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將改革進行到底!一家農商銀行的「謀變」之道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導讀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讓改革之風吹進來,才能破舊立新、革故鼎新,釋放穩步發展的源頭活水。”在與市場的博弈中謀篇佈局,托克托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雪峰戰略清晰:流程銀行建設、戰略目標重塑、文化載體固化。

因時而變、因勢而謀,通過全面推動機制、管理、科技、品牌、文化等全方位改革,該行以種子破土萌芽之力突破自我,不斷增活力、添動力、強實力,開啟了戰略轉型“新時代”。

通訊員:郝奧慧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讓改革之風吹進來,才能破舊立新、革故鼎新,釋放穩步發展的源頭活水。”托克托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雪峰在接受《中華合作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在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游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一支勇立改革創新潮頭的農村金融機構——內蒙古托克托農商銀行,

因時而變、因勢而謀,闖出了一條新路。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12年以前,托克托農商銀行的經營發展一直走在前列,曾是一家“標杆銀行”,但在面對經濟新常態調整、市場結構轉型時,一時無法適應、無力應對,一度出現經營下滑。近兩年多來,為扭轉經營和文化脫節、發展和目標分離的困境,該行經過深入分析、多次探討,最終找到癥結。

改革“謀變”中,如何聚人謀事、突出特色、推陳出新?

在與市場的博弈中謀篇佈局,武雪峰戰略清晰:流程銀行建設、戰略目標重塑、文化載體固化。以此為目標,他確立了4大經營發展思路,即黨建與文化引領、風險與績效制衡、產品與服務支撐、科技與創新驅動

如今,托克托農商銀行推動機制、管理、科技、品牌、文化等全方位改革,以種子破土萌芽之力突破自我,不斷增活力、添動力、強實力,全面開啟了戰略轉型的“新時代”

打造“流程銀行”:

一場“沒有完成時”的自我革命

大雨過後,藍空碧霄。托克托農商銀總行大樓矗立於朵朵白雲之中。

在這裡,一場自2016年9月啟動的“流程銀行”改革,已持續整整兩年。

“流程銀行運行以來,我們致力於把每一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條線管理更明確;各個崗位制定崗位說明書,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以客戶為中心’的觀念更強;績效考核更細化、更科學……”該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王睿向記者介紹。

流程銀行建設,是托克托農商銀行經營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

“從農信社改製為農商銀行,不能是表面上的‘形似’,而應是本質上的‘神似’。”武雪峰對記者說,打造流程銀行,建立統一的標準,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是激活農商銀行永續發展、基業長青的內生動力,有利於打造

“形神兼備”的現代銀行。

在他看來,傳統“部門型銀行”體系,“金字塔”狀的組織架構,層級式的管理模式,遠離了顧客、割裂了流程,嚴重影響了各項業務的發展,引進和建設“流程銀行”模式,能夠極大提升農商銀行的品牌形象和競爭力。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在“流程銀行“的標準化建設下,托克托農商銀行員工面貌煥然一新。

流程銀行改革,也是改革者的流程。”武雪峰認為,流程銀行建設實質上是新的“現代銀行”理念,向舊的“部門銀行”觀念發起的一場宣戰,可以從3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流程銀行改革是思想的碰撞。在建設流程銀行的過程中,托克托農商銀行以戰略澄清為起點,從產權體制、經營管理模式、運行模式、經營方式、員工隊伍入手,建立“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架構,從觀念、體制和機制等各個方面,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革命。

其次,流程銀行改革是服務的升級。托克托農商銀行找準自身定位,充分發揮點多面寬和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圍繞“小”字做文章:

樹立“小銀行、大服務”理念。堅持支農支小,為城鄉居民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努力建設比大銀行營銷功能更強、比小銀行服務功能更強的現代化農商銀行。


明確“小銀行、大份額”目標。通過細分市場、細分客戶、細分網點服務功能,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化服務,爭取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制定“小銀行、大市場”策略。集中精力挖掘和開發市場,將農村市場作為資本集聚和組織存款的主戰場,城鎮市場作為貸款營銷和創利的主戰場,園區市場作為吸收存款和發展電子銀行業務的主戰場,同時做大做強城區小微貸款業務,拓展小微業務的“大市場”。


確立“小銀行、大競爭”的營銷機制。積極開辦代收、代付、代保管業務、貴金屬和融資理財業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比重,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再次,流程銀行改革是效率的提升。流程銀行建設的核心是優化組織架構,梳理和再造業務流程,建立考核激勵機制,以及培育合規文化等,最終實現“質”和“量”的提升。

在“質”的方面,注重盈利水平、資產質量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量”的方面,注重資產規模、市場份額和發展速度的提高,真正把農村信用社建成當地存貸規模最大、競爭實力最強、經營效益最好、社會聲譽最佳的農商銀行。

“流程銀行改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完善和優化。”武雪峰說,基礎“軌道”建好後,真正運行起來,會發現還有眾多的“毛細血管”需要疏通和建設,可謂一場“沒有完成時”的改革……

升級“普惠銀行”:

構建“普惠化+智慧化”金融服務體系

要支農,須知農。

托克托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全縣20萬人口中,農戶超過18萬。

秉承“普惠共享,智慧同行”的發展理念,托克托農商銀行勇挑支農重任,將普惠金融服務延伸向助力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

走進“一溜灣紅辣椒專業合作社”,50多歲的負責人崔軍就打開了話匣子。

“紅辣椒是我們這裡有名的土特產,香而不辣。以前,好東西賣不上個好價錢,莊戶人不願意種。”崔軍指著一旁剛加工好的辣椒系列產品對記者說,“在農商銀行的資金扶持下,我們幾戶人家成立了合作社,做紅辣椒的深加工,第一年每戶人家就增加了10000多元收入……”

