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兵成排爆特警 “拆弹专家”16年处置58场 拆弹上千颗

以前是让炸弹爆炸现在是让炸弹不炸

爆破工兵成为排爆特警

“拆弹专家”王厚鑫排爆58场拆弹上千颗

爆破工兵成排爆特警 “拆弹专家”16年处置58场 拆弹上千颗

老战友范存建来的时候,王厚鑫正在家里给自己种的萝卜间苗。他一只手轻轻扶着小苗,另一只手捏着自制的竹签,仿佛考古学家挖一件珍奇文物一样,慢慢沿着小萝卜的根挖下去,又慢慢地把多余的苗拔出来。一个简单的动作,硬是做了好几分钟。老范看不下去了,说:“老王你这是干啥?萝卜苗子有这么金贵?”

王厚鑫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我这叫醉翁之意不在酒,训练的是自己的耐心和细心,时刻保持手感。”

王厚鑫要保持的,是一名排爆特警剪爆炸装置引线的手感。

不炸,比炸更危险

今年55岁的王厚鑫,曾是部队一名爆破工兵。2002年,服役21年的王厚鑫从部队正营岗位转业,成为浙江省金华市看守所一名民警。当时,金华市公安局正在四处寻觅排爆专业人才,正好选中了王厚鑫。虽然排爆工作更累、更危险,但是有机会将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一身功夫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王厚鑫还是义无返顾地来到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成为金华排爆事业的起步人。

16年的排爆生涯里,王厚鑫处置高危涉爆现场58次,成功排除汽车炸弹、遥控炸弹、定时炸弹等土质炸弹1000余枚。

以前在部队,王厚鑫的工作是让炸弹爆炸;而现在,是尽量让炸弹不炸。但是,不炸却比炸更危险。

专家们都说,处置炸弹要尽量选择摧毁和销毁,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不要手工拆除。但在王厚鑫看来,每个炸弹都有学习研究和固定证据的必要,只要有把握,他都会选择手工拆除。

每次执行排爆任务前,王厚鑫都会和徒弟们开几句玩笑,面临比较危险的任务时,还会一起在爆炸物前边合个影,“如果有个万一,好留个纪念”。

今年3月,接到群众举报,在金华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村民的菜地里,发现了一颗现代穿甲弹的弹头。赶到现场进行评估后,王厚鑫决定挖出弹头,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引爆,最大限度地保障周围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挖掘工作由王厚鑫的徒弟来做,他在一旁指挥。炮弹挖出来装上皮卡车之后,王厚鑫拦开了要开车转移炮弹的徒弟,坚持亲自驾车。就在不久前,一枚同样的炸弹在别处爆炸,15条年轻生命消逝了。1公里路,王厚鑫开了十多分钟,最终有惊无险地将炸弹处置掉。

怕死,也不怕死

对于炸弹,王厚鑫从来都不怕。但是,对于怕不怕死这个问题,王厚鑫觉得挺难回答。

2013年时,兰溪市梅江镇一名犯罪分子方某将2颗热水瓶炸弹放在了近外阳村的两户人家门口,其中一颗已经爆炸,另一颗还未爆,情况十分危急。王厚鑫赶到现场后,马上对炸弹进行了转移拆除。拆除过程轻车熟路,但是,当王厚鑫手工将里边的炸药一点点掏出来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对第一颗已爆炸弹进行分析后,王厚鑫对炸弹的结构、当量都已非常清楚,想当然地认为外形相似的另一颗炸弹也是300g炸药,转移时虽然也用防爆杆拎着,但是距离手和身体也就十几公分距离。然而,炸弹打开后,最后掏出来有足足600g炸药,其中还拌入了大量螺丝钉。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敢想象。

这件事,令王厚鑫后怕了好久。“我就想,如果真出了事,老母亲怎么办?”

爆破工兵成排爆特警 “拆弹专家”16年处置58场 拆弹上千颗

爆破工兵成排爆特警 “拆弹专家”16年处置58场 拆弹上千颗

如今,傍晚时分和92岁母亲在公园里散步时,王厚鑫都会拉着她的手。他的女儿也陪在旁边。有任务时,他不愿让家里人知道,就算接到电话,也用“巡逻”“抓赌”来搪塞,或者干脆提也不提。“尽量让她们少担心一点。”王厚鑫说。

退伍不褪色

王厚鑫已两鬓花白。虽然还能穿戴着85斤重的排爆设备在烈日下工作两三个小时,拿剪刀的手也还是一如既往稳健,但他知道,自己坚持在排爆一线的时间没几年了。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让徒弟们能够独当一面。

平时在处置爆炸现场时,凭借丰富的排爆经验,王厚鑫对一般炸弹的当量、构造,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为锻炼徒弟们的心理素质,当他认为炸弹威胁不大,甚至可能是假的时,就会让徒弟们担任主排手,他则在离他们三五米远的地方进行指点,给他们信心。

王厚鑫常跟徒弟们说,只有当你了解炸弹胜过了解你自己时,你才能战胜恐惧。

如今,两个徒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都已经具备了担任主排手独立执行排爆任务的能力。

金华市看守所民警范存建是王厚鑫20年的老战友,他说:“老王钻研能力强,在部队里就一直是先进人物,当排长时,被部队评为优秀排长,当连长时是优秀连长,当营长时是优秀营长。”

从工兵营营长,到排爆专家,王厚鑫始终保持着共和国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并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成功摸索出处置涉爆现场的“老王工作法”,成为全省、全国排爆战线上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