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突破自我,自律的努力, 把每一次拍戲都當作挑戰,

人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1、成長

彭于晏出生於單親家庭,自小父母離異,很多人以為,彭于晏是憑藉著臺灣偶像劇《愛情白皮書》而進入娛樂圈的。鮮為人知的是,他其實是個廣告小童星,因為從小相貌出眾,他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被挑中去演各類廣告,一直延續到小學三年級 。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最勵志的事莫過於從一個小胖子成長為實力派巨星,一個做事努力嚴謹的人,值得每一個借鑑。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于晏4歲左右的時候,長得還是挺可愛的,有一點點小齙牙,看著很有特點,在母親的懷抱裡非常開心的樣子,從小的彭于晏就喜歡留長髮,一眼看到他的耳朵時,大大的耳垂至今還是一模一樣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稍微長大一點,大概10歲左右,彭于晏的身材就開始發生了變化,營養有寫好,有成為小胖子的趨勢。在剛剛上學的這段時間,彭于晏還拍攝了挺多廣告,成為廣告小童星,從幼兒園的大班開始,一直到小學的三年級,也就是10歲左右,彭于晏就頻繁的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13歲隨家人移民加拿大。 他並不喜歡讀書,卻考上了溫哥華最好的大學,讀商科。他說,其實我一直知道,前途與愛好是兩回事。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再長大一點,彭于晏上初中了,也就十四五歲的樣子,此次的他估計是人生中最胖的時候,他也曾在微博曬照自嘲,當時身高150cm,體重卻有140多斤,在大家眼裡都是一個小胖墩。起點是一位小童星,可是初中長殘了,這樣的形象真的無法想象怎麼才能走紅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02年,彭于晏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視劇《愛情白皮書》,正式進入娛樂圈,當時的他剛剛好20歲,外表俊俏,身材也不再是個胖子,他的第一部劇便是男一號,在劇中和楊丞琳搭檔扮演瞿守治,余文樂是劇中的男二號。

2

絕境重生

因為合約問題,彭于晏在2009年陷入低谷,暫停了一段時間工作。他坦言當時曾想過放棄,“我很感激那時還找我拍戲的人,當時鄭芬芬導演找我拍《聽說》,那部電影給我很多能量,讓我沒有放棄夢想”。

也許是身體的緣故,小時候的彭于晏異常安靜。

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一個人盯著天空漂浮的雲朵發呆,操場升旗的時候看,上課也看。

他看著雲朵從兔子變成大象,腦海中也變換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他母親因此常常被請到學校,被老師訓斥說“你兒子有問題”。

隨著年齡的的不斷增長,彭于晏的體重也在不斷增長。

小學畢業時身高只有1.5米的他,體重竟然達到了140多斤就這樣一直胖到了高三。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二的他想著可以拍戲掙錢幫媽媽減輕負擔,放棄了國外的學業,就這樣進入了演藝圈。

然而,在這之後的7年時間裡,他一直不溫不火。

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走紅,他卻依然沒喲任何要紅的跡象。

後來,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和阮經天一起主演電影《六號出口》,結果電影上映後票房慘不忍睹。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接著就是和經紀公司產生合約糾紛,整整一年沒有戲拍。

此時的他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反而欠了別人五千萬臺幣,他陷入了人生最低谷時期,一度神經衰弱、精神極度焦慮。

但是他沒有多加抱怨,很快開始重新反思自己,最後他得出結論:其實是自己不夠好。

“自己就一路跌跌撞撞過來,再慘都經歷過,再慘能有多慘?人生有夢想就要堅持,不要擔心太多東西”。

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同樣境遇不佳的導演林育賢找到了彭于晏,想讓彭于晏來主演以他體操運動員哥哥的真實故事創作的電影——《翻滾吧!阿信》。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拿到劇本的彭于晏哭了,他彷彿在阿信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因此,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出演阿信。

彭于晏哪裡會管這麼多,用《翻滾吧!阿信》電影的一句臺詞就是: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因為這對於彭于晏來說,是他唯一的一次翻身機會。

3

強大的自律讓人害怕

有趣通往自律,自律通向體面

什麼是自律?自律就是把人生的節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被心底的慾望所牽制。在需要當下立判時迅速做出正確選擇,不猶豫、不拖延。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彭于晏的好身材可不是天生的。小學剛畢業的他,體重曾達到過140多斤,身高才只有1.5米,算是班裡最胖的了。

