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魯」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明明可避,爲何死戰?

甲午沉船“經遠”艦找到了,但艦上之人卻再也不見。有艦便有人,今天我便說說管帶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的故事。為表示對英魂尊敬,今日行文嚴肅不調笑,請見諒。

黑島為何有他的雕像?

今天,如果要尋找林永升的蹤跡,那一定要去莊河市黑島鎮,這個大東溝海域的半島,見證了當年甲午海戰的硝煙。黑島半島上高聳著一座雕像,那是黑島的恩人——林永升。


“巴圖魯”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明明可避,為何死戰?



林永升1894年是福州人,是馬尾船政學堂的學霸,即便到英國學海軍,還是成績優等。實習時跟的也是“馬那杜”大鐵艦(即五桅鉅艦“米諾陶”級)。

回國後的林永升,參加了1882年平定朝鮮壬午政變,嶄露頭角。

1887年,英、德製造的“致遠”、“靖遠”、“來遠”、“經遠”四艘巡洋艦造成,李鴻章派林永升與鄧世昌等人去接收。第二年,林永升接收有功,獲賞“巴圖魯”(勇士)。

“巴圖魯”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明明可避,為何死戰?


史料顯示,林永升性情隨和,對士兵們很好,從來不罵不辱,部下都很感激,願意為他而死。

這,或許是“經遠”艦能死戰玉碎的原因。

小跟班的破釜沉舟之勇

在北洋艦隊中,德國造的“經遠”很不起眼,它不是“定遠”、“鎮遠”那樣的一等鐵甲艦,只是一艘“小鐵甲艦”。

艦長林永升,也遠沒有撞向敵艦的鄧世昌那樣耀眼。但他的犧牲,同樣悲壯而感人。

海戰過程毋庸絮言,我來說說細節。

林永升和鄧世昌是同學,北洋艦隊編隊時“經遠”常和“致遠”一起出現。


“巴圖魯”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明明可避,為何死戰?


1894年9月16日的大東溝海戰中,兩艦又是一個小隊。據說,戰前林永升下令扔掉逃生用的舢板,決定破釜沉舟與日寇死戰。

他救了一島的百姓

“致遠”艦衝向吉野的時候,“經遠”就跟隨在後,也捱了日艦的炮擊。

但是“經遠”在跟隨途中,遭到了日軍四艦的圍攻。

據媒體報道,黑島的老人們代代相傳:“經遠”艦遭圍攻時,本可向更靠近黑島方向的海域躲避。但為了讓黑島居民免遭禍及,林永升拒絕這樣做,堅持與日人死戰。

林永升被彈片擊中頭部,血流滿面犧牲。艦上200多名官兵,幾乎無人生還。

另一個細節是,二副陳京瑩戰前的家書:“父親大人福安:大丈夫以歿於戰場為幸,父親大人年將古稀……但恨盡忠不能盡孝耳。”一語成讖。


“巴圖魯”林永升和他的“經遠”艦:明明可避,為何死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