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2018年,中国的科技企业发生了许多大事。

首先是中兴被美国制裁,差点“休克”。

接下来是华为联想的5G标准投票风波。

再接下来,是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华为撤出美国本土,中兴缴纳巨额罚款后,继续存活下来。

7月份,因为未获中国政府的批准,芯片巨头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损失了20亿违约金,比中兴的罚款还高一倍。

8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美国政府和政府承包商将禁止使用来自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中国科技公司的部分组件和服务。在此之前,华为早已战胜思科等一系列对手,成为美国路由器市场第一供应商。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整个上半年,华为、中兴、联想、小米这四家中国科技企业的新闻最多,华为、中兴都卷入了贸易战,而联想独善其身,发布了新手机Z5,据说将来还会在国内首发高通855的手机,小米成功在港股上市,估值超过500亿,。

就在这个空隙中,华为完成了一点小目标,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当季智能手机出货总量达到5420万部,同比增长40.9%,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余承东当年吹过牛,说华为五年超过苹果,目前,暂且领先了一小步。苹果在5000元以上高端产品上的销售量依然碾压华为,利润率同样远远超过华为,但无论如何,华为都让大家看到了一点希望。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上半年,世界手机舞台成了华为的主场,华为P20PRO横空出世,一举夺得DXO拍照排行榜世界第一,p20系列出尽了风头,上市两个半月,卖出了600万台,四个月全球发货量超过900万台,华为Mate 10系列全球发货量超过1000万。此后华为荣耀系列又拿出了“吓人的黑科技”GPU turbo,一举突破了华为麒麟970 的性能瓶颈,自主研发的麒麟970,成为了第一款实现了从1999到近万元价位覆盖的芯片。而荣耀系列手机,成为国内出货量和销量的双冠军。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在欧洲市场已经是第二大安卓智能手机品牌,在日本公开市场排名第一。2018年7月,华为手机三季度累计发货量已达1.12亿台,同比增长19%,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当年华为手机业务的掌门人余承东夸下海口的时候,国内舆论一片嘲讽,现在,且不论华为做到了没有,但我们可以看到,如今能够和苹果、三星一战的中国科技企业,只有华为了。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一部分,自主设计的海思麒麟芯片,已经是全球手机芯片的主流产品,实现了高、中、低全覆盖。其中华为旗舰手机芯片麒麟970在六月份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410万片,比高通的旗舰芯片骁龙845,多了242万片。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排名第一的是展讯公司的产品,同样是国产芯片,他们的手机产品是“传音”,价廉物美,畅销非洲,表中SC开头的,都是展讯芯片,麒麟开头的,都是华为的芯片,骁龙开头的,都是高通的产品,MTK开头的,都是联发科的芯片)

除此之外,华为的安防芯片,已经是全球霸主,海思的视频安防芯片占据约全球70%的市场。海思还为华为3000亿销量的营运商产品提供芯片,还给华为服务器等产品提供存储主控芯片等。正是自主设计、研发芯片,让华为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活路。华为上半年收入3257亿,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率14%,去年同期营业利润率为11%,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利润率上可以和国外科技企业抗衡的公司。

华为2017年全年营收为6000亿,是阿里巴巴的4倍,是小米的6倍,你要知道,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它的真实体量之大,可能已经是BAT之和!2018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上半年营业利润率14%。3257亿元的销售收入是什么概念?比互联网三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加起来都多,不仅多,而且多了整整1000亿人民币!

华为同样有很多负面新闻,比如说:“奋斗者协议”、“辞退45岁员工”、“调低公积金”、“疏油层事件”、“内存门”。我们不去讲一个企业的好坏,企业没有好坏,只有赚钱和不赚钱,值得庆幸的是——华为如此庞大的一个企业,是赚钱的,17万员工,大家收入都不低,华为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大家觉得还不错。这就足够了,在中国,能够既赚钱,又能养活员工,还能生产不错的产品,这就是最好的企业了。

一个不盈利的公司反而是可怕的,因为他们必然要从别的方面吸引投资,吸引社会财富去支撑它们的发展和扩张,它只有吸血能力,没有造血能力。

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掌门人杨国强说过一句话:“我死后,只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写着‘这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实,我相信这可能是一句真心话,这世上,又有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在未来人们的眼中,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呢?

