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怪物:從美漫行業的棄兒到偉大的先驅(下)

文丨HZY298

瞭解前文

《沼澤怪物:從美漫行業的棄兒到偉大的先驅(上)》

三、1984年,Volume 2,摩爾的沼澤怪物:

萊恩·韋恩第一次給阿蘭·摩爾打電話時,在韋恩剛做完自我介紹後摩爾就掛了電話。韋恩不得不再次打過去花些精力讓他知道這不是惡作劇。聽完韋恩的想法後,摩爾說他會考慮一下。過幾天他回電話提出了一些計劃——他想對沼澤怪物作大改動。韋恩欣然同意了他的計劃。從此,摩爾就接手了《沼澤怪物》V2。

為什麼萊恩·韋恩會找上阿蘭·摩爾?讓我們看看當時摩爾的資歷。在接手《沼澤怪物》前,他還在英國當漫畫編劇,當時三十歲出頭。主要給《2000AD》和《勇士》(Warrior)雜誌寫漫畫。這時的摩爾已經有了相當重量級的作品。包括給英國漫威(Marvel UK)寫的《英國隊長》(Captain Britain),給《勇士》雜誌寫的《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當時未成形,只是一些短篇)和《奇蹟超人》(Marvelman,後來因版權原因改名為Miracalman)等。其中《奇蹟超人》值得展開說說。沼澤怪物不是第一個被摩爾重塑的漫畫角色。他之所以敢大幅度顛覆沼澤怪物設定,很大原因是因為他之前在一個更自由的環境下這樣幹過。《英國隊長》和《奇蹟超人》都是摩爾重塑角色的先例。其中,摩爾對奇蹟超人的重塑,可以說是他最為大膽的一次嘗試(沒錯,我認為比後來他對沼澤怪物的重塑要更大膽)。

奇蹟超人原來是個怎樣的角色?他是個孤兒,職業是報社記者,當他念出一個咒語“Kimota”(原子atomic倒過來唸),他會變成一個擁有超級力量、超級速度、超級智慧的英雄。另外他還有兩個幫手,奇蹟少年(Young Marvelman)和奇蹟小子(Kid Marvelman)。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抄的DC的神奇隊長(Captain Marvel,現在版權原因改成叫沙贊Shazam)。奇蹟超人之前的連載也是俗套的超英打反派故事。

在1982年摩爾接手後,整個系列煥然一新。故事開始於遺忘了自己曾經是個超級英雄的邁克爾·莫羅(Michael Moran),他一直在做著一個關於飛翔的夢。某天在被歹徒挾持時他潛意識說出“Kimota!”變回了奇蹟超人。故事的開端相對尋常,重新交待了奇蹟超人的身份和超能力。但隨後摩爾就開始大刀闊斧地重塑這個系列。先是把原本只相當於助手存在的奇蹟小子(Kid Marvelman)變成了心靈扭曲的大反派。當時英國的審查環境對比美國要寬鬆不少,那個時候美漫要經過漫畫準則管理局(Comics Code Authority,簡稱CCA)的審查,而英國沒有類似的審查標準。所以摩爾得以讓系列往更成人、更深度、更暴力的方向發展。摩爾時期奇蹟超人故事的最後,奇蹟超人的人性被神性完全取代,建立了一個由他統治的超能力烏托邦(之後尼爾·蓋曼接手這系列,這裡不展開說了)。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如果世界上真有無所不能的超人,那麼他會用這些能力做什麼?在《奇蹟超人》可以看到摩爾之後喜歡探討的主題的雛形。也與同在1982年開始連載的日漫經典《阿基拉》異曲同工。

這個系列對於後來《沼澤怪物》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時候,摩爾已經和後來沼澤怪物的主要畫師陣容——裡克·維奇(Rick Veitch)、約翰·托特列邊合作。他們為這兩個系列所作的貢獻相當之大。可以說是他們讓摩爾的天才構想得以用畫面的方式實現。《奇蹟超人》展現出許多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重口預警):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有《奇蹟超人》等作品,當時的摩爾已經足夠出色了。加上托特列邊、維奇等人接手了《沼澤怪物》的繪製工作,他們之前和摩爾有過不錯的合作。所以萊恩·韋恩選擇摩爾也是很合理。事實證明,這是個偉大的選擇。

