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縣彭公祠

彭公祠,位於鎮平縣老莊鎮杏花山虎山溝上,始建於1934年,與千年古剎菩提寺相鄰,是20世紀30年代宛西地方自治創始人彭錫田的墓地,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到清明節或旅遊旺季,這裡香菸繚繞,祭掃、拜謁的人絡繹不絕。

彭公祠系民國宛西自治倡導人彭錫田的祠堂。彭錫田,字禹廷,鎮平縣安子營鄉七里莊人,是抗日名將彭雪楓的堂叔。早年在馮玉祥領導的西北革命軍任要職。1927年6月,隨北伐軍由西北進入河南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高等執法官;同年8月,因其母病危返鄉。時值鎮平縣土匪猖獗,民無寧日。彭錫田應鎮平縣民眾懇請,拋棄高官,出任鎮平縣南區區長,組建地方民團,剿匪安民,為官清正,關心百姓疾苦,靠強硬政策把為當時鎮平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深受社會各界好評,一時其聲名威震南陽。其死後,宛西三縣群眾為了紀念這位民國自治領袖,在杏花山虎山溝為他修建紀念地,立祠奉祀。

1930年,彭錫田成立鎮平縣自治委員會和十區自治辦事處,直接替代政令機關,行使地方軍、政、財、文、司法大權,組建民團,有計劃地訓練壯丁,民主選舉鄉鎮長,實行清鄉,調查戶口,清丈地畝,剪髮放足,禁溺女嬰,設立公學、救濟院、醫院、圖書館,植樹造林,治河修路,開辦工廠,推廣良種,禁菸禁賭。在他的領導和督促下,各級各行人員兢兢業業、勤奮工作。在短短几年時間裡,鎮平境內土匪絕跡,人民安居樂業,廣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稱讚。

然而,他推行的地方自治政策,對原有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了徹頭徹尾的改革,觸犯了國民黨地方政府和土豪劣紳的利益,他們賄買彭公的侍衛楊天順,於1933年3月25日夜將彭公殺害。其地方自治主張也自此灰飛煙滅。

噩耗傳出,舉國震驚,全國各地社會名流、文人學者前來致祭者甚多,不少黨政要人送來輓聯,或賦詩致哀。馮玉祥送輓聯“殺身成仁,做萬家生佛;捨生取義,為一代完人。”黃炎培先生送輓聯“做下層工作,享上等榮譽,大丈夫當如是也!迄今昭忠棲魂,菩提賁骨,數千裡齊來瞻仰,英名永不朽,功業直追佛、耶、回;為民團領袖,當自治導師,有志者事竟成矣!試看桑麻遍野,花柳煙溪,百萬戶同慶昇平,光輝垂故里,恩澤常留鎮、內、淅。”其死後,宛西三縣(鎮平、內鄉、淅川)群眾為了紀念這位民國自治領袖,在杏花山虎山溝為他修建紀念地,立祠奉祀。

鎮平縣彭公祠


彭公祠是一個四合院落,主房佔地60平方米,高6米,入約深7米,面闊11米,單簷硬山式建築,用青磚砌築,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石墩廊柱、磚苫瓦繕,斗拱飛簷、古色古香。建祠堂的每塊磚上均刻有“彭公祠”三字,祠堂內掛有當時社會名流馮玉祥、于右任等撰寫的輓聯,其中彭禹廷“自跪自歌”的畫像,示“自立、自強、自治”之意,十分耐人尋味。祠堂旁邊的山腰上屹立著一通與墓園和祠堂遙相呼應的六稜碑,碑六面題詞從不同方面對彭公作了公正、恰切的評價:中流砥柱,力挽狂瀾,仁至義盡;民眾生佛,村治先河,救世慈航。祠堂前利用迴音原理,砌有石階臺壁,雙手相擊,迴音響亮,宛如蛙鳴,清晰可聞。

鎮平縣彭公祠


六稜碑—彭禹廷紀念碑

彭公祠是一處神聖而莊嚴的處所,它記載的是一段宛西自治風雲史,演繹的是一代英豪的傳奇故事。它不僅是一個文化地標,更是後人緬懷英靈、祈盼安樂的地方。行走其間,與這位曾經組建過300人土槍隊的民團組織,依據孫中山的 “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擬定出“自衛、自治、自富”的自治綱領,力求在全縣實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村村無訟,家家有餘”目標的先人來一次心靈神交,他那將民間自治主張逐步擴大至全地區、全省乃至全國的暢想,無非是淹沒在黃塵古道上的一段神話而已。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共和、民主、法制的進程中,總得有人去實踐和探索———這也許就是彭公祠留下的最有意義的價值所在吧!(彭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