我相信所有企业家的初心,马云、雷军、刘强东,他们都曾有过类似的表达,互联网时代的富豪们弹指间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互联网经营的本质都一样,留住用户,你就赢了。但是中国的科技企业,从一开始的方法论上,就是有分歧的。这个分歧,就像是联想和华为的分歧。

23年前,联想的体量是华为的17倍,联想成立于1984年,在1993年销售额就超过30亿,1992年销售达到17.67亿。而华为成立于1987年,在1992年销售额才超过1个亿,甚至于因为销售突破1个亿,任正非在年终大会上,哽咽着说出“我们终于活下来了”。到了2017年,华为全年净利润475亿人民币,联想全年净亏损1.89亿美元,这是多少倍,没有办法算了。当然,联想集团不等于联想控股,联想控股还是盈利的,现在的联想,与其说是一家科技公司,不如说是一家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金融公司。而华为,似乎还在做他们的老本行,搞通信、做硬件、卖手机。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最初的联想,是中科院计算机所创办的北京计算机新科技公司,它是以转化所内科技成果为宗旨的“所办公司”。创始人是柳传志和倪光南,柳传志是总经理,技术上的顶梁柱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当年的联想,是靠技术和产品打天下的,倪光南院士手中有一款改变历史进程的产品,叫做“联想汉卡”,倪光南也将即将开发完成的联想式汉卡成果带入到了计算所公司。1985年,第一型联想汉卡诞生。前三年汉卡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包括退税)。在联想式汉卡的10年寿命期中,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

1990年前后,联想是中国的“科技之光”,包揽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谈起联想,那就是国产品牌的骄傲。而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联想收购了IBM,却让ThinkPad国内卖得比国外更贵,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却让这个经典的手机品牌扯淡沉沦。后来,联想只有在国内市场是盈利的,股价五年暴跌56%,被踢出恒生指数,人称“史上最垃圾的科技股”。

1987年创业的任正非,已经43岁,手上只有两万元,琢磨着转行做通信。他是个建筑专业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1944年出生于贵州的一个小乡村,在大学时期,他经历过“文革”,看望过“牛棚”中的父亲,当过建筑兵,所有有关计算机、通信方面的知识,都是他业余自学的。

1990年前后,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走到了十字交叉路口,人们都在考虑“技术”和“销售”两件事情,搞技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科技突飞猛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你苦心孤诣做出了产品,很可能没有上市就被淘汰了。联想的汉卡,在计算机大规模升级之后,失去了自己的作用。还不如直接买进技术和产品,再打包销售出去。后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走向了销售为主这条路,不管产品好不好,不管有没有掌握技术,卖出去,掌握现金流,扩大地盘,才是王道。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开始做程控交换机。他们花了100万的研发投入,去做一款叫做C&C08的交换机,孤注一掷,不成功即成仁,因为他们是一家三流小工厂,必须做出自己最拿手的产品,才能有立足之地,所以必须赌一把。

1992年的联想,营收是17亿元,华为只是它的十七分之一。倪光南也要投入数十万去研发程控交换机,但柳传志不同意,他认为,技术虽然重要,但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是第一位的,先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已经成了“贸工技”和“技工贸”的争论,最终,倪光南出局,离开了联想。

后来的联想,就彻底放弃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研发投入降低到了2%,把全部的力量,拿去PC渠道的建立和联想品牌的打造。柳传志的风格,更像金融投资家,他喜欢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去获得什么虚无缥缈的“核心竞争力”。

如你所知,联想成功了,成了本土PC第一品牌,当年所以的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台联想电脑为荣。2006年,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花7000元买了一台昭阳系列笔记本,很开心,那台机器的正面还有奥运五环的标志。那时候,联想是民族企业,我们都知道联想收购了IBM,实力强大。现在,我想卖联想的好产品,得走“八通道”,去买美国的联想,可以节省近一半的钱。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2006年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华为是什么,华为在做什么,我用的第一台手机,是诺基亚的功能机,耐摔,半个月不用充电。但我不知道,当时我已经在享受华为成熟的通信服务了。

