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區干羣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十月的陽光,燦爛而溫暖。走進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易地扶貧搬遷點,只見一幢幢的新樓房鱗次櫛比,庭前院落乾淨整潔,道路寬敞,村民活動廣場體育設施齊全,輕風拂過,陣陣花香撲鼻而來,幾位坐在涼亭里拉家常的花甲老奶奶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十分愜意。

平壩區幹群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戶劉雲

“感謝國家的好政策,現在住的地方對比以前住的地方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現在溫飽和住宿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住在白巖腳的時候回家要爬坡,因為自己有哮喘病很是吃力,現在住的地方很寬闊、平坦,回家就太方便了!以前住的地方是水不通路也不通,現在搬過來了水通了路也通了!在搬來的時候,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考慮得周到,房間裡大到沙發、床具,小到鍋碗瓢盆都是應有盡有。現在我在村裡打掃衛生每月還有一千塊錢的收入,溫飽已不成問題了,日子會過得越來越紅火呢!”今年71歲的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戶劉雲感觸頗深的說到。

“為了推動我們高田村的發展和使貧苦戶早日脫貧致富,我們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方式劃分給貧困戶代養,每頭可以獲取代養費150-200元,每戶貧困戶可實現年收益6000元—8000元。目前有15戶貧困戶參與其中,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8戶。採取“1:2:5”分配機制,養殖場產生的淨利潤中拿出30%進行利益分配,其中1/8作為合作社的風險補償金、2/8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餘下5/8作為合作社聯結的貧困戶分紅。目前高田豐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結的分紅貧困戶為10戶,平均每年分紅約9000元。採取“1:2:5”分配機制,養殖場產生的淨利潤中拿出30%進行利益分配,其中1/8作為合作社的風險補償金、2/8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餘下5/8作為合作社聯結的貧困戶分紅。目前高田豐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結的分紅貧困戶為10戶,平均每年分紅約9000元。通過貧困戶扶貧小額貸款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的方式,共三年分紅期,每年3000元。通過入股模式,即擴大了合作社的經營,又解決了貧困戶單打獨鬥面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等不穩定因素的困境。目前已簽訂入股協議的貧困戶有40戶,第一筆分紅已於2017年6年9月發放到位。對於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結合合作社的務工需求,簽訂勞務合同,每月工資2000元,並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目前已有8戶貧困戶在養殖場務工。”天龍鎮高田村支書朱高學有條不紊的說到。

高田村合作社今年共流轉土地2000餘畝,除了拓展農產品加工和銷售渠道,高田村還建立起農業產業的可持續循環利用體系,改革創新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探索建立村級農業公司,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成立了以村集體經濟為主的高田村紫荊農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實施以種植科技馬鈴薯、三七藥材種植,蓮藕種植、食用菌、煙蔬混合輪種的產業發展模式。逐步積累資產收益,積累扶貧試點經驗,改變農村剩餘勞動力現狀,鼓勵引導村中青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完善收益分配機制,助力試點貧困戶增收,從而實現貧困戶“有事做、能致富、早脫貧”。

平壩區幹群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幾位花甲老奶奶坐在涼亭里拉家常

為了改變村莊面貌,素質提高是根基,該村成立了“鴻鵠勵志”助學會,明確每年對考上大學及重點高中或在該村小學一至六年級成績前三名的學生,進行張榜表揚,發放獎金,給孩子們樹立榜樣,重塑文明鄉風。“取鴻鵠之名就是希望村裡的孩子志存高遠,胸懷大志。”鴻鵠勵志”助學會會長陳浩感慨的說。

天龍鎮高田村,作為平壩區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四場硬仗,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的一個具體縮影。

今年以來,平壩區委、區政府積極拓展資金渠道,加快打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最後一公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關鍵支撐。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投資6億元完成平齊路及天織路改擴建,有效改善樂平、齊伯、十字等一類貧困鄉鎮的交通條件。投入5500萬元,完成全區農村公路破損路面維修654公里48.7萬平方米。投入2.66億元完成“組組通”項目195個487.8公里,全區實現鄉、村、組公路全覆蓋。實施水利惠民工程。投入5.4億元,完成石朱橋水庫(中型)和老營水庫建設。投入2100萬元,完成白雲、齊伯等鄉鎮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解決了6萬多群眾的供水問題。累計投入資金6000萬元實施小農水項目,有效解決4萬餘畝農田的灌溉問題,受益人口4萬多人。投入1.18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73處,惠及農村人口15643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583人)。實施鄉村治理工程。圍繞補齊農村人居環境這塊短板,投入1.1億元,硬化聯戶路99.5萬平方米、庭院90.6萬平方米。投入2.7億元實施農村亮化、美化、淨化、綠化工程,加快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投入3000萬元,建成農村汙水一體化項目32個;採取“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村村配套垃圾收集清運設施,對紅楓湖流域涉及的村實行環境外包,有力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村富起來、美起來。

