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0歲,應該沒有內分泌失調

這晚,看著30這個數字,徒增了點兒傷感。

在我們比較小時,總喜歡說30歲的老女人,以顯擺自有的年輕資本。

那時認為30歲應如書中所述到了而立之年,事業上應該小有成就。而小有成就的30歲女人,手中應該擁有小小的殺生之權,面目掙獰,讓下屬敬而遠之。老氣橫秋而導致的內分泌失調,情緒潰敗,不分是非,令人髮指,這樣的形容似乎才能生動而形象的展示出30女人的樣子。

我為大多數30女人感到幸運,我們並無中年的滄桑,卻多了一份而立的韻味,甚至還有滿滿的少女感。

說到少女感,記得剛出道上班時,公司員工基本在70尾~80中之間。那時喜歡花苞頭配公主裙,高高的馬尾配露點兒肚臍眼的短款T恤和緊身牛仔。當然還有遇緊急事件的急促與不安。

所以我們這群80尾統一被油條們稱呼為90後。那時這些油條眼中的90似乎是叛逆的,非主流的,不揹負責任的一群小孩。只要說哪件事沒做好,會有油條說:“人家是90後,怎麼能要求這麼高” 我們為此是感到憤怒,當在這種憤怒並無人在意。我們這群80尾就這樣成了偽90,當然做為偽90也是有好處的,年終聚餐時,我們被油條們棄成一桌,但能額外加一個滷雞腿,我曾經為滷雞腿而為90後感到自豪 。

2014年後,社會成了90後的主戰場,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原住居民又成了90後帶有褒義性的標籤。這個標籤代表著三維時代的到來,90後成了這個時代創業大軍。

在這種潮流下,我們又被90後稱為了80後,80尾成了前搡後推的群種,沒了革命組織。我們表示很生氣,所以自歸80尾,獨立了門派。

因為俺們剛好在80年代和90代初的過渡期中出生,明白得了80幼時的辛苦,享得了90改革後,經濟條件上升後的花銷和溺愛。俺們才是在2個時代中,最能承上啟下的部份。

年初的時候,看到一條令天下80尾女人們震驚和唾棄的新聞語句“88年的中年婦女”俺們還穿著公主裙,卻已一腳踏入了“中年行列”。

可俺們身上還有那麼多的少女氣質甚至是幼稚呢?那張依然青春的臉怎麼算呢?所以當有人問我“你九幾的?”我特喜歡回“96”多顯得我顯得成熟又優雅。可吃瓜群眾們不同意,你們這不是老黃瓜刷綠漆-裝嫩嗎?我們很生氣,瞎了你們的狗眼,我們扔那麼多錢去美容院,早晚左拍右打,可不就是為了裝嫩??

嫩所散發的少女靈動之氣和30歲女人獨有的氣質結合,一直是俺們的修練宗旨。而“姐姐”這個詞,更是一濟靈丹妙藥,用得越多越少女感爆棚。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勒令女兒叫我姐姐,但她總能戲虐性的叫我阿姨。

30似乎是一個年齡段的分水領,有人追求小橋流水石板巷,有人追尋錦衣玉食米酒香。說不上哪個更好,我只希望不惑之年後,回頭看看自己,一路走來,言語間目光灼灼,不為經濟操心。再往後多年,歷經滄桑後,仍留慈悲。

今天30歲,應該沒有內分泌失調​ BY / 逶迤 一個很窮的文學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