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山西」「表里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濤濤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山西河流全屬外流水系,源於東西兩山地,分屬於黃河、海河兩大水系。大體上向西、向南流的屬黃河水系,向東流的屬海河水系。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約2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4000平方公里的河流,主要有:汾河、涑水河、沁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八條河。

汾河——山西省第一大河,哺育多少三晉兒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汾河 篆刻:李澤峰

汾河是山西省第一大河,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養育了山西近41%的人民。汾河,從北流到南,貫穿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從古到今,汾河哺育了多少三晉兒女,孕育出多少英雄豪傑,有帝王將相,有文化名流,有巾幗女傑,有馳騁天下的鐵血將帥,還有縱橫商場的晉商英才,她見證了無數古史今事,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太原汾河公園

關於汾河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後,《水經注》:“汾水出太原汾陽北管涔山。”《漢書·地理志》汾陽:“北山,汾水所出。”《括地誌》:“汾水源出嵐州靜樂縣北三十里管涔山。”可見,古籍中多有汾河源頭記載,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1992年12月由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西水資源》:汾河“發源於管涔山、寧武縣東寨鎮的雷鳴寺泉”。

汾河支流眾多,較大的如瀟河、文峪河、澮河等,其中還包括了許多著名的大泉水,蘭村泉、晉祠泉、洪山泉、郭莊泉、廣勝寺泉、龍子祠泉、古堆泉等。汾河水利資源豐富,經濟地位重要,在全省共建有8座大型水庫(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汾河流域即有3座(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其他中小型水庫、灌區、機電泵站更是星羅棋佈。

涑水河——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涑水河 篆刻:李澤峰

涑水河是運城的母親河,流經絳縣、夏縣等6個縣(市、區),流域內是當地人口最密集、生產力佈局最集中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

涑水河是黃河一級支流,其流域位於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地區境內,發源於絳縣的橫嶺關陳村峪。涑水河向西南流經聞喜縣、夏縣、運城市區、臨猗縣至永濟市伍姓湖,在弘道園村附近匯入黃河,途徑6個縣(市區),全長196公里。《水經》:“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涑水河流域運城鹽湖

涑水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河東大地,表裡山河,相對獨立。天然的、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人口增加、聚集和定居得以實現,從而有利於文明的出現和國家的形成。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薄生榮說,我國古代的先民們,從採摘文明向農耕文明過渡的過程中,由於受當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他們心目中的宜居之地,必然是水草肥美,山環水抱,有依有靠的中小盆地。這些地方,一方面鑿窯而居仍有可能,另一方面生活用水有保證,原始的種植也比較方便,而上山打獵距離也不是太遠,這種條件,只有中國北方的黃土高原、黃河中游的幾個盆地具備,這也就是華夏文明不起源於大江大河,而發源於汾河、涑水河、渭河、洛河盆地的主要原因。

沁河——中華傳統文明的孵化器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沁河 篆刻:李澤峰

沁河又名沁水,古稱洎水,是山西境內僅次於汾河的第二條大河,也是山西的一條母親河。沁河發源于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也有說法表示沁河的發源地是山西省沁源縣西北太嶽山東麓的二郎神溝。

沁河全長485公里,流域面積為1.07萬平方公里;在山西省境內長360公里,流域面積為1.07萬平方公里。沁河自北向南流經沁洛高原的沁原、安澤、沁水等縣。於陽城縣潤成鎮進入太行山區,東南流入河南省境,至濟源縣五龍口出山後,流入平原,在武陟縣城南方陵村注入黃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沁河流域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傳說。沁河流域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孵化器,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的過渡帶;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這裡就有了燦爛的“下川文化”。

三川河——水力、礦藏資源豐富的母親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三川河 篆刻:李澤峰

三川河是晉西匯入黃河北幹流左岸諸多支流中第二大支流,河道全長176公里,流域面積416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川、東川、南川匯流而成,故名三川河。

三川河干流在山西省離石市以上稱北川,發源於呂梁山北段西麓方山縣的赤堅嶺,流經方山縣城,在離石區接支流東川后,再經離石到的交口鎮王家塔與南川河,稱三川河,三川河流經柳林縣城。於石西鄉西河口村注入黃河左岸。東川有兩個源頭,偏北的一支叫小東川,發源於呂梁山脈的骨脊山,流向為東北西南向。偏南的一條叫大東川,發源於呂梁山西麓的神林溝,經吳城鎮,以東南西北流向在車家灣匯合小東川后由東向西流經田家會,在離石市匯入三川河左岸。南川發源於呂梁山西麓,山西省中陽縣劉家坪鄉鳳尾村界牌嶺,以北偏西方向流經中陽縣城,在離石交口鎮匯入三川河左岸。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三川河流域由於水利條件較好水量充足,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非常豐富。而且三川河流域礦藏資源豐富,主要礦藏品種有煤、鐵、石棉、鋁礬土、硫磺、石膏等。

