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管理之道 之 人事管理(3)

銀行行長管理之道 之 人事管理(3)

前文提要:

一、八個方面影響銀行從業人員的行為特徵

1.銀行工作貫穿著嚴格的政策性、制度性及合法性

2.銀行作業具有鮮明的流程式、權限式管理特徵

3.業務門類繁多、社會聯繫廣泛、綜合信息海量

4.負債業務人員多,存款與服務是永恆的主題

5.經營以創新力、精細化和科技實力為核心

6.以專業化管理為基礎,銀行重業務、重技能

7.

員工素質、能力決定工作業績和業務高度

8.銀行特別講究職業道德和崗位操守

二、管人是管理的抓手

1.當行長必須學會管理人

2.管人是管理的基本功

3.遵循管理人的法則

三、管人的難點、管理內容與要領

1.管理人最難

2.三種形態下的管人

3.管人的要領是:管兩頭,帶中間


四、管人的要點

銀行機構的高符在履行人事管理職責中,至少應做好三個方面的事:

1.帶好班子、營造管理層骨幹團隊,形成強大的領導力

各層幹部和管理者聚合成一個機構的核心閉隊,構造起銀行的脊樑骨架。一家銀行經營狀態好不好,內核是否強大,主要取決於班子的力量,建好班子才能帶好隊伍,穩住局面。帶隊伍從帶班子做起,從一把手做起,管不好、帶不好班子一定管不好、帶不好隊伍。

(1)行長是帶頭人,是班長

行長對班子建設擔負有最主要、不可推卸的責任,其能力、水平、素質與風格直接決定了班子的狀態。經驗衣明,怎樣的行長帶出怎樣的班子,班子的問題總能折射出一把手的缺點。

帶班子不易,需要智慧和能力,更要胸懷和包容。班子成員從不整齊劃一,不是每個人都強,個體間的差異、差距甚至很大,也會有庸才或不求上進者。但從總體上看,他們都是或曾經是最聰明、最能幹的人,且每個人身後都代表著一些群體的利益訴求,能量都不小,不可小視。因此,班長的著眼點是促使每個人保持進步和提高的狀態,必須向前走,不能停滯和退步。

班子成員是同志、是戰友,互信互助是共事的基礎,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相互關係建立在講大局、講原則、講團結、講貢獻的基礎上,發揮調動每個人的積極因素,坦誠待人,不搞圈子,形成和睦共事的環境,才能形成領導力、影響力、執行力。

一把手要善於溝通交心,主動去承擔責任,彼此關係就會變得簡單。當然,行長必須具有領導力,領導關係不僅是個人關係,而是通過一把手去實施組織、紀律和經營的各項要求。假如連班子幾個人都管不好、哄不住,只能說明心胸不寬、辦法不多、能力有限,難以委以重任;假如將成功歸自己,責任推給別人,只會成為孤家寡人,形不成創新奮鬥幹事業的氣場。

威望來自何方?威望出自視野與胸懷。領導的意圖常是處理要事的原則基準,他必須有清晰的戰略見地與思路。只有在團隊成員都信任並認真把握貫徹時,整個群體才能統一思想、步調和意志;威望出自榜樣與作為,領導者務必求實,力戒空談,靠身體力行推進,並適時修正失誤,才能使部下效仿和折服。在一個齊心合力的班子領導中,心踏實而不猶像,有信心而不猜疑;威望出自真誠與人格,領導者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勤政廉潔,弘揚維護主流價值觀。帶班子要以身作則,真誠相處,既嚴格管理又要講人性,不嚴格必失規矩,無情義丟失人心。

(2)帶班子講團結為重

團結形成力量,造就整體的強大。班子最忌諱說假話、耍心眼、施手段,彼此天天在一起相互最瞭解,搞小動作誰都心知肚明,只會製造信任危機,瓦解了團結的根基。因此,班長要以身作則,承擔起責任,紓解矛盾,維護好閉結,關心保護部下,這是讓下屬忠誠的前提。

要善於將那些持不同觀點、具不同能力的人團結在麾下,一道前進,量才分工,發揮個體特長去解決管理難題。好的班子一定是和睦、尊重、講原則,差的班子經常在暗鬥、內耗、拆臺,但凡內鬥必定兩敗俱傷,誰都沒有好結果,對副職的傷害更大。

