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上的“张书记”

——记州水利局驻湾村脱贫尖刀班第一书记张瑞臣

通讯员郑家云

9月26日,高山之巅的清晨格外宁静,张瑞臣一大早就披上胶纸骑上了他的半新旧摩托车奔走在崎岖的山道上。“突突突”的摩托车声音划破了这份宁静,深湾村的村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张书记来了!”

“摩托车”上问民情

2016年,年仅30岁的张瑞臣被州水利水产局派驻到宣恩县椿木营乡深湾村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为方便工作开展,这年4月,他花3000多块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从此,这辆摩托车成为他的亲密战友,更成为他驻村帮扶人好帮手。

“深湾村距宣恩县城90公里,距椿木营乡政府15公里,村域地形复杂。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有五台坪、幺棚、深湾、长坪等6个村民小组,共278户788人,其中贫困户78户228人……”张瑞臣骑着这辆摩托车,跑遍了村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村里情况早已烂熟于心。近三年来,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奔忙在乡村连户道路上,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摩托车上的“张书记”。

来到深湾村之初,张瑞臣了解到村里底子薄,条件差,贫困程度深,心想,即来之则安之,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第一次进村入户,他还是被村里的情况惊到了:山路崎岖,泥泞不堪;危旧房屋多,交通不畅,农产品变不成钱。饮水困难……更令张瑞臣头痛的是,深湾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很薄弱。

张瑞臣丝毫没有退缩。“既然让我担任深湾村第一书记,领了脱贫攻坚任务,再难也要冲上去,不然怎么都对不起全村的父老乡亲,又怎么对得起党组织的托付?”张瑞臣看到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满怀期待的眼神时,他暗下决心。

驻村近三年来,春夏秋冬,雪雨无阻,张瑞臣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主动上门了解民情,宣传扶贫政策,服务群众,排解纠纷。只要群众有事,一个电话,不管有多忙,他都会马上骑车赶去。那辆摩托车现在行程已超过1万公里,接近报废。谁家有几口人,有没有劳动力,有没有残疾人,有几个学生,有几个人的低保,788名群众的情况他全都了如指掌。张瑞臣的“民情日记”详细记录了村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和怨事及解决的办法,他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

“摩托车”上赢信任

以前的深湾村村支两委纪律性不够强,存在不严格按“四议两公开”依法行事的情况,部分村民意见很大。张瑞臣通过走村串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总结出:“要赢得群众真正信任,必须从自身班子建设做起。”上任伊始,张瑞臣就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学习理论政策,学习群众工作方法等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以“五个好”抓好支部建设,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张瑞臣深知,村党支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和战斗力,关键在于支部班子能否团结一致,在处理村务工作上能否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为搞好支部建设,他每天早出晚归,去征求村支“两委”委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的意见,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群众评议小组来商讨村里的重大事情,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目前,村“两委”干部工作积极,主动好学,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深湾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摩托车”上谋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张瑞臣骑着他的摩托车,连续六个多月往返于乡村、组、农户之间,积极争取道路补短板砂石化项目指标,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在近三年的时间内争到了10条29.7公里村组道路砂石化建设项目。2018年上半年,争取投入80万元完成25.4公里连组入户道路砂石化维修项目,铺设水管6000米,增加10立方小水池11个,建泵站1个,并通过乡交通办和乡水务中心的检查验收。

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是张瑞臣不懈的追求。他深入分析村情,逐户走访问计,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村思路。为消除群众顾虑,张瑞臣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驻村脱贫尖刀班为村集体经济项目投入8万元建成光伏发电项目,争取产业扶贫资金43万元,发展牛膝、白三七等道地中药材基地430多亩,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充分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寻找帮扶资金和产业门路。成立了以种养大户张翠娥为法人代表的嘉禾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有缬草100余亩,培育了5名种养产业带头人,鼓励更多贫困户和其他非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并加入到嘉禾种养合作社。为有种养愿望而无资金的贫困户申报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目前,全村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金额16万元,村级授信额度达189万元。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尖刀班争取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村部进行整修,新建群众文化广场,添置娱乐器材,配置村委会办公电脑等用品,改善了农家书屋设施;完成危房改造11户,易地搬迁36户,为37户完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张瑞臣说:“我在深湾村任职的时间不长,但深湾村的群众却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限时脱贫不是我们的终点,让深湾村稳定富起来才是长远的事。”下一步,他计划引导村民尽快融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中,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张瑞臣把自己从一个州直正科级干部变成了一个偏远高山村庄的村干部。

多干实事,多干好事,多干有益于群众,让群众满意的事。张瑞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深湾村结下了人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