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身體有這8個「變化」,是慢性胃炎的表現!

嚇人!身體有這8個“變化”,是慢性胃炎的表現!

並不是所有的肚子疼都是胃炎!

大多數人經歷過的短期的肚痛、上吐下瀉,是屬於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由於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細菌及毒素感染、神經或神經因素。

嚇人!身體有這8個“變化”,是慢性胃炎的表現!

慢性胃炎的早期症狀:出現上腹不適,如輕度胃部疼痛、膨脹沉重感,有時還會伴隨心窩部的隱隱作痛,同時會出現食慾減退、厭食、噁心、嘔吐、食後胃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慢性胃炎一般都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飲食刺激,精神壓力,藥物,膽汁或腸液反流,其他病變導致。

嚇人!身體有這8個“變化”,是慢性胃炎的表現!

在這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存在因素。研究表明,80%的慢性胃炎、67%-80%的胃潰瘍、95%的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螺桿菌相關。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傳染,並且一次殺菌不徹底,可能復發,獲得耐藥性。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致癌原核微生物。

Tips:人體存在幽門螺桿菌不一定導致胃病,胃病也不一定是由幽門螺桿菌導致的。只是當已經發現消化道潰瘍並幽門螺桿菌陽性時,一定要把殺死幽門螺桿菌當做主要的任務之一。殺死幽門螺桿菌也並不意味著胃炎的完全好轉,還需要配合長久的治療。

嚇人!身體有這8個“變化”,是慢性胃炎的表現!

你需要知道:慢性胃炎幾乎不可治癒,主要靠日常飲食調理和養胃。這個時候,每天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拮抗胃幽門螺桿菌、幫助消化、調理腸道,減輕胃部壓力,防止慢性胃炎程度加深或者急性發作。

益生菌,分泌多種酸性物質,使黏膜細胞之胃液分泌量降低,不會產生過多胃液侵蝕胃黏膜細胞,讓細胞處於非疲勞狀態。通過平衡胃內之pH值,進而破壞胃幽門螺旋桿菌所產生的“氨雲”保護層,無法抵抗胃液的殺菌作用。同時,與胃幽門螺旋桿菌競爭胃黏膜上皮表面之生存附著空間,使胃幽門螺旋桿菌失去生存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