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輿論導向與自媒體人的奉獻

今日頭條是新媒體,這種把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關係並加以互動,輿論導向加以疏導,通過讀者與作者的討論讓我們對事物有了更多的瞭解,對事物的真實有了更多的辨別。而且是來自五湖四海甚至國外人士的參與。無疑是一種新的媒體方式。今日頭條突破了其他媒體單一沒有互動環節,也突破了微信,QQ等群體固定,圈子化的限制。

參與今日頭條的人士從專家級到專業人士再到普通讀者這種高度與厚度的寬泛有機結合。其欄目有許多種,既有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就業,銀行,保險,理財,房產,法律,醫學,文學,投資,繪畫,歷史,文化,影視,探索等。光悟空問答每天形成的問題就要3000多道題。這種信息數量級只有自媒體才能實現。傳統紙質媒體,是無法適應這種24小時不間斷的發佈新聞。

在龐大的新聞,信息面前讓我們大家感受到知識與科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包括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包括我們享受來自全球的信息。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潮流,是科學把我們帶入科學技術生活的春天。

對於有些問題的提出是多少人苦思才能提出,又有多少人,尋找著答案,又有多少人憑藉自己知識,經歷盡力回答問題,有時為了搞清問題的出處,查閱資料尋求精益求精,我知道今日頭條多數問答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就是作者的文稿其稿費也是最少的媒體之一。

今日頭條作為自媒體,其傳播知識與信息。但是它不是字典與辭海,也不是專業的醫學,科技等專業網站。它力求知識信息傳播的正確性。但難免會有瑕疵與失誤。同時作者由於知識,閱歷,格局,視角,感受,未必文章與問答是完全正確的,甚至也會有錯誤與失誤。但是多數作者是慎重對待文章的,他知道文責自負這種媒體人的起碼要求。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國家對媒體的監督與管理的要求。今日頭條也不例外,專業的審核團隊,嚴格的流程,審核的權限,敏感詞彙等。可以這樣說碰高壓線與紅線,包括明顯有知識誤導與缺陷的文章,一定是不會流出與通過審核的。

但是我們從目前中國人,特別是一些讀者,回覆讀者的話語與評語,有時是傷害,有些直接就是爆出口,還有的就是雞蛋裡挑骨頭,也有文字獄式的挑剔。我們作者不是說,我們的觀念觀點就是正確的與完美的,我們熱切希望讀者的善意的批評。正是大家的批評與指正,正是我們前進路上的營養液,是作者成長的助力。

我們知道讀者是認真讀取了,才會提出問題,我們作者感謝讀者的閱讀與分享。但是我們作者也希望獲得讀者的尊重,至少不能有人身攻擊的火藥味。目前我們真的應該感謝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知識與科技水平的先進性。對待辛勤耕耘的作者,能夠有份尊重。這不是過分的要求,實際上作者當大家都進入夢鄉時,他們還在耕耘揮灑汗水與苦思冥想,這種為大家提供精神食糧是一種奉獻。願大家對作者的勞動有種感恩。這是一個文明的時代,是我們大家共享幸福的時代。讓我們一起貢獻我們的青春與知識的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