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據南通縣中校史記載,該校“創辦於1923年,其前身為1922年創建於金沙的南通縣立職業學校”。然而,經查閱有關史料發現,金沙職業學校獲批於1918年,招生辦學於1919年。——這就意味著,按照通行的校史起源標準,南通縣中也稱得上是一所百年老校了。

紡織業興起,創建職業學校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大生紗廠

入清以後,南通棉花之盛馳譽全國,花、紗二物為當地出口大宗。光緒年間,南通已成為國內棉花、土布集散中心。及至清末民初,隨著張謇創辦紡織工業的成功,南通的實業很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籌辦大生紗廠的艱難曲折中,張謇深感缺乏機械、紡織工程等方面的人才,對各種技術和各類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農工商皆資學問”思想的指導下,他倡導和創辦了各類職業學校,南通近代職業教育由此興起,並享譽全國。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17年5月6日中華職業教育社在江蘇省教育會設立

1917年5月6日,黃炎培、張謇聯合教育界、實業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啟超、宋漢章等48人,在上海共同發起創立了中華職業教育社,民國最成功的職業教育團體就此誕生。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22年孫儆像

金沙,向為通州(民國起稱南通縣)東部重鎮,是棉紗與土布的主要產地,手工紡織較有基礎。隨著南通紡織工業的發展,為進一步加快中等技術人才培養步伐,適應職業教育之需要,滿足地方實業發展需求,在張謇與中華職業教育社興辦實業教育的影響下,孫儆(字謹丞,1866—1952,民國初曾任江蘇省議會副議長,後離職回金沙興辦教育)通過縣勸學所(1923年遵部令改組為教育局)、縣知事公署向江蘇省教育廳呈報了在南通城外的金沙發展職業教育的計劃。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18年10月,《江蘇省公報》准予在金沙開設職業學校有關內容書影

1918年10月23日,時任省教育廳廳長符鼎升發佈指令,批准了南通縣勸學所職業學校發展規劃,確認“除原有私立甲種農業、甲種商業兩校請酌量擴充外,擬就金沙市增設職業學校一所”。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19年8月《南通》報所刊金沙職業校招生廣告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至1919年7月,確定了職業學校選址,並計劃造“屋二十餘楹,計用費銀三千左右”。8月,位於金沙鎮河南、金沙小學東側的職業學校校舍落成,“南通縣立職業學校”在孫儆主持下正式開辦。為“謀改進紡織技術”,“購置了鐵木紡織機和染色設備”,同時,孫儆還延聘良師參與辦學,邀顧益三任主事,張貫三為舍監,聘請具有紡織和染色專業知識的人才鬱蘭生、黃君等人為教師,言傳身教,指導學生邊學邊做,以培養紡織專業人才。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19年9月2日,《通海新報》關於金沙職業學校的報道

資料顯示,學校開辦第一年,設棉織科兩級,有學生51人,教師10人,首屆學生於1922年7月4日畢業。關於該職業中學,在當年南通縣公署第三科(相當於教育局)編印的《民國九年南通縣學事年表》中,在所列孫儆擔任校長的金沙20所學校中,排在首位的便是這所“民國八年八月設立”的“縣立職業學校”。

推行新學制,設立南通縣中

鑑於“舊時中等實業學校制度之下,兒童甫畢業於小學,即分受專門職業之訓練,兒童往往因個性不適於所受之教育,以致多所戕賊”, 1922年11月,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以大總統令頒佈壬戌學制,明確“凡各縣如經濟充裕,設備完全,並有相當之校舍、師資,亦得設初級中學”。新學制規定,初級中學施行普通教育,可單設,亦可根據地方需要,兼設各種職業科。此後,各地紛紛申辦初中教育。

