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创业赔了10万,大二赚回15万,大三创立公司,这个25岁小伙不简单

他大一创业,投入10万血本无归,心态崩盘,自暴自弃;他大二整理心态,重新上路,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大三,他不再单纯为了赚钱,而是将兴趣与创业相结合,成功创立公司;如今的他,已小有成就,他为何如此爱“折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的主人公——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生刘德林的内心世界。

大一创业赔10万 重整心态赚得第一桶金

刘德林今年25岁,2017年毕业的他,看上去十分成熟。但在西北政法大学上学期间,他就没有“消停”过。

大一创业赔了10万,大二赚回15万,大三创立公司,这个25岁小伙不简单

上大一时,刘德林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搞商业经营实践,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他向父母借了10万元,在西安高新区花4万元租了一间门面房,又花了2万元购买了一台牛奶加工机,雇了两名大学生,开了一间鲜奶吧,三个人三班倒,从泾阳奶农的供奶站进货,每天生产140斤巴氏奶。零售加订单,本来销路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成本太高,入不敷出,运营不到一年时间,10万元投资血本无归,最后把机器卖了7000元。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刘德林打击非常大。上初中时,他一直担任班长职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上高中又担任学生会主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器重,多少有点心高气傲。这次一下损失了近10万元,而且学业也受到了影响。面对惨痛的失败,他万念俱灰,自暴自弃。后来,在父母的劝说下,才缓过劲。

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后,刘德林无意中发现,河南焦作产的山药在西安卖得很好,这次他吸取了第一次创业的教训,先进行市场调查,摸清楚门路后,他做起了山药的零售批发生意。有时为了说服一个客户,一天要连续跑五六次。最后,他发展了400多家固定客户,最多一天销售1000多斤山药。一年后,获得利润近15万元,淘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一创业赔了10万,大二赚回15万,大三创立公司,这个25岁小伙不简单

大三时创立公司 专注文创产品

上大三时,他利用暑假和几位同学对陕西文化创意的市场做了详细的考察调研,用自己卖山药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一家创意文化传播公司,他文化事业一直是他的爱好和理想。

他的公司开在西安太白南路一所写字楼里,100平方米简朴的办公室里边摆着十几台电脑,坐着六七个年轻人,他们来自西安的各大高校,是清一色的90后。由于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旅游工艺品、通关文牒、创意导游图等文创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他要求每一位公司员工背诵《道德经》,学习孔孟经典,穿汉服行汉礼,传承历史文化。

大一创业赔了10万,大二赚回15万,大三创立公司,这个25岁小伙不简单

创业初期,为了拓展市场,刘德林带领公司所有员工,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先后用4个月时间,走遍陕西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和历史遗址,积极参与会展,不放过任何一次营销的机会,发出1万份调查问卷,回收9000多份,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精心设计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公司步入正轨,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他本人也被聘为全国大学生三创赛企业导师。

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互联网+创业经验

今年五月份,他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录制了一个视频,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对于自己的曲折经历,他深有感触,他说,“作为一名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时,一定要面对现实,不要盲目行事,如果当初我提前做市场调查,办鲜奶吧就不会铩羽而归。另外,投资创业,千万不要草率行事,先就业再创业,这样就会少走弯路。”

在刘德林的案头,摆放着《孙子兵法》、《道德经》、《创业从0到1》等书籍,这些书籍一方面是他工作管理、决策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是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下海经商所经历的艰难坎坷,戒骄戒躁,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他的经历也提醒我们: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求,不好高骛远,面对挫折和考验及时调整心态,创业的成功之路或许就在脚下。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自三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