摩爾從20期開始接手,到64期結束(其中包含年刊2)。大部分都由裡克·維奇、約翰·托特列邊、斯蒂芬·比塞特繪製。後來發行的合訂本基本都是收錄的這幾十期。另外這段時間的《沼澤怪物》刊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變動——Vertigo之母凱倫·伯格(Karen Berger)從第25期開始接過萊恩·韋恩旗幟擔任該刊的編輯。她對《沼澤怪物》的成功也起了很大作用。

後浪引進的中文版是DC/Vertigo在2009年推出的六冊合訂本版本。收錄期數分別為:

第一卷:#20—27

第二卷:#28—34、年刊2

第三卷:#35—42

第四卷:#43—50

第五卷:#51—56

第六卷:#57—64

20期故事緊接著帕斯科的19期。一開頭就是沼澤怪物尋找阿肯的屍體,確定他真正死亡。從一開始,摩爾就引入了他重塑沼澤怪物的重要主題。

沼澤怪物之所以要確定阿肯的死亡,除了擔心阿肯再度復活外,還出於一種自我審視。“你是我的對立面。我的人性……被奪走了。我一直想要將它抓回來。而你原本是人類……卻將人性全部拋棄。”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隨後,沼澤怪物被森德蘭公司襲擊並抓走,繼續他們對沼澤怪物的研究。在森德蘭公司的研究中,摩爾引入了他對沼澤怪物系列的最大顛覆——沼澤怪物不再是亞歷克·霍蘭死後重生變成的,他是一株以為自己是亞歷克·霍蘭的植物。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摩爾從根本上顛覆了沼澤怪物的起源,加入了身份認同的命題。在他從來不是人,那麼他會如何維持他的人性?摩爾筆下的沼澤怪物形象逐漸複雜起來,他自我懷疑、自我掙扎,不斷思考著自己的存在。

到第28期《葬禮》(Burial,收錄在《沼澤怪物:第二卷》,是這本里第一個故事),正式宣告與過去的安息與沼澤怪物的重生。這期裡,沼澤怪物被亞歷克·霍蘭的鬼魂所纏繞,直到他從沼澤找到亞歷克的遺體並埋葬。他正式與“亞歷克”這個身份決裂。也從這期開始,摩爾用更為自由、更為優美、更為宏大的方式講述沼澤怪物的故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前文提過,美漫連載月刊經常會出現編劇或畫師趕不及死線交稿的情況,通常會另請特邀畫師來畫主線外的劇情。《沼澤怪物》第28期就是摩爾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因為原定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需要畫師比塞特和托特列邊大量精緻的繪畫,所以沒法趕在死線前完成。於是時任編輯凱倫·伯格邀請了肖恩·麥克馬納斯(Shawn McManus)擔任特邀畫師,讓摩爾臨時創作了這一期。從完成度與對整個系列的延展性來說,不得不讓人感嘆摩爾的才華。作為臨時編寫的劇情,被摩爾賦予一種悲傷的詩意,還有雙重意義上的“埋葬過去”。

這一期還有不少與v1呼應的畫面: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澤怪物》v1#1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澤怪物》v2#28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澤怪物》v1#1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澤怪物》v2#28

摩爾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單是在合訂本第二卷裡,就有三期。除了28期外還有32期《波格》(Pog,同樣是麥克馬納斯繪畫)和33期《廢棄房屋》(Abandoned Houses,重印沼澤怪物第一個故事,由羅恩·蘭德爾繪畫了補充的幾頁)。