在C&C08程控交换机成功之后,任正非坚信——只要技术过硬,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和国际一线品牌比水平和质量,难道还不能和他们比性价比吗?长枪兵克制不了弓箭手,但是可以克制骑兵啊!C&C08交换机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所以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也这是这个自主研制的策略,让华为在冒极大风险的同时也奠定了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最终成为华为的一大资本。从此,华为把每年的研发投入固定在15%。

当年的中国电信市场,群雄环伺,压力重重,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最严峻的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从小熟读《毛选》的任正非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1999年,华为员工达到15000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元。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华为,先后在印度班加罗尔和美国达拉斯设立了研发中心,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走向。

再到后来,华为开始做手机了,2004年以后,华为就开始大量做3G手机了。直到2011年前,华为手机基本都是以定制形式销售给运营商,不直接卖给消费者,也很少广告宣传,所以鲜为人知。2011年,余承东卸任欧洲总裁职位,接任手机公司CEO。由此,华为手机的时代开始了,那时候,也刚好是安卓智能手机风靡的开端。

其实从2006年开始,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公司就开始试着研发智能手机芯片了,虽然了经历了多次的挫折,还有K3V1这样的失败产品,但华为自主研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从K3V2,到麒麟950、960、970,再到现在万众期待的7纳米的麒麟980,海思麒麟的手机芯片,终于可以和高通、苹果、三星一战了。当国内重多手机品牌被上游供应商卡脖子的时候,只有华为,靠他自家的芯片,可以“为所欲为”。他们从没有“缺货”这种事情,你要买大屏手机,有970的荣耀Note10,你想要拍照,有970的P20,你想要商务,有970的mate10。

你想要打游戏,就有970的荣耀Play,你要“爵士尊贵”,有mateRS。全线产品,都用上了自家的麒麟芯片。

有了芯片,有了独立自主的技术,他们就不会仰人鼻息,“销售”和“技术”,谁更重要?都重要,但只有建立在核心技术基础上的“销售”,才能走得长远。中国许多的手机厂商,在3G、4G时代和5G时代,都是要给高通交专利费的。在4G时代,华为并没有对国内厂商收取专利费,但在5G时代,也是要向全世界收专利费的。

华为在中国,算得上是一家非常另类的企业,因为这么多年来,创业神话和短期利益让所有人兴奋欲狂,如果有人告诉你,靠埋头苦干,靠艰苦研发也会成功,你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你知道,三星之所以这么强大,之所以富可敌国,是因为它掌握了上下游所有的关键技术吗?三星在整个供应链中,从屏幕到基带,没有半分短板,所以它是世界第一。

那些创业神话中,总是在吹嘘阿里的眼光,腾讯的魄力,华为的“奋斗者精神”,却没有人关注到华为最核心的研发!华为2017年研发投入为104亿欧元,超过苹果排名全球第六,这才是华为强大的真正原因。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任正非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忧患意识,和“被迫害妄想症”精神,他总觉得华为明天就要倒闭,他总觉得明天就是“华为的动天”,他曾说过他为什么坚持自主研发芯片,乃至于自主研发终端操作系统——他怕“别人断了我们粮食!”

如今的中国,一个华为还不够

《笑傲江湖》小说中有一个故事,说华山分剑气二宗,前十年,剑宗进步极快,气宗不是对手;后十年,二者并驾齐驱;再十年,气宗超凡入圣,剑宗望尘莫及。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也能说明一个问题,打好了基础,才有资格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去收割他人。中国不是美国,我们起步晚,底子薄,核心技术大部分都在人家手上,我们没资格靠金融收割全世界!我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多学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少学巴菲特,先掌握核心技术,再去考虑翻云覆雨

现在是贸易战周期,我们更多华为这样的企业,去掌握话语权,去占据市场上游优势。国际社会还是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竞争大于合作,中国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中国的竞争力。

大家有核心技术,才可以为所欲为!

一个华为还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