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镇前堡镇白羊口村易地搬迁促“安居乐业” 乡村旅游显新姿

  白羊口村位于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古称镇宁堡,在古代是天镇县境内明长城沿线“八堡一城”之一。该村地处阴山支脉南麓,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接壤,明长城遗址穿村而过,长城内外遍植杏花,每年杏花花季,整个村子仿佛裹在一团杏花影中,来这里攀青山、登长城、看古堡、赏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同天镇前堡镇白羊口村易地搬迁促“安居乐业” 乡村旅游显新姿

大同天镇前堡镇白羊口村易地搬迁促“安居乐业” 乡村旅游显新姿

  全村总人口280户680人,五保户有14户,低保户有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147人。耕地面积3600亩,退耕还林面积2500亩,因土壤贫瘠缺水,沙化严重,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为主,老百姓春种秋收换来的仅仅是果腹之粮。

  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是天镇县126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村中青壮年劳力全部外出打工,老弱病残留守村中,使得该村更是雪上加霜,脱贫后劲乏力,保安居、兴产业、促脱贫迫在眉睫。

  易地搬迁夯实乡村旅游基础

  白羊口村建村年代久远,历史积淀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首批旅游扶贫示范村,被省住建厅确定为省级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录。但纵观搬迁前的白羊口村,处处土坯房、破窑洞,外表残破,布局凌乱,村容村貌可想而知。

  村中街巷都是老旧土街,不单车辆无法通行,路人行走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虽说文化底蕴厚重,但游客到此往往绕村而行。为彻底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加快改善人居环境,2017年,县委、县政府投资454.71万元在白羊口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安置点总占地面积35.55亩,计划搬迁居民79户141人,目前,新建移民房已经具备入住条件,正在进行分配入住。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过程中,白羊口村因地制宜,重点把握了三条原则:

  一是在安置点选址上,重点把握了由“靠山”到“靠路”开放的原则。

  在规划白羊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时,恰逢省市全力打造古长城旅游“天路”,当地抢抓这一机遇,在“天路”旁选定安置点,进一步放大“靠路”优势。如此一来,交通更加便利自不必说,还能收到很好的“广告”效益,当游客从古长城旅游“天路”上驱车而过时,白羊口村古香古色的农家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都尽收眼底,使人心生向往,忍不住要到此一游。

  二是在建筑风格上,重点把握了由“做新”到“做旧”提升的原则。

  移民房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古建筑,灰砖青瓦,走兽飞檐,与旧村传统民居色调一致,与长城古堡相得益彰,进一步彰显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白羊口村还环新村垒砌仿长城石头墙5000余米,垛口女墙无不体现出当地古代军旅文化特色,别有情趣。

  三是在产业配套上,重点把握了“一产”到“三产”跳跃的原则。

  白羊口村远离城市喧嚣,四周杏林环抱,空气清新、环境怡人,天然泉水傍村而过,村中老人个个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是当地有名的长寿村,打造康养基地优势得天独厚。

大同天镇前堡镇白羊口村易地搬迁促“安居乐业” 乡村旅游显新姿

  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当地政府规划重建镇宁古堡,修缮堡墙、古戏台、古神庙,恢复古色古韵建筑特色,通过移民搬迁统一堡内仿古式民居建筑风格,一家一院配有火炕灶台,游客可暂住游乐,也可旅居疗养,甚至可长期租住安度晚年,以清心安逸、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方式打造田园养生、康养旅居福地,吸引京津等大城市游客到此旅游养生,为该村乡村旅游再添一把火,有效推动当地主导产业规避土地制约,实现传统农业向旅游康养产业的跳跃发展。(马占富 余致楠 吴学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