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魚如何施藥?如何防病?把握好這一點養好不用愁!

稻田養魚如何施藥?如何防病?把握好這一點養好不用愁!

漁中愉-水產養殖

在稻田養魚用藥時,必須處理好稻田用藥和魚類生長的矛盾,既要確保水稻生長,又要保證魚類安全。

對於水稻及魚類的病害防治,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應把握好以下施藥防病技術:

一、正確選擇農藥

對於種養結合的稻田養魚來說,稻田施用農藥適宜選擇高效低毒的藥物。在目前的水稻種植中使用的農藥品種較多。

但不可使用毒性較重的農藥,如地蟲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殺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亞汞、醋酸汞、呋哺丹、殺蟲脒、雙殺脒、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鈉、孔雀石綠等杜絕使用。

治蟲時可選用殺蟲雙、敵百蟲、亞銨硫磷等;治病宜使用多菌靈、稻瘟淨、葉蟬散、井岡黴素等高效低毒農藥,既可保證水稻有害藥物殘留少,又能保證魚類不受農藥汙染或毒害。

稻田養魚如何施藥?如何防病?把握好這一點養好不用愁!

漁中愉-水產養殖

二、做好施藥準備

稻田施用農藥時,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確保施藥安全。一般來說,稻田施藥前,應適當加深田水至7~10釐米。

或保持稻田邊進水邊排水的微流水狀態。以降低施藥時稻田水中的藥物濃度。

如果水稻病害十分嚴重必須施用高毒農藥或治療水稻根部害蟲的需要,可在施藥前降低田中水位。

將魚趕到魚溝、魚凼中,並不斷沖水對流,保持魚溝、魚凼中有充足的溶氧。

若魚類數量較多或較大,魚溝、魚凼中無法容納,可將魚轉入其他水體或網箱中暫養,待水稻病蟲得到控制時,重新注人新水,再將魚放回原稻田中養殖。

稻田養魚如何施藥?如何防病?把握好這一點養好不用愁!

漁中愉-水產養殖

三、講究施藥方法

1)選準施藥時機

稻田施藥時要注意把握時機,一般選擇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4點效果較好。

粉劑農藥宜在早晨稻禾有露水時施用;水劑、乳劑農藥則宜在晴天露水乾後或傍晚噴藥。施藥時儘量把藥噴在稻禾上,不可直接施入水體中。

2)注意施藥技巧

水稻病蟲害防治應以生態防治為主,確需施用農藥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品種,忌用劇毒農藥。

稻田中除草劑應少用,要以手工拔除為主。在用藥時要採用噴霧方式,粉劑在清晨露水未乾時噴灑,水劑在露水乾後噴霧。

噴藥時噴嘴向上噴灑,儘量將藥灑在葉面上,減少落人水中的藥量。施藥前將田間水灌滿,施藥後及時換水,切忌雨前噴藥,以免影響魚類安全。

同時,注意合理把握用藥量,如殺蟲雙、葉蟬散每畝用量150~220克,90%晶體敵百蟲每畝用量為6~10克,多菌靈每畝用量為150~200克。

井岡黴素每畝用量為250克。施藥後,要勤觀察、勤巡田,發現稻田的魚類出現昏迷、活動遲鈍等現象。

要立即加註新水或將已昏迷的魚及時捕撈上來,集中放人活水中,等其恢復正常後再放人稻田中。

3)靈活分片用藥

稻田施藥時,可採用分片施藥的方法保證魚類安全。將一塊田分成2~4塊,噴施半塊田或一部分田塊後,隔天再施另一塊田或其他田塊。

如此輪流施藥,讓魚類在田間有個迴避的場所,這樣既可進行稻田施藥防病,又可減少對魚類的傷害。

(4)搞好魚病防治

在稻田養魚生產中,除了要搞好稻田病害防治外,也應加強魚病綜合防治,保證魚稻在無病無害的環境下共生共長,從而獲得魚稻雙豐收。

稻田養魚如何施藥?如何防病?把握好這一點養好不用愁!

漁中愉-水產養殖

魚病防治主要搞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搞好稻田清整工作

稻田養 魚前要按標準建好稻田工程,認真清整田塊。抓好消毒防病工作。魚種下田前,排乾田水。暴曬幾天後,每畝用生石灰50-75千克進行消毒。

2)加強魚種消毒

魚種入田前要嚴格清毒,避免將寄生蟲和病菌帶人稻田。

3)定期藥物掛袋防病

每畝每次用生石灰2~3千克或漂白粉200~400克,分3~4個點掛袋。以上藥物每隔10~15天換1次,幾種藥物輪流使用效果更佳。掛袋處應選擇在水流上方,但不可直接對著進水口。

4)採用藥餌投餵

稻田養魚時使用藥餌投餵更方便,效果更好。一般每 50千克魚用大蒜 1千克拌人飼料中。

5)對症下藥

稻田養魚由於水淺、溫差大,一旦發病治療比較閒難,所以魚病應注重預防,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

養魚稻田中如發生魚病,應請專業人員正確診斷,對症治療,可以採用溝凼施藥浸洗法治療魚病。

將魚引人溝內中,堵住溝凼的通道,在溝凼中潑灑藥物直接防治魚病。根據藥物的種類和水溫,浸洗一定時間後,可打開進水口,使新水注人溝凼中。

也可採用藥物遍灑治療魚病。如每立方米水體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0.7克遍灑,可治療多種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如隱鞭蟲病、口絲蟲病,斜管蟲病,車輪蟲病等。

同時,要預防魚類敵害,對於水鳥、水老鼠、水蛇及兇猛魚類等,應採取圍攔、驅逐的方法進行防治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