平壩區幹群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長勢良好的三七藥材

在打贏產業扶貧這場硬仗中,該區堅持扶產業就是扶根本的理念,重點在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上做文章,制定產業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產業扶貧硬仗。發展特色產業。深刻把握產業革命“八要素”,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蔬菜、茶葉、食用菌等產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加快農業種養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優質米、蔬菜、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6.84萬畝,新增中藥材面積1.21萬畝,牧草面積1.65萬畝,精品水果1.67萬畝。建成蔬菜種植基地12萬畝,複種面積達30.5萬畝次,茶葉面積2.45萬畝,食用菌910畝,優質米種植10萬畝。加強資金整合力度,投資6.5億元,規劃建設肉牛集中養殖場50個,已建成19個,建成生豬代養場50個,建設肉雞代養項目點50個,肉禽存欄75.72萬羽,出欄221.72萬羽。建成高寨食用菌、大陳寨折耳根、二官大蔥等一批示範基地,達到“村有產業、戶有門路、人有就業”的目標。投資7260萬元,培育建設81個村社一體經濟組織。投資2800萬元,建成區級農產品交易中心一個。探索了“訂單種植、畜禽代養、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產業扶貧運作模式,共計帶動農戶30677人。以邢江河休閒農業為核心,大力發展農家樂等,年接待遊客60餘萬人(次)。建強經營主體。堅持長短結合、內外結合,配套出臺優惠政策,引導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採取多種形式聯結貧困戶,培育了康農生態、德康農牧、昊禹米業等省市農業龍頭企業22家,鼎興、為民、萬佳等專業合作社352個,家庭農場58家、規模養殖場293個,農業園區15個,打造了金鳳徠、林卡等一批品牌農產品,帶動全區4868戶15522名貧困群眾增產增收。深化電商扶貧。新建區食品大數據中心和黔中創客小鎮電商平臺,打造“一鎮三館N站點”網上專業市場,建成互聯網超市60個、貴農網站點68個,開設網店500家,實現了“區、鄉、村”三級全覆蓋。2017年全區電商零售額達6371萬元,1000餘名貧困人口直接受益。

平壩區幹群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天龍鎮高田村支書朱高學在蔬菜地裡

在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中,該區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關鍵招”,採取以產定搬、以崗定搬,通過城鎮化集中安置,落實後續扶持等有效措施,讓搬遷農戶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2016年以來,全區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770戶3083人,新建安置點16個,全面完成搬遷任務。同時,根據搬遷對象家庭人口和勞動力結構,結合農戶發展意願,利用相關扶貧項目和政策,“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實施產業項目11個,完成搬遷農戶1333人勞動力臺賬和1330人就業臺賬登記,實施搬遷農戶就業技能扶貧培訓1027人(次),組織30餘家企業到安置點開展送崗位專場招聘活動,落實就業1330人,做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在教育保障方面,嚴格按照要求,紮實推進“五個全覆蓋”,2014年以來,累計落實資金5392萬元,資助農村困難家庭學生54613人(次)。落實資金1.06億元,改善141905人(次)農村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學生營養,發放助學貸款7501人(次)4401.5萬元。醫療保障方面,深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扶助四重健康醫療保障制度,實行“一站式”結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合,讓全區所有貧困群眾看得起病。2016年以來,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四重醫療保障12942人(次),總補償金額5596.86萬元,其中政府兜底827.33萬元。紮實開展醫療隊伍扶貧巡診活動,對貧困人口常見病、多發病等進行摸排和救治,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推進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向村延伸,促進群眾擁有較高醫療服務保障。實施社保兜底,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住房保障方面,2014年以來,高質量完成各年度危改任務8597戶,補助資金1.51億元。其中,自籌資金5200萬元,兜底解決困難群眾危房改造1286戶;採取財政“兩年貼息”的方式,協調銀行為困難群眾辦理貸款,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戶建房難問題。籌資1.2億元,對全區有人居住、主體安全但相對老舊的房屋進行修繕,補齊門窗,完善房屋使用功能。通過危房改造、兜底保障、房屋修繕及政策宣傳等方式,確保群眾的住房安全。

平壩區幹群信心足 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天龍鎮高田村支書朱高學在三七藥材種植大棚裡

今年九月,一條喜訊傳遍黔中大地,平壩區作為14個退出貧困的縣區之一,該區廣大幹部群眾備受鼓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同步小康的信心越來越足,前行的足音也越發鏗鏘有力。

隨著平壩區退出貧困縣,該區也邁進決勝同步小康的嶄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平壩區將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產業發展鞏固工程、脫貧任務清零工程、基層組織創新工程“四大工程”,攻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開展貧困人口漏評錯評專項治理、開展建檔立卡專項評估檢查、開展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專項治理、開展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專項治理、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治理“五個專項治理”,確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實施鄉村振興質量興農、環境整治、移風易俗、鄉村善治、民生改善、要素保障“六大攻堅”,爭做同步小康排頭兵。

鼓起勁來抓發展,彎下腰來“拔窮根”,攜起手來奔小康。平壩區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採取超常規舉措,舉全區之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將持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力爭交出一份精彩的脫貧攻堅“平壩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