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事件瘋傳,試想:拆遷協議何嘗不是在「碼頭消息」中被逼簽

今年的中秋節可以說非常的不一般,各種“圈子”接連發生大事,應接不暇。從昨日開始發酵的話題恐怕還屬吳秀波了吧!大家的談資無非是,中秋節的月餅還沒有吳秀波的“瓜”甜。各種消息滿天飛,熱鬧得很,是是非非如何我們不做評論。

作為拆遷律師,主要從這種表象來跟被拆遷戶聊一聊“碼頭消息”這件事兒。

吳秀波事件瘋傳,試想:拆遷協議何嘗不是在“碼頭消息”中被逼籤

拆遷開始時的各種消息,我們可以統稱為“碼頭消息”,碼頭消息對被拆遷戶有巨大的殺傷力,為什麼這麼說呢?舉一個股市的例子,據《東方早報》報道,復旦大學有一項研究顯示,上證指數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會增加上海居民急性冠心病死亡的風險,數據顯示,交易日上證指數每上漲或下跌100點,上海冠心病死亡率相應增加5.17%,指數每上漲或下跌1%,死亡風險增加1.87%;碼頭消息太多,無形中會造成你精神緊張。


吳秀波事件瘋傳,試想:拆遷協議何嘗不是在“碼頭消息”中被逼籤

拆遷過程中,街坊鄰居經常是相互取暖的對象,很多補償消息是大家口口相傳,其中不乏有大量的不實信息。其他被拆遷戶在沒有籤協議之前頂多是信息干擾,其實最可怕的是已經簽完字,基於複雜的心態對你的干擾,有的鄰居在簽完字後告訴你:“別再堅持了,補償不可能增加了,再堅持的話獎勵也沒有啦!”這是一種什麼心態?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你的補償不能比我高了,有人說國人有兩種幸福,第一種幸福是我真的很幸福;第二種幸福是我不幸福,但看到你比我還不幸,然後我就幸福了。

吳秀波事件瘋傳,試想:拆遷協議何嘗不是在“碼頭消息”中被逼籤

為什麼說這是最可怕的呢?因為在他人的信息干擾下,最容易做出錯誤決定,盲從是有理論根據的,這就是錨定理論:錨定理論就是指人的大腦在解決複雜問題的時候往往找一個初始的參考點,而這個初始的印象、決策會對以後的決策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在童年時記憶導致一生對某個數字情有獨鍾;每次相親的時候都會想起初戀女友,認為初戀是最美好的。如果有一個鄰居告訴您他簽了安置協議補償130萬,可能很多人會算一下,我家和他家的面積差不多,情況基本相同,補償給到150萬我就籤。鄰居的補償數額就是錨,或多或少的對你的期望產生影響,但基於上面的分析,這個錨,這個參考標準基本上是不準確的。

拆遷補償協議往往就是在“碼頭消息”中被逼籤,當然,有人看熱鬧,有人看門道,作為合格的被拆遷戶要審時度勢,看好時機再簽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