領頭人要高屋建瓴、統攬全局。能否依據形勢,及時地提出行動綱領與目標,確立起全行明確的方向,以統一思想,消除分歧;能否將任務與責任分解落到每個人,並運用考核不斷向部下輸入緊迫感,激發活力,調動起熱情;能否及時地化解阻力與難題,溝通交流,去推動組織的進化與工作進展,發掘典型,鼓起信心;能否運用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力量,創造良好的經營氛圍和人文環境,增加凝聚力,使人誠服等。這些都是帶班子、帶隊伍的指導思想,旨在把握全局、創建秩序格局和動力。

2.善用人力資源,把握人事槓桿

人們的職業素養、情緒、認識、行為與慾望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經常會干擾工作情緒與狀態,領導者要時常關注,充分發揮人事工作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紐帶及輻射的功能。

圍繞業務經營的進展,通過調動人的因素去駕馭各種經營要素,通過做好人的工作去做成事,通過處理人際關係去完善人際關係。經常檢查人事槓桿的效應,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效能,發掘潛能,管好人、用好人,協調好關係。

需要行長思考的人事問題主要有:

(1)是否要調整與優化隊伍結構?

反映銀行人員結構的指標有:內外勤配比、前中後臺配比、專業結構配比、新業務員工配比、機關與基層人員配比、下屬支行間人員分佈與業務最配比等。行長應當心中有數,做好經常性分析,監測其合理性及變動情況。

中國銀行業整體狀況是,中後臺人數過多,操作層比重過大,新業務人員缺乏、大中城市機構人手緊、高附加值業務板塊缺人等。因此,未來十年將繼續呈現員工向新興業務、高附加值業務和市場營銷轉移的趨勢。 例如,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投資理財、電子銀行、高端營銷、銀行科技等都是增長極快又人才短缺的板塊。

結構體現競爭力狀態,人力資源是基礎資源,調整人員結構是一把手課題,行長要多思考。途徑是,推進系統與流程再造、改革作業系統、增添自助設備,減少作業環節、分流操作性業務等,從優化人員分佈中挖潛力,積極倡導內部流動。當然,由於銀行發展勢頭不減,未來十年銀行從業人員總量依然會持續增長,成為發展的重要標誌。

(2)如何提高激勵機制的有效性?

必須明白,考核不是萬能,指標並非都科學,專業間、機構間特殊性大,尤其在薪酬激勵有限、平均氛圍較濃的情況下,不要迷信考核的效能,有時拉大差距適得其反。因此,既要依據經營工作重點,及時修訂與完善績效考核,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去彌補考核的弊端。

不能只講結果不講過程,不能只顧任務不顧人心,不能被薪酬激勵牽著鼻子走,避免考核走樣、考核效能遞減的現象。還要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培育企業文化,提升凝聚力,倡導敬業奉獻精神,致力於調動積極性、創造性。

(3)如何提高員工職業素質與技能?

員工素質與能力至關重要。銀行員工既要適應創新活躍、因時而變的市場業務,又要跟進技術、更新技能、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職業能力十分重要。當前新產品不斷出爐,高速發展帶給新老員工巨大的壓力,不培訓跟不上。培訓是崗位遷徙、業務轉型的前提,讓生人成熟手,使凡人變專才。它既是當期所急,亦屬長期戰略安排,唯有行長的重視與規劃,並帶頭做表率,方能營造起學習風氣。

3.培育過硬的人才隊伍

銀行競爭力一定表現在人才的成長性上,發展強勢的銀行常常人才輩出,後勁十足。優秀的領導者都愛才惜才,善於發掘使用人才,努力培養人才骨幹,帶出一支好隊伍,實現業務發展與人才湧現的“雙豐收”。知人善用才能發現人才,用人之長、關心愛護,大膽放手、精心指點都是有效的成才途徑。能否匯聚成宏大的人才隊伍,關鍵在行長,這是一種領導責任與能力,更是經營成功的路徑。

人事管理要講方法也講情感,靠權力更靠智慧,有認同感才便於協調。行長要懂得把握隊伍狀態,看隊伍善體察人氣,帶隊伍需帶出志氣,管隊伍得管出士氣,領隊要領出勇氣,把機構建設成市場堡壘。始終有一種高昂的士氣和活力,既有團隊戰鬥力也有個體積極性,既要集體榮譽也要個人英雄,這絕非輕巧事,需要智慧與領導藝術。

注:以上內容由萬雙老師整理,內容來自張衢行長的《貨幣商人》一書。

銀行行長管理之道 之 人事管理(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