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圖片直擊「偷盜」稀有樹木的瞬間


紅木是高端、名貴傢俱用材的統稱。因為材質堅硬,長期以來被用於製作傢俱。而因成長期長,數量少而珍貴。儘管法律禁止砍伐和出口紅木這類珍瀕危木材,但盜伐者為了追求利益仍鋌而走險。圖為緬甸靠近中國邊境的大山,由於過度砍伐,地皮裸露。

商人以現金或毒品作為報酬,讓貧窮村落的村民砍伐木材。圖為印尼森林,一名非法砍伐者用電鋸鋸下一棵樹,這些樹需要50到100年才能產出木材。

在紅木的生產原地,比如柬埔寨和老撾,每立方米紅木約1000美元到2000美元。紅木的出口國如越南,每立方米紅木約5000美元到7000美元。。圖為緬甸北部,伐木營地,一頭大象拉著柚木行走。

2012年,交趾黃檀列為瀕危物種,如果沒有許可,禁止所有老紅木木材的出口。公約實行之後,紅木傢俱市場價格呈增長的態勢。圖為緬甸靠近中國邊境,一輛運載大型原木的卡車。

而為了避開禁令,商人會在產地辦工廠進行粗加工,然後作為傢俱半成品進口。圖為雲南靠近緬甸邊境,一家傢俱廠堆放著原木木材。

非法伐木者通過走私,最終將這些瀕危木材賣給亞洲交易商。圖為雲南靠近緬甸邊境,一名緬甸女子在一家紅木傢俱廠加工紅木。

據悉,全球98%的紅木最終被銷售到了亞洲。圖為香港九龍葵涌,海關工作人員檢查出一批裝在集裝箱裡走私的瀕危洪都拉斯紅木。

許多出產紅木的國家都是禁止採伐紅木,圖為香港,一名海關工作人員檢查出一批裝在集裝箱裡走私的瀕危洪都拉斯紅木。這是香港過去十年以來最大的木材走私案。

明清時期,紅木傢俱在中國就備受推崇。但直到最近,紅木的消費才到達不可持續的水平。圖為一名紅木傢俱的送貨人員蹲在車上。

文化傳統並非驅動紅木市場的唯一因素,新貴的投機行為也起到一定作用。他們將紅木木材和傢俱作為一種理財產品,像炒股票一樣炒作紅木。圖為市民在紅木會館參加紅木拍賣會的現場。

亞洲人對紅木的痴迷,無疑將使更多的地區捲入非法盜伐,成為血色紅木貿易幕後最大的推手。圖為一名男子用手電筒仔細鑑定紅木傢俱。亞洲過去30年用去的紅木資源是明清兩代消耗總和的兩倍多。紅木傢俱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發展迅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