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累及全身,危機時可發生制症中毒 他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親亂性疾病,是以持續高血糖為其基本生化特徵的綜合徵。各種原因造成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使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發生紊亂,臨床主要特點是高血糖和糖尿。其病程冗長,病變累及全身、腦、心血管、腎、神經、視網膜、皮膚及足,危急時可發生制症中毒、非症高滲性昏迷、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威脅病人生命。高血糖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

它是累及全身,危機時可發生制症中毒 他就是糖尿病

臨床上糖尿病可分成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類型。糖尿病病因雖未完全肯定,但自身免疫和胰島素受體缺陷已是公認的原因。臨床症狀為尿量增加,飲水量增加,飲食量增加,體重下降等。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臨床上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分佈如林子或手套狀,伴麻木、針刺、灼熱或踏棉墊感,有時伴痛覺過敏。隨後有肢痛,呈隱痛、刺痛或燒灼樣痛,夜間及寒冷季節加重。後期可有運動神經受累,出現肌張力減弱,肌力減弱以至肌菱縮和癱瘓。

它是累及全身,危機時可發生制症中毒 他就是糖尿病

中醫認為此病發病機制為氣血虧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虛必導致氣虛,氣虛也可導致血虛。糖尿病病程日久,必致氣血陰陽俱虛,正如《金匱要略・消渴病》篇所云:“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最終可發展為虛勞。氣血不能濡養四肢肌肉筋骨,必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等周圍神經病變。總之,糖尿病患者,在出現周圍神經病變時,說明其病史已經很長,或已發展至後期,此時,以氣血陰陽虧虛為本,瘀血阻絡為標,治療原則應是在補虛的基礎上,佐以祛實。故其治療大法選定為:健脾益氣養血,活血祛瘀通絡。八珍湯加蜈蚣為治療2型糖尿病周固神經病變的基本方。在以上健脾益氣、養血活血、祛瘀通絡原則指導下,選定八珍湯加蜈蚣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基本方,既符合中醫辦證論治理論,又切合臨床實際。

它是累及全身,危機時可發生制症中毒 他就是糖尿病

{病案舉例}

盧某,男,72歲,職業:餐館經理,2003年10月初診。患糖尿病5年,現四肢麻木,伴有輕微刺疼,全身疲乏無力,口乾。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8.7mmol/L,總膽固醇8.9mmol/L,甘油三酯3.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5.8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8mmol/L,舌紅苔薄黃,脈細數。西醫診斷:2型糖尿病伴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診斷:消渴病,氣血虧虛,絡脈痺阻。治則:益氣養血,活血通絡。處方:八珍湯加蜈蚣。太子參10g,茯苓15g,炒白朮10g,炙甘草6g,生地10g,當歸10g,赤芍藥10g,川芎10g,蜈蚣2條。20劑水煎成400omM,分裝成40袋,一次1袋,一日2次,早晚分服。針刺:脾俞、胃俞、血海、合谷、足三里。平補平瀉,每日1次。連針7天,休息3天。上法共用40天,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6.4mol/L,總膽固醇6.3 mmol/L,

甘油三酯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8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56 mmo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