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想要實現的目標,總是無法堅持,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

對於想要實現的目標,總是無法堅持,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

問一個可能會讓你感到不適的問題。

2018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二了,年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許下的志願,現在都怎麼樣啦?

在我看來,先別說有沒有實現,只要是還能記得住的,就已經是弱雞中的戰鬥機了;

如果有誰真正能按計劃執行到現在,你一定要告訴我,我要跟你合個影,此乃真英雄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個角落裡長蘑菇去了吧。

如果被我戳到痛處,你也不必傷心難過、自慚形穢、痛心不已、悔不當初;

其實目標這個東西,實現了是一種收穫;沒實現也是一種收穫,它至少反映出一些問題,不是在大方向上判斷有誤,就是計劃制定的不科學,又或者是你在執行力上還有改進的空間。總之,吸取教訓,爭取下次有進步。

在目標和計劃面前,個人的意志品質和執行力固然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但方法也很重要。

《影響力》的作者羅伯特·西奧迪尼,在他的另一本著作《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這本書裡提到了兩個的小技巧,或許對於想要按計劃完成目標的人有所幫助。

1、對目標進行微調

通常,根據習慣,我們總認為制定目標應該儘可能明確而具體,比如,每天跑步3公里、三個月減重5公斤、一年啃完50本書等等。這樣做不能說錯,但還是差點意思。

營銷學教授斯科特和諾里斯認為,與一個具體的數字相比,把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範圍,實現的成功率會更高,比如每天跑步2~5公里、三個月減重3~7公斤、一年讀書30~60本...

有研究表明,一個合理的目標至少要包含兩個要素:可實現性和挑戰性。沒有挑戰性,就沒有動力;而沒有可實現性,就不會有成就感,缺少任何一個都很難長期堅持下去。

如果把目標設定為一個具體的數字,通常就會是這兩個要素的折中,不太好把握,很容易顧此失彼,但當你把目標設定在一個區間範圍之內的時候,就能完美地同時兼顧這兩個要素。

更重要的是,一個最高目標擺在那裡,你好意思完不成最低目標嗎?

2、改變你的關注點

對於一項長期任務,大概有兩種方式可以描述你目前已經取得的進展,一種是“我已經完成了20%”,另一種是“我還有80%沒有完成”,你覺得哪種方式更好呢?

為了尋找答案,說服專家古敏中和費什巴克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找到一家生意很火爆的壽司店,設計了一個活動,只要在這家店消費十次,就能獲得一次免單的機會;

實驗人員把顧客分成了兩組:

一組是“進度完成組”,組中每位消費者都會得到一張空白的卡片,每消費一次就加蓋一個壽司形狀的印花。

另一組是“剩餘任務組”,其中每位消費者得到的是一張已經印好了10個印花的卡片,每消費一次就用打孔機打掉一個印花。

把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後的結果顯示,在活動的初始階段,顧客完成的消費次數還比較少的情況下,“進度完成組”顧客再次消費的意願更強;

而當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把兩組中快要完成消費次數的顧客進行對比後發現,“剩餘任務組”的顧客消費頻率更高。

得出的結論就是,在任務早期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完成的少量成果上,而到了後期,大半任務已經完成之後,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剩餘未完成的任務上。這樣更能起到激勵作用,促進目標的達成。

舉個例子,假如你打算在半年內減重20斤,在進度正常的情況下,頭三個月你要重點關注減了多少,後三個月你就應該經常提醒自己還有多少沒減掉。

古敏中和費什巴克把這個理論稱作“小數字假說”。也就是說,從頭到尾,你都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那個比較小的數字上,

除了督促自己完成目標,以上兩個方法對於激勵他人、提高客戶忠誠度等方面也都是適用的。

不過最後我想說的是,方法再好,也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一個目標是否能夠達成,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價值觀層面的東西,也就是這個目標是否真正值得你付出代價,以及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想要實現它。

對於想要實現的目標,總是無法堅持,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

《聖經》箴言16:3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

你所謀的,就必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