昕水河——山西省境內的第7大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昕水河 篆刻:李澤峰

昕水河全長134公里,流域面積為4326平方公里,是我省境內的第7大河。

昕水河古稱蒲川水、斤水、薄水、昕水,是黃河一級支流,發源於蒲縣黑龍關鎮火石凹豹子梁東側,西流經蒲縣,至隰縣午城鎮納東川河、紫川河,從下胡城村入大寧縣境,西流至縣城南納義亭河,再西流經曲峨鎮、徐家垛鄉,在古鎮村西北注入黃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昕水河在大寧縣形成白馬嘯、昕水飛瀑、堡村溝水庫、昕水河等美景。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9700萬立方米,建成4座小型水庫。昕水河流經黃土殘塬區,水量不大,含沙量高。

桑乾河——《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桑乾河 篆刻:李澤峰

桑乾河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位於山西省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交接地帶,在山西境內的河流長度為252千米,在山西境內流域面積1.6767萬平方公里。

桑乾河流域範圍涉及3市6區15縣(市),包括忻州市代縣、原平市、神池縣、寧武縣等4個縣(市)的部分面積;朔州市朔城區、山陰縣、應縣、懷仁縣4個縣的全部面積或大部分面積,平魯區、右玉縣2個縣(區)的部分面積;大同市南郊區(城區、礦區)、新榮區、大同縣、渾源縣、左雲縣、廣靈縣8個縣(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面積,天鎮縣、陽高縣、靈丘縣等3個縣的部分面積。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遙想三皇五帝時候,炎黃部落和蚩尤部落之間的涿鹿之戰就發生在桑乾河邊,標誌著華夏民族走過蠻荒走入文明的起點;早在《水經注》囊括的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中,桑乾河又以恣肆不羈的個性,備受一代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推崇;當桑乾河下游流經盧溝曉月,因為氾濫無常而獲名無定河,直到康熙年間得到治理,被賜名永定河,堪稱北京的母親河;尤其是公元1951年,桑乾河更是與丁玲的文學名著《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起,登臨斯大林文學獎的榮耀殿堂……

2017年6月17日,山西啟動桑乾河生態補水工程,黃河水經萬家寨引黃工程流入桑乾河,接著匯入有“北京母親河”之稱的永定河。這是黃河水首次跨流域生態補水,不僅保障了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源頭活水,而且打通了黃河水進京通道,對於北京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滹沱河——見證了兩漢魏晉南北朝之興衰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滹沱河 篆刻:李澤峰

滹沱河俗稱沙河,滹沱河自今繁峙縣東孤山發源,環五臺山做半徑狀,流經山西繁峙、五臺、代縣、原平、忻府、定襄、盂縣7縣市區,自西向東蜿蜒於太行山峽谷間,由盂縣東界出境進入河北省境,衝進華北平原,東奔大海。滹沱河全長605公里,流域面積25168平方公里。其中在山西境內河長為319公里,流域面積18856平方公里,佔總流域面積的74%。

滹沱河歷史久遠,名稱多異,《山海經·北山經》作“滹沱”,《周禮·夏官·職方氏》作“芼沱”,《史記·蘇秦傳》作“鯺沱”,《漢書·地理志》作“芼沱”,是源於山西的一條歷史名河。早在公元前950年周穆王時,滹沱河之名已經出現,距今已有2950年的時間。滹沱河名氣大是因滹沱河見證了兩漢魏晉南北朝之興衰,特別是滹沱河與王莽、劉秀、司馬懿、拓跋珪、慕容寶等幾位帝王的活動有密切的關聯而名聲顯著。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值得一提的是,滹沱河原本竟然是汾河的東支流。據《山西省地理》載:“第四紀以來,汾河曾發生重大變化,上新世時,汾河是河湖相連的串珠狀河流,東北貫穿了忻州、太原、臨汾、運城四大盆地,包括有滹沱的中、上游,由於更新世忻州與太原盆地間發生石嶺關隆起,和原在太行山東麓的滹沱河進行的襲奪作用,奪取汾河的東源,形成今天的滹沱河。”

漳河——精衛填海的故事原發地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漳河 篆刻:李澤峰

漳河是山西省東南部最大的河流,屬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流域位於山西東南部的太行山區,在滹沱河流域以南,沁河流域以北,汾河流域以東。

漳河在山西省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域內主要包括晉中市的和順、榆社、左權、昔陽4縣的大部分、太谷、平遙的小部分,長治市的城區、郊區、長治縣、潞城、屯留、長子、壺關、平順、黎城、武鄉、襄垣、沁縣12個縣、市(區)。漳河支流眾多,上源可分東西兩區,東區為石質山區,山高谷深,岩石裸露,坡陡流急,含沙量小,故稱清漳河;西區為丘陵和盆地,多為土質區,黃土覆蓋較深,植被差,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挾帶泥沙較多,故稱濁漳河。

「印記山西」“表裡山河”山西的八條母親河 哪條哺育了你

漳河源頭之一的發鳩山,是精衛填海的故事原發地。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本名女娃。《山海經·北山經》傳說: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很少人知道,漳河曾經還是黃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條支流。《禹貢》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後來黃河南徙,漳河脫離黃河,加入海河水系,為海河中一大支流。

 (數據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桑乾河、滹沱河、漳河、沁(丹)河、涑水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2017—2030年)的通知》)

印記山西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