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安全指數公布:滴滴嘀嗒美團不及格,順風車整改後大幅提升

空姐在鄭州搭滴滴順風車遇害後,滴滴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很多網友譴責滴滴漠視乘客安全,要求其承擔責任。

此前滴滴已將順風車業務暫停一週,今天中午,滴滴官方發佈具體整改措施,包括下線順風車用戶標籤和車主評價功能、司乘雙方頭像僅自己可見、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

同時滴滴官方還將對全平臺業務進行整改,比如專項整治人車不符,要求司機每天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修改產品設計,將緊急求助功能提升至顯著位置,用戶可自主選擇一鍵撥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等號碼。

可以說,這些舉措體現了滴滴的誠意,也大幅提升了用戶的出行安全,但在我看來,滴滴完全可以在其能力範圍內做得更好。

投入十億元做安全,為何空姐還會遇害?

客觀來說,滴滴之前也不是不重視安全,哪怕是在“野蠻生長”、爭搶份額的時候。

2016年,滴滴接連發布了兩版《滴滴出行安全管理工作指引》,說是已投入數億元用於安全保障,發生交通事故會主動承擔100%的賠付責任,醫療費用將全額先行墊付,還推出了分享行程、緊急求助、號碼保護、人像認證等五大安全功能。

到了今年,更說要投入十億元推出“關懷寶”,覆蓋五大場景、提供九大服務,每天還拒絕四萬次不符合要求的註冊申請……

但與此同時,又不斷地有悲劇發生。

2016年5月,深圳女教師晚上九點多搭順風車回學校宿舍,行駛途中司機將其拉到偏僻路段,持刀搶劫並殺害。家屬十一點多仍聯繫不上,選擇報警。

2016年9月,西安的滴滴司機封先生接到去戶縣的訂單,結果一去不返。兩天後,其妻子收到一條來自封先生手機的短信,要求轉兩萬塊錢,說是因販毒需要跑路。那時封先生已經遇害,但訂單顯示仍在進行中,滴滴平臺沒有介入,直到家屬報警。

這只是見諸媒體報道的兩個案例,沒被披露的不知還有多少。雖然滴滴的安全措施不可謂不多,投入不可謂不大,然而,悲劇還是屢屢發生。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網約車出行為何存在安全盲區

正如司機會有駕駛盲區,滴滴以往的安全舉措也有盲區,其他平臺更嚴重。比如,車主審核不嚴格,沒有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示,沒有監控訂單的完成情況,順風車管理更是寬鬆,出行風險更大,但是滴滴“關懷寶”的保障措施又不覆蓋順風車業務。

那這些顯而易見的漏洞,各大網約車平臺為什麼沒有及時堵上?三點原因:

一是缺乏系統方案。只在悲劇性事件發生後,才推出相應的安全措施。亡羊補牢式的危機公關當然有必要,但總不如未雨綢繆要好。出行安全,可以分為五大板塊,用戶審核,訂單監控,安全教育/提示,應急處理,保險賠付。而滴滴之前的安全舉措,更像是款互聯網娛樂產品,功能優先,體驗優先,便利優先,成本優先。

二是缺乏責任擔當。作為新晉巨頭之一,滴滴公司肯定不缺聰明人。上邊所說的,他們肯定能想到,為啥沒有做呢?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加拿大湯姆•斯利博士在《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一書中直指共享經濟公司的“原罪”——打著“共享”的旗號,收取著用戶的高額“租金”,同時又不想承擔責任,並努力將所有成本外部化。通俗來說,就是隻想賺錢,不想負責,缺乏道德的血液。

比如,2016年7月6日,滴滴上線了“緊急求助”功能,可以一鍵向緊急聯繫人發出求助信息、分享行程,並上傳實時錄音至滴滴安全平臺留證,當時是業內首家。但在很多用戶看來,“緊急求助”還應該實現“一鍵報警”,這比分享行程更為管用。

滴滴通過官方微博、微信舉行投票,說是交由用戶決定。投票結果,4萬網友93%支持實現“一鍵報警”功能。但最終滴滴沒有回應,連“緊急求助”功能也被摺疊起來。

上線一週,最高峰時滴滴每天會接到兩萬次“緊急求助”,其中99.27%均是來自用戶的好奇嘗試,剩下的也均為一般性投訴。也就是說,多數情況下為“虛報軍情”。有順風車平臺工作人員表示,乘客使用一次“緊急求助”,平臺大概需要支出50元。