1923年,孫儆發起並籌資3125元(銀圓),擬將金沙鎮南首的縣立職業學校及第十六國民學校加以改建擴充,以建立南通縣初中(仍保留職業科)。隨後,南通縣教育行政會議提出議案:“在金沙市設立縣立初級中學校,建築費就地籌集”。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23年8月,《江蘇省公報》關於籌設南通縣立初級中學有關內容書影

7月,南通縣知事公署向省教育廳呈報了籌設縣立初級中學經過情形(附計劃書校舍圖)。8月,經省長韓國鈞核示後,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蔣維喬發佈指令,同意南通縣“於全縣適中之金沙市籌設縣立初級中學”之請示,並確認“經費業已籌定,校舍設備均屬適宜,應準試辦”。南通縣立初級中學由此正式開辦,孫儆任校長,並開始招生。該校成為南通城區以外的“第一所區鄉中學”。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23年8月,南通縣立初中刊登在《通海新報》的招生廣告

為擴大社會影響,1923年8月,甫獲批建的南通縣中連續在《通海新報》頭版連續刊登招生廣告。並如期招滿普通科學生50名(學校為男女合校,普通科招男生43人,女生7人)。據記載,是年該校職業科亦同時招棉織、燭皂兩科新生50人。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1925年,南通縣立初級中學校職業科參觀團(攝於南通博物苑美人石前)

事實上,在1923年以後的幾年中,南通縣立初中是一所職業科、普通科並存的綜合中學。在此期間,南通縣中除師生數逐年增長外,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也在南通引起關注。查閱僅有的幾份南通、上海報刊,就有“金沙縣立初中學生鑑於此次上海發生流血慘案,群情憤激,演講聲援”“縣立初級中學職業科學生赴江南參觀”“金沙市縣立初中學生在新金村劇場新年演劇”“縣立初中各級學生組織學生會”等多篇圖文報道,由此可見,在這一時期,南通縣中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停辦職業科,發展普通教育

自1924年起,南通縣中職業科停止招生,學校逐漸過渡為一所普通初中,走上專業化發展的快車道。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晚年孫儆像

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校舍已無法滿足辦學需要,必須加以添建,但原校址卻已沒有擴展餘地。1930年,經實地考察後,縣教育局擬將中學遷往孫校(孫氏私立高等小學校,1920年,由孫儆創辦,今通州區實驗小學前身)附近。縣教育局原代局長姚味香“商之於蜀生(孫儆之子)”,孫儆知曉後當即表示同意,並毅然將孫校校園旁市價頗高的16畝農田無償貢獻,作為中學地基,隨後,南通縣立初中順利遷校。此時的孫儆,已息影家園多年,但仍能主動獻出價值頗高的近市良田,其對教育事業之熱忱、受嗇公影響之大,由此可見。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如今的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源自當年的南通縣中

南通縣中創辦至今已有百年。百年風雨滄桑,百年薪火相承。一百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而又光輝燦爛的道路。她歷經了在艱難中探索、在戰火中堅守、在曙光中新生、在動亂中磨鍊、在改革中前進、在新世紀騰飛的艱辛和坎坷。經過一百年的發展,當年的南通縣立初級中學(後改名為金沙初級中學)不斷壯大,開枝散葉,如今已衍生出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通州區金沙中學、通州區實驗中學三所名校。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如今的通州區金沙中學,源自當年的南通縣中

儘管屢有合併拆分,校園易址,校名亦幾經更迭,學校在各個時期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所負的教育任務不一,但其認真辦學,傳授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正氣和發揚愛國傳統,卻是一脈相承的。


南通縣中的校友們,一百年前你們的母校是這樣創立起來的……


如今的通州區實驗中學,源自當年的南通縣中

最令人欣喜的是,在2018年中、高考中,省通州高中袁夢同學與通州區實驗中學王樂章同學分別取得省高考(理科)與市中考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不失為獻給南通縣中建校100週年最好的禮物,這也必將激勵廣大師生繼往開來、開拓進取、再鑄輝煌!


查看更多南通本地精彩內容

請於應用市場下載“濠濱”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