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开学初,南方某市教育局长的一篇讲话稿火爆网络。在讲稿中,该局长20多次提到要“善待教师”,呼吁全社会尊师重教,引起诸多老师的强烈共鸣。

朋友圈无数老师转发此文,该市更是有不少老师喜大普奔,认为属于老师的春天来了。但也有人认为,肯定又是让老师光着屁股坐花轿,口惠而实不至,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

第一,想到“善待老师”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很多年前我与导师一起去一个暴发户家做客。那个暴发户家书房里的书汗牛充栋,居然还有一些珍本。我手痒抽出一本,大吃一惊,所有的书都是假的,只是封皮而已……

出来的时候,我忍不住猛烈抨击,大肆鞭挞。导师悠悠说了一句:“开东,我觉得这不坏。一个暴发户,不是戴着粗金链子,不是用金银珠宝装点自己,而是摆出很多图书附庸风雅,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很多进步都是缓慢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而不是嘲弄。”

老实说,那一天,我很受启发。善待老师也是如此。就算局长附庸风雅,往脸上贴金,最终做不到,我觉得也不是坏事。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主流一直强调的是《请善待你所在的单位》,人民日报曾经力推过,被很多人所转发。文章核心是这样的:

善待你所在的单位!

如果你是小草,单位就是你的地。

如果你是小鸟,单位就是你的天。

如果你是一条鱼,单位就是你的海。

如果你是一只狼,单位就是你跃马驰骋的战场。

家庭离不了你,但你离不了单位。

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

……

毋庸置疑,善待单位确实很重要,没有单位我们的确什么也不是。但是单位如此强势,如此霸道,如果单位不善待我们呢?我们还要善待单位吗?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局长从善待单位转向提倡善待老师,我觉得是一大进步。至少这个局长知道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想到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又一回事。想到未必能做到,但想不到一定做不到,这就是这个提倡的价值所在。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第二,为什么善待教师会引发如此多的共鸣?

但我更关心的是,为何善待教师的讲话会引发这么多的反响?

谁都知道,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关爱老师就是关爱未来。道理很简单,心惊胆战的老师无法从事和谐的教育,跪着的老师教导不出站立的学生,没有安全感的老师教导不出健康幸福的孩子。

人不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老师也不能教给学生自己也没有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我们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善待老师难道不应该是常识?为何一个大实话,一个常识引来这么多老师点赞?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唯一的解释就是老师不被善待,甚至被恶待已经很久了。

在现实语境中,善待老师还只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更多的是恶待老师。恶待老师主要表现有下述几种:

  • 首先是不信任教师。

比如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很多老师都不大感冒。原因是教师节是大力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最重要的节日,但每年有关部门都会顺带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活动。

一方面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一方面又对灵魂工程师的灵魂不大放心,加大力度,严防死守,完完全全当做窃贼来预防,再三告诫恐吓,并且利用教师节来进行专项治理和整顿。

何为专项治理?通常是在重大灾难发生之后,有关部门亡羊补牢,痛定思痛之后的雷霆行动。现在这是怎么了?

违规收礼的毕竟是少数教师,更多的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如老黄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

他们绝大多数没人送礼,还有一部分会对送礼者说不!但因为教育部门一纸禁令,使得一些家长认为,老师之所以不收礼,不是老师的道德自律,而是害怕禁令威慑。“非不为也,实不敢也。”

这对很多清廉的老师来说并不公平。

在教师节特定时间,对违规活动进行专项治理,不是对一个辛劳群体的尊重,而是对一个伟大群体的侮辱。如此不信任老师,你让社会和学生如何看待老师?如何对老师尊敬得起来?你是让老师挺起胸膛,还是让老师夹着尾巴?

芬兰教育为什么在全世界发展最好?这位局长报告中也说了,芬兰形成了高度信任教师和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一位政府官员告诉他,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永远高于对老师的考核。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 其次是把老师当做无限责任人。

第一条是不信任老师,第二条又无限信任老师,认为老师是孙悟空,无所不能,应该承担无限责任。承担学校发展的重任,承担学科教学的责任,承担班级每个学生成绩好的责任,承担学校创新创优的责任,还要承担家长美誉度的责任……

如果光光承担这些责任,那还算是仁慈了,拼命承担就是了。就怕承担一些古怪的责任,让人无法说出口,还实现不了。比如承担试喝牛奶有没有毒的责任,巡视池塘不允许学生游泳的责任,负责5户人家不要贫困的责任,女教师保证三年不怀孕的责任……

到了最后不仅要管校内,还要管校外;不仅管孩子,还要管成人;不仅管上半身,还要管下半身……责任太大,小老师实在做不到。

  • 最后就是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现在强调的基本上都是老师的义务,很少有人强调教师的权益。而且老师的义务越多,责任越大,出错概率越高,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规定牛奶提前一小时试毒,出了问题要严肃问责。早晨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之后,老师巡视池塘,出了问题也要严肃问责……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案例。但在这些案例的背后,隐藏着的就是可以把很多不属于老师任务交给老师。而且只要交给老师,那就一切OK了。

老师是全天下最负责任的物种,他们能够不打不骂、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凭着惊人的智慧和头脑,长期与手机游戏相周旋,把孩子们一个个争夺过来,再把他们送上更高学校,这算不算是人间奇迹?而朝夕相处的家长们,想要自己孩子安静一个小时,不碰手机和游戏恐怕都很难做到。

特别是班主任,全天下最小的官,却管着学生成长最大的事,甚至可以说,班主任管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但义务和权利极其不平等。我们一个家庭四个老人、一双父母还搞不好一个孩子,

