌握解題技巧

題量大、時間緊是國考考試的一大特點,因此速度和效率就成了國考試製勝的法寶。我認為,廣大考生在備考時,針對不同題型,熟悉其特點,瞭解其適合使用的解題技巧並熟練運用技巧解題是快速準確解題的核心。

例如圖形推理中特徵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以及綜合分析法五大分析方法,必須數量掌握、靈活運用。

三、立足真題,加強練習鞏固

首先是真題,真題是公務員備考不可缺少的複習資料,是公務員考生的風向標,尤其是近四年的考試真題。它和一般的模擬試題比較起來,它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難度、二是準確性、三是思維方向。而這三個方面恰是作為考生的我們在準備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幾個方面。關於難度問題,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歷年的真題來更加準確的預測將要進行的考試題的難度。這點對於我們考試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實際上也證明了這點,有很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後,對考試題大肆抱怨,說出的太難。其實這也恰恰說明了考生在考前對考試的難度沒有準確的評價。模擬題是和真題最為類似的,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多做模擬題可以幫助考生準確理解真題和把握考試趨勢。

其次就是專業的訓練,在考試之前必須要像模像樣,認真地做幾次模擬考試。在規定時間之內從頭到尾做一下,看自己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細節,比如你先做那部分題型,先做數學部分?還是語文部分?或者資料分析部分?如果這個題不會做了,做不做不要緊,而且塗答題卡的時候按照怎麼樣順序塗,這些問題是必須要進行很仔細的思考。塗答題卡的時候,一個2B鉛筆怎麼塗,塗兩下還是全部塗實,所有的環節在備考時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把它思考好。當然,從備考的角度來講我們每一個環節也都要想到應急方法。如你鉛筆出問題了,怎麼辦?等等,這都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考生實際進行認真琢磨的事情。

以上便是國考行測文科題備考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中公教育願大家一舉成“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