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對中年人,其實並不友好

世界對中年人,其實並不友好。

一般來說,40-60歲被定義為中年人,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吧?

除非是娛樂圈,否則這個年齡段的人,是不會再稱呼自己為“男孩女孩”或者“男生女生”的。

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一個都沒少,小孩子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兜裡的錢夠不夠以後入學婚嫁的;老人慢慢的也不怎麼跟自己爭了,好像變得比以前聽話多了。

在很多人還在關心劉強東在美國到底有沒有性侵,自媒體大咖咪蒙離婚的時候,誰會注意華為的老員工又出事了呢?

不是被離職,這次是跳樓了。

往前幾年,聽說能跳樓的都是富士康的楞頭小夥,感覺壓力大生活沒意思,那時候真覺得歲數小的人,怎麼做事這麼欠考慮。

現在當一個50多歲的華為工程師,在被辭退的時候選擇跳樓,你還會這麼評論麼?

都說在職場上千萬別罵90後,人家一生氣可能真的就甩手不幹了,要罵就罵70後80後,這些人罵他們什麼都行,只要給開工資,都好說。

中年不如狗,每天晚上開車回家,有多少人會等熄火之後,在車裡多逗留那麼幾分鐘再上樓。

不僅僅是職場上壓力山大,疾病一個接一個的找上門來。

小時候盼過年,一是放假不上學,二是好吃好喝多熱鬧;現在到了中年,最怕公司組織體檢,保不準可能就又有幾個指標不正常了。

人的心境啊,總歸都是從激盪逐漸平穩,青春期的時候還會喊喊“釣魚島是中國的”,現在中美貿易戰打得這麼兇,中年人只關心股市的錢是否安穩。

投資P2P追求年化20%收益的,很多都是青年人,本身資金不多,找些親戚朋友在新平臺多註冊一些羊毛賬戶,折騰著新手獎勵。

隨著P2P暴雷,中年人不再相信高收益了,一年6%能跑贏通脹就行。

家裡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自己這身子骨哪天不行了,是沒精力去北京扯橫幅的。

經常有人向我炫耀自己的成功投資經歷,往往我都會建議他在膨脹之前,早上4點半去協和的大門口,看看清晨搶號的場面。

當有人生活不如意遇到低谷的時候,我也建議他去醫院病房溜達溜達,看看那些久患疾病的人的表情。

醫院是個好地方,能讓你波瀾不驚、寵辱偕忘。

精算師八哥在上海讀書的時候,每次從東北老家坐28個小時的硬座火車,下了車還能和小夥伴去網吧包夜打遊戲。

現在從北京坐高鐵去上海出差,5個小時下來都感覺腰痠背痛,晚上沾床倒頭就睡。

跟年輕人聊保險,人家覺得你是不是騙人啊,跟一個20歲的人說癌症,對方說你沒病吧,別耽誤我看延禧攻略。

而跟中年人聊保險,越來越多地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期待,幾乎每個中年人都知道周圍有誰得了癌症,而且還不只一個。

大自然不在乎每個個體是否活的好壞,你在40歲的時候身體到底有沒有毛病,老天爺是根本不在乎的。

給你的這幅皮囊,使命就是讓你在40歲之前,生3-5個孩子,並且把孩子撫養到可以繼續再生孩子,然後你存在的使命,在大自然看來就結束了。

要不是有現代醫學讓每個人可以像修機器零件一樣,把身上得的毛病一個個治好,很多人在幾百年前的生活條件下,是活不過50歲的。

八哥第一次感覺衰老是源自一次牙疼,小小牙病無非就是去補個牙而已,但是我剛疼的時候,想試試如果一個禮拜我不去醫院,結果會如何呢?

在那一週的時間裡,胃口大減,因為吃東西總歸會要碰到那顆牙的,甚至喝水都疼。

要不是現代醫學發達,真不知道過個三五年,會是什麼樣。

都說中年不惑,並不是說沒有問題能讓自己不迷惑了,而是說,即使有自己不懂的問題,也不感興趣了。

你說心如死水也罷,說內心平靜也可以。

都40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早就定型了,該經歷的第一次,到了這個歲數也剩不了多少了,還爭什麼呢?

八哥是做精算的,這行幹久了,經常會有人想跟我理論理論,紅紅臉出出汗,可能僅僅是年輕人之間才該有的爭吵吧。

如果你真覺得保險是騙人的,那你就不投,反正我是一年年按期交著我的保費,就像老年人頓頓不落的吃著魚油軟磷脂一樣。

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拍拍手就能招來的狗子,一定是剛生下來沒多久的。

老狗晃晃悠悠的都寵辱不驚,何況人呢。

年輕人啊,一是身體好,沒什麼治病開支,醫保卡里的錢其實年年都是浪費,反正也去不了幾次醫院;二是沒家庭牽掛,一人吃飽全家幸福,平時娛樂就是抖音、微博和朋友圈,都是些省錢的愛好。

你想讓年輕人懂保險,結果可能就是把他們招去,當線下保險代理人,平時陪著我們這些中年人去菜市場買買菜。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中年以後,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八哥我每天打開手機,至少是幾十條的微信在跳,如果一天忙工作下來,晚上一看未讀信息,999+是什麼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有的想要諮詢保險開門見山的介紹個人情況,有的看到熱點新聞想要聽我點評的,有的因為發廣告被踢的來找我理論的,還有一些商務推廣想問我做對接的。

八哥不吸菸不喝酒,有時候感覺壓力大了,就出去買杯咖啡,星巴克榛果拿鐵,糖很多的那種。

因為精神頭不足了,其實就是身體能量不夠了,人到中年,得學會自我調節。

信息時代啊,中年人擁有豐富的經驗可能還真不是好的資產,有時候是束縛你創新的障礙。

我在《每個行業的背後,都虎視眈眈站著一個AI》中提到過,面對行業的劇烈變革,要麼你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反覆試錯,像病毒一樣的進化,要麼你就一次性憋個大招,使自己面目全非的改行換代。

“老司機帶帶我”出自雲南山歌,為了讓司機帶一程,甚至不惜出賣色相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否則你就靠著雙腿走出山外吧。可不過20年之後,貨車司機這個職業卻成了髒亂差的代名詞。

那麼,精算師這個高大上的職業,以後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你們還會不會記得這個中年人八哥呢?

雙手插入亂髮,陷入深深沉思。

大家如果對於保險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信或者給我留言諮詢,八哥(jssbg001)會很樂意在業餘時間回覆大家的任何疑問的,希望多交一些朋友,真正能在保險方面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