而班主任一个人要管理好几十个孩子,而且还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何其艰难。但很多地方的班主任费,每个月甚至都不上100元。

所以说,老师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必须是牛奶和血。这不是语言的修饰,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第三,如何把善待老师真正落到实处?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好老师太难做了,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好老师始终都是稀缺品。因为稀缺,所以更显可贵。

所以整个社会都应创造条件,推动好老师不断出现。而这中间的关键就是如局长所说,一定要善待老师。

善待老师,其一是“善”。就是不要轻易否定老师、怀疑老师、打压老师,欺辱老师,对待老师要有善意,用尊重、欣赏、爱护的眼光看待老师,把老师当成普通人,当成正常人,尊重老师的劳动,珍惜老师的才华,尊重老师的人格。

其二是“待”。如果说“善”是一种认识、一种心理、一种取向,那么“待”,就是一种行为、一种保障、一种证明。唯有“善””待”联系在一起,才算是知行合一。

否则就是口惠而实不至,知而不行是空话,说而不做是谎话。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善待老师呢?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首先,让老师有安全感。安全感的核心就是未来有保障。教育部门完全可以对老师提要求,比如高尚的品德、职业精神,还有专业素养。但同时必须让老师安心从教,获得一种生命的安全感。

老师有了安全感,就能从容执教,举重若轻,就能一辈子踏踏实实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不东张西望,不怨天尤人,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没有一个安心的心态,是不可能做出和谐的教育,金字塔不是奴隶能建成的。

如何让老师有安全感,一是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把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明确修改为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收入。也不用高于公务员,拉仇恨没有用,这两个职业不可比,但都重要。

二是不轻易砸老师饭碗。很多人不愿意做老师,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能够献身教育就不容易了。

教育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职业病的行业,而且脱离社会,很容易形成职业依赖病。一旦饭碗被砸,走入社会,国家再打击家教,甚至谋生都很困难。而且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千万不能用老师打分评最后一名、末位淘汰、或者是三轮选聘的方式,每年让老师掉一层皮。

辱骂和恐吓不能推动教师发展,应该通过不断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五年之后,老师如果胜任工作,表现优秀,就应该让老师获得终身教职。让老师通过努力就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安全感。这在大学里已经有实施。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其次,让老师有成就感。成就感的核心就是个人有进步。

这个进步有两个方面,一是老师个人的成长空间。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给老师发展创造适度空间。比如江苏海安中学,学校从不坐班,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剩余时间老师自由支配。比如苏老师对天文感兴趣,学校为他买了最好的天文望远镜;对3D打印感兴趣,学校又为他买了3D打印机。如今苏老师的这两个学生社团开得红红火火。把推动老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学生完美结合在一起,不是很好吗?

二是教师的职称发展。应该取消职称晋升的比例,让每个老师到了一定阶段,只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相应工作,就能够正常晋级。这样确保老师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登,累并快乐着,不断获得一种职业成就感。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乐此不疲,如果老师乐在其中,心情愉快,就不大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当然评聘分开,如果老师感觉到累了,不能坚持在一线,那么老师就只享受这个职级荣誉,不再享受这个职称工资。鼓励劳动者,让多劳者多得,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获得这个职级荣誉的老师上不动课了,自愿做导师,带出了一大批好徒弟,推动了一个团队的成长,那也应该享受职称工资。这比他们站在讲台上作用更大,教育需要薪火相传。

最后,让老师有幸福感。幸福感的核心就是孩子有前途。有一个现象非常让人痛心,老师的子女普遍发展反而不如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多老师种了别人的庄稼,荒了自己的地。

做老师家的孩子太苦了,相信教师子女都会有切身感受。人的成长需要张驰结合,在学校孩子就是学生,在家里孩子就是孩子。但教师的子女常常有一个错觉,在学校里是学生,在家里还是学生。老是神经绷着,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老师有一个毛病,教育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有耐心,把耐心耗尽了,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再也没有耐心了。常常爱生气,恨铁不成钢,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好孩子比,也喜欢拿孩子与坏学生比。孩子就怕比,干脆就躺倒不干了。

所以,如何让老师有幸福感,更重要的是保障好老师孩子的发展,稳固老师的大后方,让老师的子女都上好一点的学校,这不过分。欢迎大家都来报考老师,这正是国家所渴求的。

王开东:教育局长提出“善待老师”,这是灌给老师的一碗迷魂汤?

​有一年,有一所外国语学校校长被调离,他们一位老师告诉我,这个校长在这所学校只干了3年,

当他被调离,一个学校的老师都动了真感情,大家都舍不得他走。

我很好奇,问为什么?

老师说,这个校长就坚持一条,绝不能让老师的子女吃亏,一定要让老师的子女读好书,成好才。暑期老师补课,学校斥巨资,邀请最好的老师给教师子女开小灶,解除老师的后顾之忧。

他还鼓励老师子女考当地最好的学校,能够上,学校大力支持孩子外出读书。考得不好的孩子,或者出去不适应回来的孩子,一律去本校最好的班级,最好的师资,保证不了领导干部也一定要保证老师子女。一切不为老师子女考虑的善待老师,都是耍流氓。

所以这个水平并不算特别高的校长,赢得了所有老师的爱戴。这个理论素养并不高的校长,在这所学校凝聚了所有人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善待老师的意义。

正如这个局长最后说:“善待老师,对老师好一点,我相信社会是能够理解的,政府也一定是支持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赶紧做起来吧。你会发现,善待教师,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终南捷径,没有之一。

本文作者王开东,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课堂,挖掘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分享你最关注的热点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