只要家裡存放一點零食,都會被他通通吃光。

直到高三,他開始接觸籃球。那時候天天放學都會去球場打球,大汗淋漓後才痛快回家,也因此開始慢慢甩掉肥肉,迅速躥高。不僅熱愛體育運動,學習還非常用功。

2 我沒有才華,所以用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學不到東西,《翻滾吧阿信》,影片講述了一個熱愛體操的年輕人成長、蛻變、追逐夢想的故事。

起初這部戲無人敢接,因為片中有大量專業的體操動作,這對演員有更高的技術要求,並非演技可以攻破,甚至連導演團隊也認為沒有專業的演員能夠演好這個角色,除非體操運動員。

可彭于晏沒有讓所有人失望。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29歲的他來說,成天做拉筋練習簡直是要命,身體柔軟的女生都很少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何況是182的彭于晏。

他每天都會往返臺北和宜蘭之間進行集訓,每天12小時,持續2個月。

只要是自己能完成的動作,他寧可去學習,也堅持不用替身,這樣的精神,感動了所有人。就連故事主人公——林育信本人都說,“彭于晏就是在演他”。

這無疑是對彭于晏一番努力的最高評價。

你看那些在公司裡穿著恨天高,每天掛著精緻妝容的人,其實都有自己一套獨有的自律管理模式。

無論一年四季,她總能以最佳的狀態面對所有人。天天活的像一副精修片。

不要小看這個動作,長年累月下來,她們中的大多數在事業上都有不小的起色,因為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人,工作中也不會拖泥帶水,更有效率。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身材好,說明你在嘴上自律;

氣質好,說明你在學習和修心方面自律;

人緣好,說明你在脾氣性格上自律;

事業好,說明你精力、體力、心力都自律。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那些對身材、氣質、學識方方面面都有要求的人,更容易獲得一些機會。

什麼是自律?自律就是把人生的節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被心底的慾望所牽制。在需要當下立判時迅速做出正確選擇,不猶豫、不拖延。

而正是那些常人很難堅持下來的事,比如閱讀、跑步、學英語.....重新定義了我們,讓我們有了不拘一格的體魄。

想要擁有這樣的人生就得靠自律,從兩方面入手,總結起來就是:沒事早點睡,有空多掙錢。

4

每一次拍戲都是挑戰

不該說是角色選了他,更應該說是彭于晏選擇了阿信這個角色,最初導演一度認為阿信的角色要找專業的體操運動員來拍攝,劇中大量的體操動作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體操的彭于晏,看似是考驗,其實是機遇。9年間的努力都沒能讓彭于晏真正得到大眾的認知認可,可想他對於外界的肯定有多期待。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了拍這部電影,彭于晏埋頭苦練8個月,幾乎每天要進行十多個小時的體操訓練,為了讓身材保持最佳狀態,他只吃水煮過不加任何調料的食物,最終拍攝時他已經做到熟練完成體操的6個整體項目。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對於常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對於演員彭于晏來說,不過是為了角色做了一點努力,他始終記得角色阿信的一句臺詞,“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我想當時的彭于晏早已將這句臺詞當作自己人生的名言,每一幀都在激勵自己。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於好像做到了每出演一部劇就多掌握了一項人生技能,一炮而紅後,很多導演紛紛找他拍戲,但他並沒有選擇舒適安逸的偶像劇角色,拍攝《激戰》時,又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接受密集訓練,每天長達8、9個小時的訓練,除了各項體能訓練之外,還要學習大量的搏擊技巧,學會了泰拳、巴西柔術等技能,當時他體內脂肪含量只有3%左右。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每一部電影對於彭于晏來說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當中的辛苦格姐難以想象,但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在不斷證明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2005年出演《海豚愛上貓》,又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證。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07年拍攝電視劇《我在墾丁天氣晴》,拼命三郎彭于晏學會了衝浪。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09年和陳意涵拍攝臺灣勵志電影《聽說》,與臺北聽障奧運主題相結合,上映後也是好評如潮,拍戲的三個月刻苦晏又是每日練習,又學會了手語交流。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5年接拍電影《破風》,彭于晏又開始每天超高密度的騎行訓練,超過教練要求的訓練時間,愣是騎遍了全香港的山,並且樂此不疲,此次收穫一枚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去年9月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刻苦晏從他熟悉的高強度運動領域突出重圍,靠腦力和天賦學習了的泰語和緬甸語。格姐聽不懂,但是有一位在泰國生活多年的網友如此評價,“在審犯人時,他一口標準的泰語震驚到我,以為是配音,再看了幾個動作和口型才發現,原來他是自己會,還說得那麼好!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5

