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歷史的謊言:漢高祖得天下之後就開始「休養生息」了嗎?

按照傳統的解釋,漢朝自建國開始就大搞“休養生息”,並有詔書為證:

五月,兵皆罷歸家。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復之六歲,食之一歲。(《史記·高祖本紀》)

(漢五年)帝乃西都洛陽。夏五月,兵皆罷歸家。詔曰:“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民以飢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漢書·高帝紀》)​

戳破歷史的謊言:漢高祖得天下之後就開始“休養生息”了嗎?

這就是著名的“高帝五年詔”的前半部分,也可見《漢書》在官方文書上對《史記》增補的部分,更詳盡,總結起來有三條:

1,諸侯子,在關中的,享受免役12年的待遇,回關東老家者享受免役6年的待遇,食之一歲,即由官府供養一年;

2,脫籍民,即秦朝的良民百姓,嘯聚山林脫離了國家的編戶齊民體系的,要回歸原籍,由官吏恢復其原有的爵位和授予田宅;

3,奴婢,注意必須是秦朝的良民以飢餓自賣於人的奴婢,都免為庶人,成為普通百姓。

這裡面,要著重說一下“諸侯子”,李開元先生認為,“諸侯子”就是籍貫在原六國故地的、參與劉邦反秦戰爭的諸侯人,其實不確。

在劉邦入漢中過程中,“楚子、諸侯人之慕從者數萬人”(《漢書·高帝紀》),楚子和樊侯蔡兼這樣的韓家子才是諸侯子,而“諸侯人之慕從者”才是李開元所說的“諸侯人”。

那麼,“諸侯子”到底是什麼?

應該是“楚國及諸侯支系宗戚之從軍者”,即六國的舊貴族子弟及他們的徒眾,或者僅限於他們本人。(見曾磊:《“諸侯子”小議》,《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3月刊)

戳破歷史的謊言:漢高祖得天下之後就開始“休養生息”了嗎?

瞭解了這個常識,再回頭看“高帝五年詔”,就會發現劉邦的善政及於社會的兩個階層:

1,跟隨他的六國舊貴族;

2,秦朝的編戶齊民。

有人要問了,不是有放免奴婢嗎?為什麼不是及於三個階層?

這就要看詔書的限定條件,明確了必須是秦的“良民”出身, 事由是因“飢餓”,行為是“自賣”,而之前三解已經寫到的,秦政體系下,數量更大、覆蓋面更廣的隸臣妾、刑徒階層,乾脆被劃入了歷史遺留問題,根本不在放免的範圍內。

至於“高帝五年詔”的後半段,更是連篇累牘地要求地方官吏尊崇漢家的“爵爺們”(作者玩笑,非歷史名詞),沒有“天下百姓”什麼事兒。

事實上,劉邦在位期間自認的“成就”,在高帝十二年的一份詔書中早已說得很清楚:

三月,詔曰:“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親,或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賦斂,女子公主。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長安,受小第室。入蜀、漢定三秦者,皆世世復。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亡負矣。其有不義背天子擅起兵者,與天下共伐誅之。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漢書·高帝紀》)

大意是,我當皇帝得天下到今天,已經十二年了,與天下的豪傑、賢士共同平定天下、安寧世道,是我一貫的策略。我對功臣們也實在夠意思了,有大功者封王,差一點的封侯,再差一點的也有食邑(爵位在七大夫以上)。而部下的重臣親貴,或者為列侯建國,自己任命官吏官吏,吃賦稅,女子也為公主(漢初女子也可封侯、繼承侯爵)。凡是列侯、食邑者,還在長安有大宅第;二千石的高官則遷到長安,有小宅第,跟著他進蜀中又打回三秦的老兄弟,則世代免勞役。

戳破歷史的謊言:漢高祖得天下之後就開始“休養生息”了嗎?

劉邦死於高帝十二年四月二十五,這份一個月前發出的詔書,既是佈告天下的政治遺囑,也可以說是自身的施政總結,更是對自身經營日久的關係網絡的最後一次喊話:

老兄弟們,我對得起你們了,如果有對不起我家後人的,應天下共誅之。

綜上所述,在劉邦的時代,根本沒有什麼普惠全民的所謂“休養生息”政策,只是在照搬秦政、恢復秦朝編戶齊民體制的基礎上,對“自己人”進行肆無忌憚地照顧,進而換取他們的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