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起源于五代十国,它讲究的是言简意深,形式多变,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成,它可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一直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有着“对联天子”美誉的朱元璋更是它喜爱有加,常常在得空时,与臣下对上几幅,打发无趣!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说起唐伯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才华横溢,学富五车,风流倜傥,大才子一个,生性不羁的他,除了诗词歌赋之外,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对联,许多调侃的对联更是让人看后忍俊不禁,颇感乐趣,他曾替一财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下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是经典至极,令人大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清末著名的文学家钟祖棻,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纪便有神童的美誉,被人们称为“江津才子”,在钟祖棻7岁的那年除夕,江津城内有一李氏人家的祠堂落成,请了许多的才子,而钟祖棻也在邀请之列,熙熙攘攘的人群,张灯结彩的,甚是热闹。

大家都在厅内互相寒暄,互相道贺,且一些旧相识也借机叙旧,穷酸秀才互相高捧,这时,从厨房中飘来了一阵阵的肉香味,炉火熊熊,沙罐里肉汤滚滚,一时间,将在场的人群诱惑的是垂涎三尺,激起了他们的口欲,主人见此,为了避免一众人的尴尬,便借机转移注意力,脱口而出一上联来

上联:汤开罐滚,红火炉中三尺浪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主人将罐中煮肉的情景融入联中,形容的惟妙惟肖,联中之意,说肉汤在罐中翻滚,火炉中的红火跳窜如同三尺高的海浪,话音一落,便将目光投向了在场的一众才子,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愣是没人能对出下联,个个面面相觑,一时尴尬极了,正当大家不如如何时,只见钟祖棻站了出来,吟出一下联

下联:炮响烟飞,青云路上二声雷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钟祖棻因为刚刚听到了院外阵阵的鞭炮声,一时若有所思,想到了这下联,堪称经典,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联中之意,说鞭炮点响,烟雾到处飞,路上响亮如打雷,上下联相组合,不失为一副上佳的绝对!言毕,在场的人纷纷称妙,连连叫好,直竖起大拇指夸赞!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笔者前些日子看到了一副对子,感觉很有意思,今日发出来与君共享,上联:“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这上联是描绘了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的场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几代人儿时的记忆,非常的经典,那么,面对如此意境的上联,如何巧妙应对下联才符合呢?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下联太经典

有才的朋友便给出了一下联,堪称经典,下联:“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这下联同样取之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对仗工整,意境相符,堪称巧妙,上下联相组合,不失为一副千古绝对!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更好的下联吗?赶紧来试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