紳士一樣的風度,隨和

彭于晏是一個家教很好、很有幽默感,工作時認真敬業,很好相處討人喜歡的大男孩,他有一種分解緊張工作氣氛的特質,與他合作的過程中,他常能讓人不自覺的感到輕鬆。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讓人自然而然地感染他那份自在的快樂,但在他如陽光般燦爛的外表下,他也有一個深沉的內在,他對於自己所接的每個戲、每個角色,都用自己最大的力氣、全部精神扮演好,把工作做好。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一次活動上,而且當禮儀小姐向彭于晏遞過來簽字筆時,彭于晏不僅面帶微笑而且雙手半彎腰恭敬地接過筆,就連遞筆的禮儀小姐也受寵若驚。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時候不是對前輩彎腰就是有禮貌,那可能是公司包裝,只有像彭于晏這樣時刻保持著禮儀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禮貌,是真正的紳士,因為他的舉止是發至內心的,而不是刻意的!

懂得和自己相處,有眾多導演青睞,圈內人緣好的彭于晏儼然好好先生,會被劉青雲、古天樂調侃作話癆,也會在發佈會提問環節時為張涵予化解略顯尷尬的提問。見到他時他已經接受了媒體兩個小時的採訪,邊吃杏仁幹充飢的他,會很隨和地問“你要不要來點?”常常聊著,身旁工作人員也被逗樂。

做第一個破冰者,2012年9月初的某個晚上,威尼斯馬可波羅廣場邊上一家狹小的餐館裡,靠近門口的四個大餐桌上坐滿了中國人。

那是《太極》劇組給中國媒體舉辦的招待晚宴。監製陳國富帶著導演馮德倫,主演梁家輝和彭于晏,分別坐到了各桌媒體中間。馮德倫在女孩子最多的那一桌講笑話,梁家輝在飯桌上手舞足蹈,陳國富和記者們聊電影。

角落裡人最少的那一桌,彭于晏正低著頭,和桌上另外四個大老爺們一起發著呆。

幾分鐘過去,彭于晏抿了一口香檳,抬頭看著他右手邊的記者開口說:“你知道嗎,這是我第二次來威尼斯。差不多八個月前,我還帶著媽媽來度假。”隨後,從大教堂到嘆息橋,他把整個島上的必看景點全部介紹了一遍。陳國富跑過來和大家一起敬了個酒,彭于晏也順勢和所有人打了個招呼,便先溜了。自律,即使是在狂歡的慶功宴下,都能做到適可而止。

以娛樂精神自黑:“你剛有聽我跟網友講什麼?會不會覺得這個演員很無聊?”和網友互動時,他可以演繹幾種“葛優躺:”的睡姿,他笑說:“以前我會很認真,很想要把自己對於角色的功課、學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但網友嘛不是演員不能理解,他們的興趣在於理解你這個人,娛樂一下,就讓他們開心就好,但其實也是做自己。”

6

有“愛”的孝順

彭于晏雖然工作忙碌,但每次一有時間,就一定會和媽媽到處逛。不造作的白tee、黑色外套是他的最愛造型,與媽媽開開心心地到處遊。不少粉絲表示曾在臺灣的咖啡廳看到彭于晏與媽媽在「約會」,是一位很乖巧又愛家人的男人呢!

彭于晏狂曬和媽媽的合照溫暖又孝順,兩人的酒窩一樣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于晏是有名的孝子,他帶媽媽走遍了好多旅遊勝地,彭于晏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彭于晏媽媽獨自撫養彭于晏和兩位姐姐長大,彭于晏和媽媽的感情非常好,34歲的他也從沒有被媽媽逼婚,他說媽媽經歷過結婚和離婚,不會要求他結婚,他有適合的一定會帶給媽媽看,從彭于晏曬到社交軟件上的母子合照來看,他們的背影往往是“最萌身高差”,他們去過了奈良、東京、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維也納、米蘭,由於媽媽喜歡音樂,彭于晏特意帶媽媽去了奧地利的貝多芬和莫扎特故居。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于晏狂曬和媽媽的合照溫暖又孝順,兩人的酒窩一樣

演員的檔期可是非常滿的,能夠想象彭于晏的假期基本上都用來陪媽媽旅遊了,如果你關注過彭于晏的社交軟件,即使不是出去旅遊,彭于晏也是三句話不離媽媽,比如曬媽媽給他做的菜,曬媽媽的插花技藝,以及帶媽媽一起去吃飯,其他明星的社交軟件其實也都是這些事兒,只不過曬的是伴侶。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于晏曬出了與媽媽的合照之後,網友們直呼“婆婆”,太多女生被問到理想中的另一半時,會把彭于晏拿出來,你們既然都叫婆婆了,那來看一下彭于晏的擇偶標準,好像對聯,“天真善良能吃苦,孝順可愛會做飯”,自我對照一下,你有哪項欠缺的快快補上短板。

7

理性控制身體,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彭于晏這個“北平跑酷男”刷屏了!