《波格》是摩爾致敬沃爾特·凱利(Walt Kelly)報紙老漫畫《Pogo》,那是一隻生活在沼澤的負鼠。這篇《波格》是幽默諷刺短篇,以一群渴望尋找理想的新家園而來到地球的擁有永恆生命的高智慧生物為主角,表達了環保的主題(這也是摩爾時期沼澤怪物一個重要主題)。雖然畫風與故事都相對輕鬆,但波格一行人追求完美家園理想的一次次破滅,他們無盡的旅程還是帶來一種悲劇感。

《廢棄房屋》是重印了1971年發表在《秘密之屋》上的那只有8頁的短篇——第一篇沼澤怪物故事。但只有8頁達不到出版要求,於是摩爾額外加入了一些情節。整篇故事就是阿比做的夢,在夢裡,她遇到該隱和亞伯(Cain and Abel,取材於聖經,也是DC恐怖漫畫系列老角色),他們讓她在“神秘”和“秘密”之中作出選擇,並給她講述了一個故事。摩爾通過這期,把亞歷克斯·奧爾森的故事與主刊聯繫起來。揭露了從古到今有不止一個沼澤怪物,當地球經歷危險時,會創造出一位元素守護者,這位守護者就是沼澤怪物,這個就是後來的“萬物之綠”(The Green)的概念。不僅為之後沼澤怪物故事的走向作鋪墊,還賦予沼澤怪物一種宿命感。亞歷克斯和亞歷克的悲劇,在歷史中一次次不斷重演。

這期的封面致敬了《秘密之屋》92期,在內容上,阿比在該隱的神秘之屋與亞伯的秘密之屋中選擇了秘密之屋也是向這個作為沼澤怪物初次登場的刊物致敬。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這期封面致敬《秘密之屋》那期的封面

摩爾的重塑使得《沼澤怪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使這個原本是四五線角色成為DC魔法系自然系最重要的英雄。

鑑於後續幾本合訂本國內會陸續引進。這裡就不展開(劇透)。文章開頭說過,摩爾的《沼澤怪物》是偉大的,而這份偉大放在整個美漫行業的語境下更為突出。考慮到這是主要創作中途接手,而且以每月一期的速度進行創作,摩爾時期《沼澤怪物》表現出來的完成度是行業頂級水平。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沼澤怪物》可以作為美漫史的一個座標。可以將DC漫畫的歷史分出一個“《沼澤怪物》前”和“《沼澤怪物》後”的體系。《沼澤怪物》對DC以及對整個美漫行業的影響非常深遠。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成人化、黑暗風的漫畫熱潮,《沼澤怪物》可謂是“始作俑者”。下面再概括一下《沼澤怪物》的影響和貢獻。

美漫“不列顛入侵”入侵以及Vertigo的開端,直接影響《睡魔》《康斯坦丁》等作品:

大家知道,美漫史上有個“不列顛入侵”,就是以阿蘭·摩爾、尼爾·蓋曼、格蘭特·莫里森等一群來自英國的漫畫創作者到美國進行商業創作。而摩爾的《沼澤怪物》就是“不列顛入侵”的開端。從他起,越來越多來自英國的漫畫才子用他們的方式重塑美漫。主要體現在DC旗下的Vertigo工作室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沼澤怪物》《睡魔》等作品雖然現在打上了Vertigo的標誌,但在這些作品連載的時候,還沒真正成立Vertigo工作室。Vertigo是1993年由凱倫·伯格成立的,並將之前她負責編輯的那些系列歸入到Vertigo裡。Vertigo主要以成人向的恐怖、幻想類漫畫為主。可以說,Vertigo這些產品線是凱倫·伯格一手締造的,也是她挖掘了眾多有才華的編劇和畫師。摩爾雖然不是她挖掘的,但摩爾在她幫助下高產又高質。

另外,《沼澤怪物》也對後來的Vertigo作品有直接影響。Vertigo最重要、連載時間最長的系列《康斯坦丁》(Hellblazer)的主人公康斯坦丁第一次正式登場是在《沼澤怪物》v2第37期(合訂本第三卷),但有意思的是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康斯坦丁初次登場是在第25期《理性沉睡……》(The Sleep of Reason……,合訂本第一卷)。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第25期裡的一個吃瓜群眾酷似康斯坦丁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第37期康斯坦丁正式出場

