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中國紀年法的由來與變革

在中國古代用來紀年法就是天干地支紀年法,比如,甲子年,乙丑年。到了辛亥革命之後1912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就不再使用以前帝制的年號了,開始採用西方國家的西曆也就是公曆作為國曆,但是紀年仍然還是採用民國紀年法,比如民國38年就是1949年。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1949年9月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新中國開始採用國際社會上通用的西曆作為紀年法。也就是現在的公曆紀年法。西曆是國外的紀年法,它是以耶穌誕生的年份為紀元的開始計算。這一年紀元的開始,剛好是中國西漢平帝元年。所以這一年就是個分界線,在此之前就是稱為公元前,比如公元前XX年。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中國古代天干地支紀年法,到底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現在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據《中國天文學史》記錄,最早在夏朝就有可能產生了天干和地支的應用,不過還有待考古發現,但能夠確定的是從漢朝開始,漢章帝就已經開始在全國統一實行了天干地支紀年法。一直傳承到了今天。據專家發現,用天干地支來紀日的方式早在夏、商、周時期,一直就有使用。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天干地支

在古代人們講究陰與陽的關係,天屬陽,地屬陰,天干就是代表天之道,地支就是代表地之道,這裡的道是指自然運行規律,天道與地道就決定著人道,據史料《辭源》記載,“干支”是取義於樹木的乾和枝,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意,但在易學裡面有很多相應解釋。天干是10個字,也相當於十個數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六十花甲子

天干和地支按以上順序相結合,從甲與子相配開始,天干的10個字與地支的12個字相配一輪結束,並不能重複,大家都知道12和10的最小公倍數正好是60,所以10位天干和12位地支相搭配剛好是60對,古人把這60對數字稱為“六十花甲子”。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所以用來紀年就是六十甲子循環使用,一輪就是60年。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生辰八字

因此古人就用這六十花甲子來記載年份和月份以及日期,並且每日24小時也用不同的天干配12個地支來代表,這樣一個地支就代表兩個小時,子(23-1)、醜(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所以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天,在古代紀年法來表示只要八個字就可以代表年、月、日、時了,所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辰八字”。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十二大生肖

另外12個地支也對應著我們平時所說的十二大生肖,子屬鼠、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兔、辰屬龍、巳屬蛇、午屬馬、未屬羊、申屬猴、酉屬雞、戌屬狗、亥屬豬。所以我們用天干地支紀年法來計算,2018年就是戊戌年,戌對應的生肖就是狗,因此平時才稱為狗年--旺旺年。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換算方法

我們現在平時都是用公元紀年,如何換算成古法天干地支紀年,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因為天干配地支,天干是10個字,地支是12個字,組成60個對不重複時,天干就是六輪,而地支就是五輪。

天干的算法:用現在通用的公曆年數減去3再除以10所得的餘數,通過這個餘數找到對應的字目就是這年的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7、8辛、9壬、0癸。

地支的算法:用現在通用的公曆年數減3再除以12所得餘數,通過這個餘數找到對應的字目就是這年的地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0亥。

比如我們換算2018年的天干和地支,用2018減去3等於2015再除以10等於5。天干就是戊。2018減去3再除以12餘數就是11。那麼地支就是戌。那麼2018年就是戊戌年。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天干地支與五行的關係

說到這不得不佩服我們祖先的智慧,天干和地支結合五行,就不得提到中國著名的《易經》,10天干和12地支又分為陰、陽,配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再加上五個方位:東、南、西、北、中,結合人的身體五臟六腑,形成陰陽相生相剋關係,因此天干地又賦予了更加神秘的內涵,包括中醫理論也講得是人體五臟六腑,血和氣都必須得到陰陽平衡。

十大天干對應五行:甲和乙屬於木、丙和丁屬於火、戊和己屬於土、庚和辛屬於金、壬和癸屬於水。

十天於對應人體的部位:甲對應頭、乙對應項、丙對應肩、丁對應胸、戊對應肚、己對應臍、庚對應腰、辛對應肋、壬對應股、癸對應四肢。

十天干對應五臟六腑:甲對應膽、乙對應肝、丙對應小腸,丁對應心臟、戊對應胃、己對應脾。庚對應大腸、辛對應肺,壬對應膀胱,癸對應是腎與心臟。

十二地支與人體部位的關係:子醜對應腿腳,寅亥對應腿膝,卯戌對應屁股,辰西對應兩臂,巳申對應肩,午未對應頭面。

十二地支與方位:寅卯屬東方木,巳午屬南方火,申西屬西方金,亥子屬北方水,辰戌醜未屬中央土。

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甲子乙丑很有學問

總而言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們的大智慧,傳承下來的都是寶貴的文化財富。看似很簡單的天干地支紀年法,卻體現的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今天我們雖然曆法都是用的外來歷法,但天干地支紀年法從沒有失傳過,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國人必須代代相傳的薪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