連姜文導演都讚許道:

他用他的靈魂指揮他的肉體

這樣的身體

比古希臘的雕塑還漂亮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是啊,有顏值有演技,孝順又踏實,且極其自律。這樣的男人,真是世間尤物。

在《邪不壓正》電影中,彭于晏不僅大秀胸肌,展現結實6塊腹肌,還出現在屋簷上狂奔,身上僅批一件紅色披風大露屁股蛋的畫面,在預告片發佈的時還有不少網友認為尺度太大,以為是替身演員,如今上映真相大白,確定是彭于晏本人親自上陣,網友也驚訝地直呼“要花80快去看一下彭于晏的身體了”,“感覺鼻血流下來了”,“導演拍的好,給你們點贊”。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然而彭于晏的好身材可真不是輕鬆來的~不信你看看日常的微博圖片,可以說是苦不堪言了!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種變化和毅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彭于晏日前受訪曾透露被導演姜文要求比照李小龍,將體脂肪練到6%以下,雖然他自認難以達成,最終仍達到對方的要求。讓導演滿意得直誇:“彭于晏不是一般人,他可以把肉體和靈魂分開,自律性非常強!”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8

超燃的演藝境界

電影《近在咫尺的愛戀》裡,他化身自戀又自負的拳擊手大傑,剛柔並濟,嘴炮連連,他與郭采潔的“暴力”愛情既搞笑又感人,這部電影也因此被廣大影迷譽為“最養眼愛情電影”。電影《翻滾吧!阿信》裡,他飾演勵志的阿信,迷茫之時誤入歧途,迷失自己,而後幡然悔悟,重新追尋夢想,最終翻上天際實現夢想。在阿信身上,他看到了當時自己的彷徨和迷茫,並憑藉這部電影鳳凰涅槃,獲得“重生”,入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寒戰》系列電影裡,他是邪魅一笑的警隊“公敵”李家俊,智商高達192卻自甘墮落為大反派,搞得警隊四分五裂,令扮演者梁家輝、周潤華等一眾影帝頭疼不已。《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中,他出演臥底黑幫的黃飛鴻,忍辱負重,巧設陷阱分化敵人並最終擊敗雷公,拯救窮苦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成為真正的大英雄。雖然電影劇情和臺詞受人詬病,但他塑造的“偶像型黃飛鴻”形象深入人心。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湄公河行動》裡,他飾演緝毒情報員方新武,沉穩老練,處變不驚,聯手高剛調查湄公河慘案真相,識破重重陰謀揪出幕後黑手,為緝拿真兇捨身取義,悲情英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9

每次突破,每次都是成長

從2002年出演第一部電視劇到現在,15年過去了。非科班出身,20歲剛開始演戲那會兒 ,彭于晏說自己全憑感覺。演電視劇《海豚愛上貓》,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證,這是他得到這個角色的條件。做演員初期,彭于晏更多的是聽從和照做,他不斷在挑戰身體的極限,而近些年,他學會了觀察和思考,比以前想得多了。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而想得太多有時候會束縛他的表演。這是他從《明月幾時有》的導演許鞍華那裡學到的。“你可以換種方式,試著再放開一些,說不定會更好。”拍攝期間,許鞍華經常這樣跟他講戲。彭于晏發現,表演,有時候需要鬆弛。

“他很帥,但帥當中有一點猴子的氣質在,《悟空傳》的定位是孫悟空成為齊天大聖之前,還沒有名揚天下的那個階段,必須兼具可愛、反叛、堅持和無奈這些氣質,彭于晏是第一個跑進我腦海中的那個跟劇本不謀而合的演員。” 郭子健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彭于晏是他第一個定下的演員,之後根據他的氣質去選擇其他的演員。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郭子健和彭于晏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前,只是在他執導的電影《救火英雄》的片場,彭于晏探班好友余文樂時,他和彭于晏有過幾次簡單的關於電影的交談。

“如何在人的狀態下去演孫悟空?”這是郭子健想要嘗試的,也是吸引彭于晏加入的原因。“我們要讓他像一個人,但又不能完全去掉他是猴子的事實。”這是導演希望呈現出的效果,至於怎麼做到這一點,他沒有給彭于晏現成的答案。彭于晏需要自己去摸索,比如手指如何顫抖,眼神如何更到位。

而比起肢體表演,這部戲對於彭于晏最大的挑戰是聲音的表演。導演希望彭于晏為自己扮演的孫悟空配音,而彭于晏的普通話並不標準,多少帶點臺灣腔。在專業配音演員的指導下,在提前觀影的觀眾的吐槽聲中,彭于晏前後進出錄音室十多次,最長的一次,在錄音室連呆兩天。“這次行不行,不行我們再來。”郭子健記得,彭于晏從沒有過一句抱怨,每次離開時都會這樣問他。

不停的翻滾!