乘客這樣做自是不對,但滴滴你既然是做互聯網產品的,就想不出改進之道嗎?難道能因為功能設置不合理導致的一時成本,便放棄對安全的追求嗎?沒了安全,滴滴一下,雖然仍能馬上出發,但就是不知道會去到哪了。

三是缺乏外界約束。政府監管不能指望,一管就死,不相信的話,想想以往出租車的拒載、宰客現象,而且目前最容易出事的順風車,屬於非營運車,想管也無法可依;行業自律也指望不上,各家網約車平臺都在忙著爭奪地盤呢,為吸引車主註冊還可能在實際審核中放寬各項標準,營造曖昧氛圍。就像前一陣子的順風車,紛紛以年輕女性為賣點,將一次約車搞得像一次約會。

那究竟該指望誰呢?其實,最該指望的是司機群體和乘客群體,自己的安全自己最該操心。但這似乎也行不通,絕大多數用戶更在乎的是便利和實惠,安全和隱私並不太看重。李彥宏就說過,“中國用戶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那麼敏感,在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和效率。”儘管李彥宏因這句話捱了不少罵,但也道出了幾分實情,這其實也是各大互聯網巨頭心照不宣的共識。

而且,網約車如何保障安全的話題畢竟涉及專業性,普通用戶不願去想,也插不上嘴,能力有限;何況,這又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自己勞心費力,心念眾生,並不經濟;從概率上來說,似乎也犯不上因一兩個極端案件憂心忡忡,該約還是會約。

那麼,出行安全真的無解嗎?只能靠一個個悲劇引發輿論,從而推動公司自我完善嗎?

網約車安全的公益解決方案

很多人忽略了另一條路,社會問題,可以有一個公益解決方案。拿網約車出行安全來說,可由公益機構來測算各項業務的安全指數,定期發佈,既給用戶提供出行建議,也給公司提出改進意見。網約車安全有了第三方的定量評估,公司就不能再自說自話。

相比政府的硬監管,公益的軟約束更具靈活性,更有參與性,也同樣具有中立性。雖然權威性上不及,但時長日久也會贏得市場和用戶的尊重。

可惜目前我還沒聽說有這方面的公益機構,但作為一名獨立公益人和評論人,我可以先行給出一個《網約車安全出行指數及評分標準》,以做拋磚引玉之用,而且也能根據這一評分標準衡量此次滴滴整改的效果。

第一版的《網約車安全指數》有五大標準,涵蓋十個方面,百分制,依次為註冊門檻(20分)、乘客隱私(5分)、訂單監控(15分)、投訴處理(10分)、事故保障(10分)、風險提示(5分)、多元友好(5分)、緊急求助/一鍵報警(10分)、應急處理(10分)、保險賠付(10分)。

需要提前說明,達到滿分並不意味著絕對沒有事故、沒有意外,只是代表網約車平臺在能力範圍內盡到了應有的責任。

網約車安全指數公佈:滴滴嘀嗒美團不及格,順風車整改後大幅提升

網約車安全指數公佈:滴滴嘀嗒美團不及格,順風車整改後大幅提升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1、當下中國網約車的出行安全均不及格,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意味著網約車平臺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2、此前順風車的安全更是個零頭,但越是風險高的業務,平臺的保障就越少,滴滴前一段推出的關懷寶便沒有覆蓋順風車。這次整改後大幅提升,達到以前三倍,但仍不及格,也未見其他平臺有所動作。

3、美團打車業務開始不久,侷限於個別城市,未具體列出,因沒有看到美團官方公佈具體安全舉措,估計其安全性可能與傳統出租車相當。

4、滴滴整改之前,巡遊出租車比網約順風車更為安全,安全指數大概是後者二倍。整改之後,滴滴順風車安全性已超過巡遊出租車,但嘀嗒順風車仍原地嘀嗒。

5、網約出租車比巡遊出租車略為安全,但均不及快車和專車,大略為其整改前的2/3,整改後的1/2。另外這只是目前的評價,傳統出租車的提升範圍有限,如果不用互聯網思維加以改造,其安全性會被網約車遠遠超過。