後來康斯坦丁因為人氣高有了自己的獨立刊,而且就單純Vertigo時期就連載了300期(DC新52之後由DC直接出),是Vertigo最長的連載(比第二長171期的《沼澤怪物》還要多一百來期)。

另一部Vertigo最重要作品《睡魔》也受到《沼澤怪物》很大影響,比較直接的體現就是《睡魔》裡夢之國度的重要角色有直接取自《沼澤怪物》的。夢之國度的烏鴉馬修就是馬修·凱布爾,他死後被睡魔作為僕人留在了他的領地。而尼爾·蓋曼選擇該隱與亞伯來當夢之國度的重要守衛也是來源於《沼澤怪物》的影響。另外,《沼澤怪物》對《睡魔》的影響還滲透到大大小小的方面,從敘事的方式到核心概念等(關於這點也可以單獨延伸出一篇文,這裡不展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主流美漫的“黑暗時代”的先驅,讓商業連載興起“成人化”:

《沼澤怪物》對美漫的影響不侷限在Vertigo,而是整個主流美漫。有一種說法,把美漫史(針對主流美漫,地下漫畫沒納入討論範圍)劃分為幾個時代——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現代(黑暗時代)。其中黑暗時代是八十年代中旬起到現代。黑暗時代的作品更加成人化與黑暗風,主題更嚴肅、對類型的突破更大。普遍認為黑暗時代的出現是各位傑出創作者創作出一批影響力巨大的漫畫作品(通常作為代表的是阿蘭·摩爾的《守望者》、弗蘭克·米勒的《黑暗騎士歸來》、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沼澤怪物》則是這批漫畫的先驅。可以說,《沼澤怪物》的成功讓很多創作者意識到可以在類型作品裡引入更多嚴肅的、作者性的東西。《沼澤怪物》還是阿蘭·摩爾進入美漫界的敲門磚,之後摩爾為美漫貢獻了眾多偉大的作品。

《沼澤怪物》第29期(《愛與死》)是第一個避開CCA審查直接發行的商業期刊:

從1954年CCA(漫畫準則管理局)成立起,對漫畫出版進行了一系列嚴格且荒誕的審查,禁止了諸如表現犯罪、性愛、裸露、毒品、褻瀆宗教等描寫。對美漫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黃金時代一大標誌EC漫畫(主要是恐怖、犯罪類漫畫)直接因為CCA沒落。當時的主流漫畫受到CCA的貽害很深。

值得注意的是,CCA是漫畫雜誌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Comics Magazine Publishers)成立的一個部門,它相當於是漫畫出版商的自律審查,而不是國家機關的審查(關於CCA的歷史,可以另起一文,這裡不贅述。CCA也是美漫史的重要一頁,它的存在時間很長,但在後期它的影響力已經沒那麼大)。漫畫出版商在出版前把作品交給CCA審查,審查通過後會在封面上打上CCA的標誌。

正因為CCA屬於自律審查而非強制執行,所以完全是可以繞過它來發行。

在CCA執行最嚴厲的六七十年代,已經有不少地下漫畫通過獨立出版的形式避開審查,克魯伯(R.Crumb)等人就是當時地下漫畫的代表。但地下漫畫印量少發行渠道也不同,避開CCA審查相對容易。《沼澤怪物》屬於主流商業漫畫,通常都要經過CCA審查。而第29期《愛與死》內容包含裸露、亂倫、腐屍、蟲子等,從任何角度來說都無法通過CCA的審查(即使八十年代CCA的尺度已經寬鬆了一點)。DC將這期送審,意料之中地被斃。這時DC意外大膽地選擇了避開了CCA直接發行(其中細節不清楚,我想編輯凱倫·伯格的魄力是個重要因素),成為了第一個完成此舉的商業期刊。值得一提是第30期是通過了審查的,所以第30期封面也有CCA標誌。30期之後《沼澤怪物》即使是最人畜無害的故事都不交給CCA審了。並且會在封面加上“複雜懸疑”(Sophisticated Suspense)的說明,起自我分級的作用。後來Vertigo產品線的系列都以這種方式發行。像《康斯坦丁》等還會在封面加上“建議成熟讀者閱讀”(suggested for mature readers)等字樣。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CCA標誌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第29期封面上無CCA標誌

