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怪現象,兒子沒媳婦犯愁,結了婚更愁,老人的話很心酸

當下農村的擇婚觀念與20年前天差地別,過去只要身體健康,為人勤快,就不愁找不到媳婦,但如今找對象就沒那麼簡單,人長得帥氣,家裡還得要有錢,窮點真結不起婚。天價彩禮也不是什麼新聞,如果沒錢也不會花言巧語,更容易打光棍。常言道:年齡不等人啊,在農村30歲之前沒結婚,以後再想找媳婦就更難了,很多老人都為兒子大齡未婚犯愁。

農村有一怪現象,兒子沒媳婦犯愁,結了婚更愁,老人的話很心酸

在農村常常會看到這麼一幕,兒子結婚時候,年青人都興高采烈,盡情歡呼,細心的人會發現:家裡的父母卻愁眉不展,甚至有的偷偷流眼淚,還不能讓親朋好友看見,大喜的日子,不能掃興啊。按道理說兒子結婚,父母高興才對啊?前幾天張大娘兒子結婚就發生了上述一幕,下面來聽聽張大娘說的一番話,聽了真的好心酸,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情況?

農村有一怪現象,兒子沒媳婦犯愁,結了婚更愁,老人的話很心酸

張大娘一家都是老實人,三個兒子都沒讀過多少書,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老大結婚早,當時彩禮比較少,結婚後,兄弟幾個湊錢新蓋一處樓房,就讓老大分開單獨生活了。老二當年談了一個對象,對方要8萬彩禮,還得要新建樓房,家裡實在拿不出錢,後來因此分手了,最後外出給別人做了上門女婿。這次結婚的是老三,彩禮要18萬,還在鎮上買了一套20多萬的房子,僅付首付8萬塊錢,這兩項就花了26萬,其中有9萬塊錢是向親戚借來的。

農村有一怪現象,兒子沒媳婦犯愁,結了婚更愁,老人的話很心酸

張大娘的老伴張大爺今年65歲了,為了讓小兒子不打光棍,還堅持在外打工,不能幹體力活,只能在工地上找個看大門的工作,為了早點把錢還別人,兒子結婚都沒回來,吃了多年的煙也戒了,因為當初借別人錢都有話在先,一旦別人有急事,就得立馬還,這壓力可不小。兒子結婚是終身大事,也是老人的心願,理應高興才對,可是實在高興不起來。張大娘還擔心一件事,這借賬結婚的事,沒敢和兒媳婦講,萬一以後兒媳婦不肯還賬,這房貸款加外債,張大爺一個人也扛不住,以後日子咱辦?沒娶兒媳婦發愁,這娶了媳婦更愁。

這種情況可能遠遠不止張大娘一家,60歲的老人本該在家享福了,可是為了兒女,還要外出打工,等到老人不能動的時候,希望兒女們也能善待老人,不知道你們那裡60多歲的老人還出去打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