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娃娃問我,有母校怎麼沒有父校?

這可難住我了,我一時語塞。

然而發佈到海川化工論壇後,竟然得到了答案,真的是大開眼界!

為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猜猜看,是哪所大學?

“母校”一詞的來歷

人們把自己畢業或肄業的學校稱為“母校”。它是在20世紀初由日本傳入的外來語。當時,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聘有日本教員,其中,“正教習”服部宇之吉對我國師範教育建設貢獻很大。

為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母校”一詞就是他在1907年向第一期畢業講話時提到的。由於飽含親切感,又易於接受,後來在全國就流行開來了。

其實反過來說有句話叫“繼承父輩的意志”,而沒有說“繼承母輩的意志”的,這是個文化領域的問題。

中國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祖國”應該是從清末的一批留日華人開始的。

為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鄒容1903年初在日本所作的《革命軍》中多次使用“祖國”一詞。秋瑾也有“頭顱肯使閒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的詩句(《柬某君》)。

為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梁啟超則在新舊兩種意義上使用“祖國”一詞,在1902年所著的《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中,梁啟超稱“吾祖國前途有一大問題”。

在1905年的《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梁啟超也使用了“祖國”一詞。實際上, “祖國”一詞在二十世紀之後的中國才逐漸成為現代國民國家的代稱,這當中應該經過了日語的中介。

為何有“母校”,沒有“父校”?

而將“祖國”比喻為“母親”並形成一個固定的隱喻結構則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的事情,它最早在文學領域中出現。

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對促成這一隱喻結構的形成及廣泛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作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故作歌“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七子之歌》引言)。

詩中將“祖國”比喻為“母親”,將割讓的殖民地比喻為“子女”,字裡行間充滿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七子之歌》的廣為流傳,使“祖國母親”的類比在全國的白話文中流行開來,也標誌著“祖國母親”這個概念隱喻的正式形成。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祖國母親”的隱喻開始慢慢向各種文本繁衍。僅在現代詩歌語料庫中,就有16首重要詩人的作品中出現過“祖國是母親”的概念隱喻,出現頻率非常之高。而經過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祖國母親”的隱喻得到進一步的使用和引申,通過文學和藝術傳播渠道,形成了一個以“祖國母親”為核心意象的抒情話語網絡,其影響也從文學領域擴散至政治社會領域。

1949年以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 “祖國母親”的隱喻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直到今天,它已然是我們語彙中的一種“超穩定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