就因為當時DC敢於打破常規,給了摩爾等創作者很高的創作自由。才誕生了這麼一批在美國商業連載漫畫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大量跨頁的使用:

《沼澤怪物》獲得如此的成功,其前衛的視覺風格起很大作用。維奇、比塞特、托特列邊給這個系列帶來的視覺衝擊力,放在今天也是相當強烈。

《沼澤怪物》的分鏡形式自由,用了大量的不規整畫格。畫面用了大量深邃的陰影(這是從伯尼·賴特森起就確立下來的畫面風格了)。還有比較突出的是用了大量的跨頁。這在第二卷尤為明顯。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在第34期《春之祭禮》(The Rite of Spring)中做得更為風格化,幾乎整篇漫畫就用跨頁來敘事,而且還需要將書本豎著閱讀,營造一種特別的閱讀體驗,配合整篇的迷幻感衝擊力滲出紙頁。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順便說下這篇通篇就是他們倆在做羞羞的事

另外上色與填字對作品視覺呈現上的貢獻經常被忽略,他們是除畫師外讓視覺風格保持統一的重要人物。《沼澤怪物》系列的創作陣容裡參與時間最長的不是阿蘭·摩爾,不是凱倫·伯格、甚至不是萊恩·韋恩,而是上色塔季揚娜·伍德(Tatjana Wood)和填字約翰·科斯坦薩(John Costanza),他們倆在各自負責的領域也是行業頂級水平。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DC很大一部分經典作品都有他們倆參與。主流美漫與獨立漫畫不同的一點是它是多人參與的,是共同發揮的結果。雖然《沼澤怪物》因為摩爾而久負盛名、摩爾對這系列的影響最大,但它的成功同樣離不開畫師、編輯、上色、填字。

四、Volume 2-5,摩爾後的《沼澤怪物》:

因為現在篇幅已經過長,摩爾後的《沼澤怪物》就概括性說說。v2第64期是摩爾的最後一期,之後有多任編劇接手。包括格蘭特·莫里森(Grant Morrison)、馬克·米拉(Mark Millar)、布萊恩·K. 沃恩(Brian K. Vaughan)等名家。

在摩爾之後的故事裡,比較重要的是引入了沼澤怪物與阿比的女兒特菲·霍蘭(Tefé Holland)。她在裡克·維奇編劇(他在摩爾時期是作為該刊畫師)的v2第65期第一次被提到,那時她還沒有名字,只是一個萌芽(The Sprout)。真正出場是在道格·惠勒(Doug Wheeler)編劇的v2第90期,她以巴西城市特菲命名,特菲是樹之議會(由摩爾創造)的家園。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沼澤怪物》v2#65,特菲作為萌芽的第一次出場

到了布萊恩·K. 沃恩編劇的v3,特菲·霍蘭成為了主角。她的體內同時擁有沼澤怪物與惡魔的力量。雖然用特菲當主角給這個系列帶來了新意,但很多老粉不買賬。v3的銷量並不好,只出了20期就砍了。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特菲·霍蘭,由藝術家菲爾·黑爾(Phil Hale)繪製的v3#3封面無字版

