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課堂」傳承鄉土文化,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黨建課堂+農民夜校

“西邑每個村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技藝,小寨有土陶燒製工藝、石龍有麩醋釀造技藝、竹林有竹編工藝、黨麻有造橋技藝……”10月1日晚上,在西邑鄉各村(社區)的“農民夜校”裡,各位黨員群眾正聚精會神地通過雲視訊收聽收看鄉里“黨建課堂”主會場上講的一堂特殊黨課。

「党建课堂」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隨著時代的變遷,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傳統民俗和勞作方式隨之相應弱化和改變,鄉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由此而生。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鄉黨委認識到,鄉村文化在穩定社會、凝聚人心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還應不遺餘力地發掘和保護鄉土文化,推進鄉村文化建設。便主動與區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派駐到西邑魯圖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對接,希望他能帶領黨支部利用自身優勢,挖掘西邑的傳統文化,讓群眾重拾文化自信。

「党建课堂」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明嘉靖年間,為管理漢族移民,在西邑境內設鄉約制度管理漢族,有興仁邑(鄉約房設羊邑街);遵義邑(鄉約房設竹林村);秉禮邑(鄉約房設黃土坡);達智邑(鄉約房設和睦寨);崇信邑(鄉約房設西邑街)。史稱南山五邑,五邑連起來就是仁義禮智信,興仁、遵義、秉禮、達智、崇信成為五邑人的行為規範……”,黨員群眾聽得津津有味,鄉土文化自信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

「党建课堂」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用鄉土文化來提升鄉村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讓農民樹立對美麗鄉村、文化鄉村的自豪感,在鄉村文化建設中收穫更多幸福。“這是一堂特殊的黨課,這樣的黨課形式很好,讓我們重拾了鄉村文化自信,更加堅定了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信念,將激勵我們更加刻苦、努力去奮鬥。”西邑社區李正國副書記說。

供稿:倪婷

審核:王明華

「党建课堂」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西邑風采:由中共西邑鄉委員會管理,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新載體,幹部群眾的交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