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9月过完,2018年也就过去了1/4,按照往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的安排,例如山东是在3月份开始,那么距离19年教师招聘考试还有6个月的时间。小编今天整理了19年招教必考的《心理学》学科思维导图与易错易混点解析,助你招教路上少走弯路!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错易混点 意志的特征

(1)以自觉目的为特征的意志行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主现能动性的最突出表规,是意志的首要特征。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自动化的习惯性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区别在于:习惯性动作可能是不随意动作,而意志行动是随意性的。

【错因分析】意志行动的特征中,自觉目的是首要特征(记忆技巧: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明确目标),克服内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特征,这两者要做好区分。

易错点 能力测验量表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他们提出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纳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最早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它所反映的是智龄和实龄的关系。先使用比率智商,后改用离差智商。

【错因分析】考生对能力测验量表的种类及地位识记不清楚。

最早:比纳西蒙智力、智龄

最著名: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最早用智商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易错易混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注:1.“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但需要的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

2.较低级层次的需要至少或者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

【错因分析】考生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知识框架掌握不准确、不完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的是七种不同的需要由低到高的排列,并说明,缺失需要是个体生存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成长需要不是必需的,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


易错易混点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报考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智力表现为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1)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2)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错因分析】本知识点不易理解,考生需要仔细揣摩每个智力成分的含义。关键词对比如下: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易错易混点 效度的种类

(1)内容效度:内容的效度就是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代表性样本的程度。有一个相关概念叫表面效度,指的是从被试或非专业人员看来,测验表面上看起来是否在有效地测验着应测的东西。表面效度并不是真正的效度,表面效度高并不能保证测验就是正确有效的。

(2)效标关联效度:测验预测个体在类似或某种特定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

(3)结构效度:测验测得心理学理论所定义的某一心理结构或者特质的程度。

【错因分析】本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考生需要从效度的细分来识记理解。内容效度是从内容方面来说明效度;校标关联效度是找一个校标来说明效度;结构效度是从符合心理学理论上定义的心理结构或特质的角度说明效度。

19年招教备考|《心理学》思维导图与易错点解析(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