2004年推出了《沼澤怪物》v4,前後共四個編劇參與。銷量也是不高。一共出版了29期。

之後就是2011年DC新52企劃,重啟了DC宇宙。此時,推出了《沼澤怪物》v5作為新52企劃的第一波。由斯科特·斯奈德(Scott Snyder)編劇、雅尼克·帕克特(Yanick Paquette)繪畫。《沼澤怪物》v5是和另一個系列《動物俠》(Animal Man)為聯動刊。保留了摩爾的“萬物之綠”、“樹之議會”等設定(但角色設定又變回沼澤怪物就是亞歷克·霍蘭)。並和動物俠代表的“眾生之紅”(Red)、安東·阿肯代表的“腐國”(Rot)並列。兩刊聯動的大事件為《腐國降臨》(Rotworld),是沼澤怪物與動物俠分別以萬物之綠和眾生之紅為陣營,對抗已經將世界腐屍化的安東·阿肯。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新52人物改動比較大的是阿比,算是跟著時代步伐,她不再是以前那個需要被拯救的柔弱女人,而是成為了女漢子。同時她也擁有腐國的力量,並在《腐國降臨》的故事線裡覺醒。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腐國降臨》後,沼澤怪物和動物俠的聯動就減弱了。他加入了黑暗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Dark),和康斯坦丁等人的聯動多了。主線也更多涉及魔法系故事。

斯科特·斯奈德創作了19期,之後由查爾斯·索爾(Charles Soule)接手故事主線。最後v5共連載了40期,於2015年結束。

結語

嘮嘮叨叨這麼長一篇是時候寫個結語,因為《沼澤怪物》對於美漫行業的特殊意義,所以這篇文很多地方都可以延伸出另一篇不同主題的文。

沼澤怪物的成功似乎是偶然,它是被漫畫行業幸運選中的角色。遇到了阿蘭·摩爾等偉大的創作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另一個四五線角色遇到了摩爾,那麼我相信那個角色同樣會擁有沼澤怪物今天擁有的地位。現在,摩爾已經退出了主流美漫界。沼澤怪物的成功,還會在美漫行業中重演嗎?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系列編劇表:

Volume 1(1971-1976):

萊恩·韋恩:《秘密之屋》#92,v1#1–13

大衛·米什萊恩:#14–18, 21–22

格里·康韋:#19–20, 23, 24(聯合編劇:大衛·安東尼·卡拉夫特)

Volume 2(1982-1996):

布魯斯·瓊斯:年刊#1

馬丁·帕斯科:#1–13, 16–19

丹·米什金:#14–15

阿蘭·摩爾:#20–58, 59(聯合編劇:斯蒂芬·比塞特、約翰·托特列邊、裡克·維奇), 60–61, 63–64, 年刊#2

裡克·維奇:年刊#3, 65–76, 79–87

傑米·德拉諾:#77

斯蒂芬·比塞特:#78, 年刊##4

尼爾·蓋曼:年刊#5

道格·惠勒:#88–100, 102–109

安德魯·希弗:#101

南希·A. 柯林斯:年刊#6, #110–115, 117–125, 127–138, 年刊#7

迪克·佛爾曼:#116, 126, 139

馬克·米拉:#140–143(聯合編劇:格蘭特·莫里森),#144–171

喬恩·J. 穆特:《沼澤怪物:根》(Swamp Thing—Roots,單期外篇)

Volume 3(2000-2001):

布萊恩·K. 沃恩:#1–20,《冬之邊緣III》

布萊恩·K. 沃恩、邁克爾·祖利、阿麗莎·奎特尼:《沼澤怪物Vertigo秘密檔案與起源》

Volume 4(2004-2006):

安迪·迪格爾:#1–6

威爾·普法伊費爾:#7–8

約書亞·戴薩特:#9–29

Volume 5(2011-2015):

喬納森·萬金:《至白之日餘波:尋找沼澤怪物》#1–3

斯科特·斯奈德:#1-18, 年刊#1

查爾斯·索爾:#19-40, 年刊#2-3, #23.1:

迷你刊(2016):

萊恩·韋恩:#1–6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識別下方二維碼

直達《沼澤怪物》套裝1+2購買頁面

沼泽怪物:从美漫行业的弃儿到伟大的先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