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都说三年级是个坎儿,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又是为什么呢?怎么解决呢?

我之前教的班,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对这个问题我的感觉是这样。


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是不是?

三年级是个坎儿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看不出什么大问题,看不出什么大问题,意思是说,上课看着也在听讲,也发言,没有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没有走神影响自己听讲,作业都能按要求完成,出错也都能及时订正,考试的时候,成绩也是优。回家如果有学习任务,不管是学校布置的,还是家长留的,或者是课外辅导班作业,都能按要求完成。但是这部分学生到了三年级,有的开始吃力,有的退步明显。

说不是,是因为在一二年级,就有一部分学生表现突出,在班级中光芒闪烁。不论什么科目,不论上课还是作业,都是发挥稳定。上课极少走神,作业正确率高,即使是测验,也能稳定在最高分数段。上了三年级,他们没有什么波动,优秀,一如既往。


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为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

小学一二年级,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真正学习知识量并不算多,难度也并不算大,所以孩子之间的表现拉不开差距。

二,

很多孩子,学前有不少积累,并不是完全零起点入学。更不用说不少孩子,上学前还特地上了学前班。所以大大降低了一二年级时学习的难度。简单说,就是之前的老底儿吃完了。

三,

现在的评价体系是等级制,不是百分制。一二年级达到95分,就是优秀。所以基本上一个班里都是优秀,只不过有的学生是满分,98,99分的优秀,而有的孩子每次都是95,94.5四舍五入的优秀。看上去都是优秀,其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只不过等级制掩盖了这个差距,大家都是优。

四,

由于减负的政策深入人心,一二年级没有家庭作业。这让不少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学习水平和状态,更没有培养出学习的习惯。

五,

有些差距一直存在,只是家长没有深入了解。拿语文来说,最能反映孩子之间差距的,应该是平时的听写词语,还有每课一练的练习册,这两项作业,如果正确率都很高,那说明孩子平时学习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有的同学这两项作业正确率很低,但是家长觉得只是平时作业,并不在意,所以孩子并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与别人的差距一点一点就拉开了。

六,

孩子成长了,个性发展了,更有主见了,也容易不听话了。过去老师的要求还能够基本落实,可能现在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去执行。所以在学习上,收到影响。


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怎么办?

怎么办?

如果孩子刚刚上学,还是一二年级,那就加大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从起点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视度,使孩子学会努力,学会全力以赴。

如果孩子已经上三四年级,甚至更高年级了,那家长别偷懒,从头开始,把之前家长应该做的功课,都补上来。把之前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从头抓起,一点一点培养。

怎么补?

1. 别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前面缺的功课,后面需要加倍用功才能弥补上来。

2. 家长别想着自己偷懒,孩子大了,就可以独立学习了。即使六年级,也还是小学生,即使上中学,还离不开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家长的督促必不可少,家长的重视,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

3. 打好基础。校内的功课保质保量完成,别想着在校外上辅导班就能补上来。别说很难补,即使真的补上来了,也是补的知识,而不是学习习惯。但是影响孩子后面学习状态的,更多的因素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所以,最好不报班或者少报班,先把学校的学习弄扎实。比如,语文先把字词过关,正确熟练掌握,听写保证高正确率。做不到怎么办,做不到就多练,多写,多看,多用。机械的抄写,如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效果也不行。比如,数学,先把计算过关。20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口算10道题,保证正确率,学习了更多的计算,列竖式计算,也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别看说起来那么简单,真能达到,就是功夫,就是实力。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通过补课,提升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4. 还有一个办法,是提纲挈领,一劳永逸,事半功倍的,那就是读书。读书不仅仅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其实能够提升孩子的深刻理解能力,从而带动各科的学习。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反映。

所以,千万别本末倒置,只顾着上辅导班,把学习肢解,学阅读,学书法,学写作,挤占了阅读时间,放弃了最简单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怎么保证阅读,看书啊,看就可以了,从每天几分钟开始。


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道坎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