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2018年10月8日16時15分,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便為寒露。

節氣釋義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我國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

我國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天氣氣候

寒露時節,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在北京,人們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節氣農事

華南地區將會出現一種災害性天氣——綿雨,其特點為:溼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因此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穫和播種。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

重視冬小麥種肥施用

進入寒露節氣後氣溫更低,天氣由涼轉冷,我國南方廣大地區要進入秋季且秋意漸濃,東北和西北會呈現深秋景象或即將進入冬季。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可能開始降霜或降雪。這一時節,雨水漸少,天氣乾燥,華北與西北地區10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很少;乾旱少雨的氣候特點,往往給越冬作物的適時播種和苗期生長帶來困難。

從農業種植管理看,冬小麥的播種是本節氣的重要農事,而且涉及地區很廣,各地適宜播期有所區別,正如農諺所云:“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冬小麥是越冬作物,生育期長,從秋種至來年的返青、拔節、抽穗、灌漿和形成產量經歷漫長時段,尤其是播種到返青這段,正逢冬春兩季的低溫和乾旱氣候。為了保證冬小麥安全越冬和順利返青,進而為高產打下基礎,只有抓住播種這一基礎環節,培育整齊、健壯而抗性較強的麥苗群體才行。為此,精施種肥就是一項效果明顯而又可行的關鍵措施。

民風習俗

寒露時節,露水增多,氣溫更低。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西風響 蟹腳癢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不過,過敏體質、胃寒者及孕婦、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黃,另外,現在正是柿子熟的季節,要注意螃蟹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專家提醒:吃蟹還得先了解一些健康常識。以下人群需慎吃螃蟹腹瀉、胃痛、感冒發燒者、過敏體質者、孕婦、關節炎和痛風患者、腎功能不全者、肝病患者、老人和兒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

覓秋茶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寒氣露冷,秋分至寒露,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謂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卻能不分時間地點。寒露已過,新茶已上。

健康養生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於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首要。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於言表,可使憂鬱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樂趣。

寒露不露腳

民間有句諺語叫做“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這句話是說,白露時節的時候,老人和小孩子就不要赤膊了,而到了寒露的時候,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與白露相比,寒露的“寒”字表明涼氣更甚。古人把“露”作為天氣轉涼的表徵。

老年人要注意穿上保暖性好的鞋襪,腳踝部也不要露在外面。每天晚上要養成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熱水泡腳可以使血管擴張,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還可以減少腿部酸困,有助於睡眠。

順應氣候調節養生

“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建議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晨練避開早霧

深秋時節,常常是清晨醒來,窗外薄霧濛濛。秋霧會傷害人的身體健康。霧在形成時,其微小的水珠溶解和吸附了空氣中的粉塵及廢氣,不僅含有一些地表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在陽光作用下,還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淺藍色光化學煙霧。濃濃的秋霧會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容易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

專家提醒,不應在霧天進行劇烈的運動,組成霧核的顆粒很容易被人吸入,並容易在人體內滯留,而鍛鍊身體特別是劇烈運動時吸入空氣的量比平時多很多,這更加劇了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損害程度,習慣晨練的人在有霧的早晨最好在室內鍛鍊。

科普問答

網友:寒露有哪些常見病?

象博士: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網友:“寒露”和“中秋”有沒有可能在一起

象博士:“寒露”和“中秋”在同一天的幾率不高。整個20世紀,只有1900年10月8日、1919年10月8日、1938年10月8日、1957年10月8日、1976年10月8日、1987年10月7日、1995年10月9日共七次。其中,1900年、1957年、1976年、1995年的幾次重疊都是農曆閏八月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