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望月(隨筆)

無論是有月還是無月的中秋,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輪月,每一輪月都記敘著不同的故事。要不然,心裡就真空落落的了。

中秋望月(隨筆)

已經近三年了,一到中秋,我就要給自己有個約定,一定要到洹河賞月。這個約定像是一粒種子,時時茁長,一年又一年,一到中秋,就迅速長成參天大樹。

今晚,不是賞月的良天,陰雲把整個天遮蔽的嚴嚴實實。我在家裡猶猶豫豫了一番,還是關上門向洹河岸邊去了。路上行人還是很多,三三兩兩的朝著洹河的方向去了,像是商量好似的,散步的、購物的,有帶著小孩子的、有推著老人的,也有學著貴夫人樣子牽著小狗的。

中秋望月(隨筆)

通往殷墟的水泥路上,賣花的、賣鞋的、烤紅薯的、賣唱片的,已被小商小販擠佔了一大半,只留下能過車和人行走的小窄道。路沿上還有幾家支個投影、擺個大擴音喇叭扯著嗓子唱歌的,不遠的小廣場上還有不少人在跳廣場舞的,到處溢滿了節日的喜悅和仲秋的熱鬧。

大家又說又笑地悠然地走著、轉著、逛著,各談著各自的趣事,各想著各的心事,各懷著各的憧憬,好生熱鬧。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跟著大人一起去趕集的場景來,那時和現在對照,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中秋望月(隨筆)

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群裡,也不凡有和我一樣在今晚來碰碰運氣賞月的人。這裡地勢寬敞,通視好,花草多,樹木茂密,一輪當空,加上有這條河和河岸作背景,上下空濛,一碧數頃,著實是個賞月的好去處。

中秋望月(隨筆)

由於今晚沒有月色,河岸上零零星星幾個散步的人一圈圈地轉著,這景象和去年對比冷清了許多。我沿著柳岸來回踱著步子,草叢裡小蟲子在鳴叫著,如果不仔細辨別,到處都是蟲鳴。如果側耳傾聽,你會發現,越是草叢濃密的地方,蟲鳴的聲音越集中,不同的蟲子發現聲音也不一樣。儘管聽上去有些嘈雜,但不覺得刺耳,也不是惹人厭煩的那種。有時我就駐足停留一會,蟲子的鳴叫聲,像是琴師在彈奏一首關於中秋之夜的曲子。

中秋望月(隨筆)

河道上陰森森的,蘆葦和青草交織在一起,分不清顏色,只能看到一條曲曲折折的水線在河床延伸著,橋上、岸上的路燈和遠處高樓的霓虹燈映射,投影在今晚這條沒有月色的河面上,清風習習,楊柳依依,藉著光線,可以看到平靜的水面有輕輕的波紋在湧動,在這樣一個清清涼涼的秋夜,如果配點月光該是另一番景象吧。

中秋望月(隨筆)

我一邊走,時不時仰望天空,總想有點發現,陰雲嚴絲合縫,沒有一絲雲散的氣象。看來,今晚的月真的是出不來了,但我還是想靜靜地等待,哪怕有一絲希望。

走在來來回回的小路上,我想起前年來洹河賞月的景象。那一晚月光皎潔,清光四溢,與水裡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儘管河岸的馬路上唱歌的、跳舞的、買賣聲不斷,我坐在河岸上,心靜如水,任月光傾灑,任清風習習,任思緒綿延。那一刻,這方天地好像就屬於我一個人的。

中秋望月(隨筆)

去年出來賞月時,月亮在薄薄的雲層穿梭,月光儘管是淡淡的,但總是有的。我經常告誡自己,人應該知足,知足常樂嘛。我也許就是屬於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月光就滿足的人吧。我正暢想著,突然,臉上涼了一下,以為是樹上滴下的水氣,又涼了一下,是雨。

返回的路上,那些剛才熱鬧的人也開始陸陸續續往回返,小商小販還在堅持,唱歌的也似毫沒有撤離的樣子,仍在扯著嗓子。

中秋望月(隨筆)

一年有一年的味道,一年有一年的色彩。今晚與往年相比,心境卻大不相同,沒有月光的中秋好象覺得少了些什麼,又好似什麼也沒有少。這個世界總是這麼奇妙,人的心思也總是讓人捉摸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