6、專車和快車安全性大體相當,專車勝在更為舒適,服務更好,不騷擾乘客。

具體評分標準見下,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後臺或評論留言,一起完善。

讓我們用自己的思考行動,為自己所愛的人撐起一把保護傘,並以此悼念不幸遇難的車主和乘客。


相關鏈接:網約車管制少一分,乘客的便利就會多一分

各項評分暫且依照以下標準,評價基於公開且便於查詢的資料(APP、官網及新聞報道),如確有必要可在下一次評價時做出調整,屆時將說明申請調整人及調整理由:

1、註冊門檻(20分)。車主身份是重中之重,若審核嚴格可有效提高作案門檻;而車輛價格越高,作案成本就越大,乘客也就越安全。

(1)司機註冊需要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三證合一,無暴力犯罪紀錄(10分)。

沒有要求,得零分。若能完全做到,可得十分。若平臺初創,就像美團,正激烈爭奪市場份額,減兩分。月內有一起報道三證不合之事減一分,有一起三證不合的惡性案件減兩分,比如此次空姐遇害。

(2)車主經驗(5分)。根據各項網約車業務對駕駛員拿照時間的要求,不滿一年計零分,駕齡每增一年加一分,三年內無交通違法計滿12分記錄加一分,一年內無重大交通事故加一分。

(3)車輛價格(3分)。新車以廠家指導價計算,舊車按市場行情價計算,車價五萬到十萬計一分,每增加五萬加一分,十五萬以上可得三分。

(4)人臉識別(2分)。車主每天第一次接單之前,須微笑確認,有此功能可得兩分,若無計零分。滴滴雖然現在也有人臉識別,但那是接首單之前,並未要求每天驗證。

2、乘客隱私(5分)。隱私是安全距離的體現。車主對乘客瞭解越少,乘客的安全感就越強。

有可選電話隱藏功能加一分,有自動電話隱藏加兩分,不需要乘客填寫職業履歷加一分,沒有車主針對乘客標籤評論功能加兩分,若有此功能但乘客明顯可見加一分。

3、訂單監控(15分)。這是確保司乘安全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平臺需要記錄導航形成路線,監控比對行車路線,並做到實時錄音傳送,資料至少在平臺端存儲三個月。

(1)路線比對(5分)。有路線嚴重偏離自動提醒功能計兩分,有路線嚴重偏離或訂單嚴重超時平臺介入功能計三分,屆時人工客服介入,分別詢問司機和乘客。

若有這一機制,空姐遇害就不會等到家人報警才發覺,而且空姐很可能不會遇害。

(2)全程錄製(8分)。車主抵達接人地點,平臺端開始錄音至訂單結束(3分),乘客確認上車,平臺端開始錄音至確認抵達(3分)。錄製視頻計兩分。這可有效防止言語性騷擾。

自動錄製,這就相當於給網約車裝了個“黑匣子”。不同的是,飛機上的黑匣子只能用於失事後分析事故原因,而網約車的錄音還便於平臺監控,甚至可直接交給警方。而且,有此功能也不會激化司乘人員的矛盾,很多時候是乘客錄像激怒車主。

(3)夜間安全(2分)。有特別的夜間安全機制計一分,有針對女性乘客和司機的安全機制再加一分。

4、投訴處理(10分)。只有對每一次投訴都認真對待,那些服務惡劣或有非分之想的車主才能尊重規則,善待乘客。

(1)押金扣除(3分)。需要車主前期繳納不少於三百元的押金(1分),如投訴屬實將扣除該訂單實際所得兩倍的押金,返還乘客,押金低於兩百元車主將不能接單(2分)。

真金白銀的判罰,會讓車主的言行更為慎重。乘客支付金額的雙倍返還,也會鼓勵乘客監督車主言行。當然,若投訴不實,可調低乘客信譽度,低於一定分值可在一段時間內拒絕提供服務。

(2)信譽評價(2分)。投訴越多,車主的信譽度就越低,會影響派單順序(1分),信譽度低於最低值將暫停接單

(3)結果告知(3分)。對於乘客的投訴,平臺應在二十四小時內告知處理結果(2分)。若對處理不滿,乘客可進一步提起申訴,最終處理結果應在一週內給出(1分)。空姐遇害案中,車主之前便遭投訴,但因平臺未能聯繫上便放棄處罰,明顯不合理。

