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岑參,是唐朝邊塞詩人,享年約55歲,天寶進士,其詩與高適齊名,長於七言歌行。出生於官僚家庭,父親任州刺史,但是父親的去世,使家族開始衰落,所以早年貧苦,從兄就讀,縱覽史籍,遂有天寶進士,後來從軍邊塞,由於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所以對邊塞的景色和戰爭描寫壯觀,瑰麗。從軍多年之後,從詩風上能看出來,岑參浪漫色彩少點,壯麗的邊塞風光多一點。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我們都知道岑參是邊塞詩人,除了邊塞以外還有感嘆身世、曾與答於朋友的詩、山水詩等。所以他的詩具有多方面的。所以也可以考究一下他的其他詩作,從中能瞭解到出塞之前的最求與心性。他的詩意境新奇,這裡可以看出出塞前,岑參過得還算閒適。出塞後,就多了瑰麗之色。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一般環境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心境的變化。可能有好影響,也有壞的影響,更甚至讓詩風大變等。古人抒發情感常用的就是吟詩作賦,把自己的所想,所看,所思記錄在他們的詩歌當中,如遇大的變故,詩風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岑參亦是這樣,之前描述的都是閒適的生活,而後描寫的都是邊塞生活,他的詩得到了開闊。並且雄壯,大氣,瑰麗成為他邊塞詩的主要風格。也許環境的變化能讓人成長,能讓你學到之前沒學到的東西。所以岑參的詩才變的開闊,就像成長了一樣。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在外久了,不免就會思念家鄉,所以岑參的詩也有懷念家人,思念家鄉的詩。如果你讀過很多詩歌,一些邊塞詩就會抒發想念家鄉和有家不能回的無奈,還有一些想念親人和想要建功立業的急迫心情。人生在世,有人圖一生平安,有人圖功名利率,有人圖親情等等。人活在世上就有所求。岑參所求,在他的詩中就會發現。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在安史之亂後,他的詩風有些感傷和感慨,比起邊塞詩就有些遜色了。在此期間的詩多了憂鬱,少了些浪漫豪情。後來岑參二次從軍,他的詩歌又以抒發報國為主的詩歌,這種跟高適相像。所不同的是他多描寫了邊塞風光,而高適描寫有同情士兵的詩。這主要是兩人的出身和經歷不同。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他也會向民歌學習,他所創造的民歌有關的詩歌,流傳很廣,各族人民都喜歡。岑參寫的方面真的很廣,讓我感受到他是那個時代的領軍人物之一,是想當然厲害的任務,咱們在課本里學到很多他詩,雖然不能完全感受他當時寫此詩的心境,但能通過古人的詩,瞭解他們所生活的時代,也是很好事。

邊塞詩人岑參心境的幾次變化,從浪漫變的平淡,不再與事與人紛爭

人一到晚年,一般都是對自己經歷的回顧,對自己修行的感悟。岑參在晚年的時候亦是如此,除此之外再寫一寫身邊閒情的生活有關的詩,然後像平民慢慢地生活,耕田、種地、收穫、欣賞風景。慢慢地享受自己的餘光,不再與事與人紛爭,秉承“容納”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