其實,早在三年前,“孫悟空”的角色找到彭于晏時,身邊不少朋友都建議他放棄這個機會。理由幾乎一致:經典很難超越,觀眾的期待值會很高。事實上,早些年他拍電影《激戰》《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和《破風》的時候,身邊也總有不理解的聲音。

“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喜歡就會去把握。我覺得人有時候是這樣,還是會選擇聽跟你想法一樣的人的意見。”彭于晏形容自己比較“自我”。

“會不會很難?”“觀眾會不會接受?”或者“我根本就不適合這個角色?”以及“為什麼我做不到?”對於這類問題,彭于晏覺得,他必須得先踏出去,接受這個選擇,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彭于晏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善於規劃未來的人,比起看不見的未來,他更在意當下。回看自己的作品,彭于晏只有一個打分標準:拍戲過程中,我是不是過癮?我有沒有學到新東西?

10

為戲而生

《邪不壓正》中有不少屋頂飛奔的戲份,為了這些戲份,彭于晏練到受傷。其中一場還是真空上陣,只穿了一件女人的披風。彭于晏說劇本里原本沒有,包括和許晴的床戲,都是有保護措施的,姜文只是一句“脫了吧,不好看”,他也就脫了。這是他第一次全裸演出。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他知道姜文要拍新片起,他就積極爭取角色,無論大小,無論如何都想要拍一部姜文的電影,“因為那是姜文的電影啊!”彭于晏說,“我感覺到了後面,跟導演對戲,他只要坐在那兒,聽到他的聲音,整個狀態就很放鬆,你很相信他。他給演員一種安全感,安全感很重要。當我有安全感的時候,就很放鬆,很多東西就可以很放飛、很crazy地去演。”

拍姜文的戲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拍吃麵,彭于晏吃了十幾碗,姜文還硬是拍得他每碗都吃完;和廖凡的肉搏戲,鎖死扣,他是真的被憋得窒息快昏過去。深夜和洋爸爸的對白,為了等一個月光不在臉上照出陰影的位置,姜文反覆拍到深夜……“每一場戲,我覺得自己都被掏空了。每場戲都演很多很多條,當你發現,導演要求你再來一遍的時候,我會不服輸,可能會跟他‘拼了’那種感覺。好,我就再哭一遍,或者再打一遍。”

在拍電影黃飛鴻時,非武打的他跟著師傅練習各類武術拳法和套路,每一招在電影中呈現中都是實打實地對戰。

他不是李連杰也不是陳龍更不是洪金寶,他只是彭于晏,可他知道任何電影的成功都要用努力去拼。

他不會,但他肯學。他可以流血,但是不能放棄用心用行動去拍一部完美的影片。

任何一部電影,都有新的要求在裡頭,彭于晏二話不說,接下電影就去針對那些要求去訓練。

甚至你無法想象,在拍攝湄公河行動時,影片中的彭于晏說泰語的片段,並不是配音,而真的就是他本人說的話。

他為拍此片,達到更加好的效果,學習了泰語還有各類培訓。

他泰語說得程度,完全聽不出他不是泰國人。

《邪不壓正》彭于晏突破自我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彭于晏知道自己還不夠優秀,所以他說過,他只能用命去拼。這就是他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看到他在熒幕上的厲害,卻從來不曾想過他在戲後那些拼命的秘密,這就是彭于晏。

拍戲佔據了他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而拍戲之餘,他的生活非常簡單,他想要在那些角色的故事中尋找遠離日常生活的邊緣經驗和奇妙感受。

“很多事情我都不瞭解,但我想探索這個世界。”彭于晏這樣總結演戲對他的意義。

採訪時說: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用命拼。

沒有才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位還叫沒才華?你這是想逼死誰嗎?有顏還這麼拼,弱弱的問一句:你是想逼死我們嗎?

如今的彭于晏在娛樂圈已成為運動員專業戶,沒有哪位明星願意像他那樣花這麼多時間去訓練。彭于晏也是圈內少有堅持零替身的藝人,希望這樣的藝人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