(4)封禁處理(2分)。車主一天內三起投訴被核實,一週內不能接單(1分),一週內十起投訴被核實,賬號將直接封禁(1分)。

5、事故保障(10分)。交通安全是日常出行中最主要的考慮。

(1)安全教育(3分)。教育的目的是在警示,有每月一次的線下交通安全教育計兩分,有不定期的平臺安全集錦內容計一分。

(2)賠付機制(7分)。為每位司機和乘客均購買交通意外險(4分),平臺在顯著處有說明計一分,有便捷的申請渠道計一分,司乘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醫療費用先行墊付計一分。

6、風險提示(5分)。警鐘需要長鳴,出行風險也需要每次下單和接單後予以提醒。

(1)提示功能(2分)。有風險提示功能計一分(下單和確認上車各0.5分,如下單後提醒人車一致,後排落座,可分享行程等),有針對女性夜間乘車的提示計一分。

(2)提示內容(3分)。提示內容要簡明具體,便於操作(1分)。乘客須知中應有至少兩項,一是車主守則和投訴機制(1分),二是緊急報警功能及操作注意事項(1分)。

7、多元友好(5分)。每位乘客的人格都應得到起碼尊重,無論其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有了發自內心的尊重,自然不會騷擾。沒有了性騷擾為樂的氛圍,性犯罪也會減少。

(1)性別友好(2分)。車主註冊前應接受性別友好教育(1分),平臺應定期組織性別友好教育或推送相關內容(1分)。

(2)殘障友好(2分)。車主註冊前應接受殘障友好教育(1分),平臺應定期組織殘障友好教育或推送相關內容(1分)。

(3)合理便利(1分)。為每位有需求的乘客提供合理便利,不侷限於礦泉水和紙巾(1分)。

8、緊急求助(10分)。司乘人員在面臨人身威脅和財產受到侵害時,可以選擇一鍵報警。

(1)報警按鈕(7分)。未完成訂單界面應有緊急求助按鈕(4分),為了防止司乘人員誤觸,可設置再輸入一次圖形密碼或指紋密碼確認。求助成功後,手機會應有相應的沉默提示(1分),並同時將自己的行程和求助信息發給緊急聯繫人,並提醒其暫時不要直接聯繫。(2分)

(2)求救口令(3分)。緊急情況下,也可以語音求救,這建立在未完成訂單自動錄音功能的基礎上。報警信號可為“救命”,作為緊急求救信號,一遍即可(2分)。為防激怒和提醒作案分子,可提前設置安全口令。比如“嘛哩嘛哩哄”(1分)。為減少誤報,也可以要求喊出兩遍安全口令方可觸發。若緊急求助為誤報、虛報,乘客應承擔一次五十元的成本。

9、應急處理(10分)。這考驗的是網約車平臺對一鍵報警的處置能力。

(1)人工介入(4分)。人工客服需要7*24小時在線,五分鐘之內處置計兩分,十分鐘之內處置計一分。

人工介入不能直接電話聯繫車主或乘客,避免事態惡化,而應直接聯繫待命專車和警方,告知實時位置(2分)。

(2)專車救助(6分)。每個區域都應有一輛專車待命,處理緊急狀況(2分)。接到平臺派單後第一時間趕往接人(1分)。平臺和警方達成合作,專車司機可與民警同去(3分)。如若暫時不行,也可和保安公司合作前往(2分)。

10、保險賠付(10分)。

(1)人身保險(7分)。為每位乘客購買人身意外險,參照交通事故的保額,若意外身亡最高賠付120萬,若意外致殘最低賠付十萬。

(2)申請便捷(3分)。每位乘客的個人信息,都需要填寫至少兩位緊急聯繫人和一位保險受益人,受害者家屬為自然受益人,可至少得到賠付金的一半(1分),申請理賠的通道需在APP個人主頁顯示,官網也應有相應欄目(1分),受害者狀況一經確定,平臺應在五個工作日內予以賠付(1分)。

網約車安全指數公佈:滴滴嘀嗒美團不及格,順風車整改後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