一溜灣“紅辣椒”的發展壯大,是托克托農商銀行立足服務“三農”初心、鼎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記者瞭解到,在托克托這片土地上,西瓜、香瓜、葡萄等多家農業合作社,以及黃河燉魚、託縣粉湯、漁家垂釣等農家樂旅遊,也都在該行的支持下,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挖掘附加價值

,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在托克托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下,格圖營村的辣椒種植喜獲豐收。圖為村民們正在串辣椒。

與此同時,全方位打造多層次、零距離、全方位的“普惠式”金融服務體系,也是托克托農商銀行不懈努力的方向。

在雙河鎮大羊場村的便民連鎖超市,前來購買日用品的村民絡繹不絕。

托克托農商銀行第一家“農信驛站”,就設在這家超市旁邊。

一臺電腦、一個助農終端、一部雲pos、一臺點鈔機,整齊擺放的電子辦公設備,將銀行櫃檯搬到了村民家門口。

農信驛站,是托克托農商銀行傳統助農小額取款服務點的“創新升級版”

“來買東西時,順便就把錢取了,用多少,取多少,完全不用去銀行了。”來自小圐圙村的王福林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功能更多了,還增加了報刊書籍、休息座椅,農商銀行真貼心哩,尤其是為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村民在該行設立的第一家“農信驛站”取款。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托克托農商銀行在“農信驛站”裡設立的“農信書屋”。

該行零售金融部總經理趙豐華告訴記者,升級版的“農信驛站”,在保留原有助農服務點存取款、轉賬、餘額查詢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富民卡”貸款歸還、結息、農戶建檔立卡資料收集等新功能,並提供代繳電費、電話費、社保查詢、代購火車票、複印等多項便民服務,切實讓“家門口的銀行”,成為村民真正的“好鄰居”。

“普惠金融使者”的情懷,托克托農商銀行不斷優化零售網點、穩定基礎網點、佈局自助網點、拓展移動網點和農信驛站5類服務網點建設,構成一張金融服務的“大網”,把貼心、暖心的金融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持續提升該行的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環境與時代在不斷改變,我們的金融服務也需要在一次次革新中不斷升級。”在武雪峰看來,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也是一場“不能停下來”的改革……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托克托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向百姓宣傳金融知識。

發力“科技銀行”:

鑄造獨具特色的“雲中金融”品牌

來到托克托縣古城鎮,三座高塔映入眼簾,“雲中古郡”四字浮於塔身之上。

這座古城建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是蒙古高原歷史上第一座有記載的城市。這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孕育了托克托農商銀行“雲中金融”品牌和“雲中e貸”產品。

“品牌戰略,是所有銀行發展的方向。一個好的品牌,是為企業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資產。”武雪峰告訴記者,托克托農商銀行正在全力鑄造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雲中金融”品牌。

據他介紹,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崛起,以科技和創新驅動為“兩翼”,發力“科技銀行”建設,積極研發智能化移動信貸產品,是該行謀求轉型的突破口。

2018年1月,托克托農商銀行設立微貸中心,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德國IPC調查技術,全力發展小微貸業務,專門為個體工商戶推出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的新型信貸產品——“雲中e貸”,授信最長期限2年,最高額度30萬元,最快當天到賬。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雲中e貸”免費申請貸款頁面。

“這是我第一次用這種‘時髦’的方式貸款,速度快,服務好,剛好急需資金,就掃了一下二維碼,30萬元的貸款,第二天就辦下來了。”托克托縣農信種養殖業合作社負責人蘭榮河對記者說,在托克托農商銀行上門營銷人員的推薦下,他通過手機掃描“雲中e貸”二維碼,順利申請到30萬元貸款,及時填補了生產測土配方肥所需的資金缺口。

“雲中e貸”,是托克托農商銀行“雲中金融”品牌在產品中的一個實際、具體的應用。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通過引入德國先進微貸技術、憑藉以現金流為基礎的信貸調查技術,該行構建了架構完善、風險可控、流程清晰、高效便捷的小微貸模式。“雲中e貸”的上線,有效滿足了廣大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資金需求。

独家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家农商银行的“谋变”之道

↑圖為托克托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到托克托縣農信種養殖業合作社做貸後調查。

截至6月底,“雲中e貸”上半年已審批通過263筆,金額5426萬元,新增貸款4054萬元,戶均貸款餘額16.48萬元,用信率74.34%,且無一筆貸款本金和利息逾期,還本結息率100%

尾聲

車子行駛在土默川平原上,遠山近水、綠野廣闊,儼然一座江南水鄉。

眺望遠方,激盪的黃河水,洶湧澎湃,奔流不息。

“雲中美,黃河長,百姓最親農商行。挎包銀行好傳統,百村千戶暖心房……”一首動人的歌曲,唱出了托克托農商銀行在母親河的見證下,堅守初心、服務百姓的熾熱情懷。

文化的革新與固化,是該行全面轉型的“根”和“魂”。

行花“辣椒”的設計、吉祥物“鵝寶”的落地,以及黨建館、行史陳列館、仿古金融街的建設,無不彰顯出該行不忘來路、追求卓越的精神氣質。

將改革進行到底。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浩蕩前行。

如今,改制6年的托克托農商銀行,不斷以新思路應對新挑戰,各項改革成效顯著、碩果累累:一家充滿活力、蒸蒸日上的現代化農商銀行,如金鷹騰飛,翼展雲天。

賈丹丹

《中華合作時報·農村金融》記者

願以一顆虔誠的心,為文字注入靈魂。

在行走中尋找故事,於追問中發現價值。

她的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