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台的兜底能力?

全文字數: 2821字

閱讀時間:7分鐘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網貸平臺的一切暴雷,也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讓我詫異的是,有的人竟然相信在網貸這種尚未成熟的行業,靠一個上市公司背景就能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

太天真了。

今天主要來聊聊,如何量化評價網貸行業的兜底能力,讓我們告別踩雷。

在我看來,一家網貸平臺主要有四層安全墊,破了這四層,平臺就真的雷了,主要如下:

第一層.合作方的擔保

按行業標準來看,通常一家融資擔保公司收取的費用在撮合交易額的年化5-20%之間。

如果一家平臺的壞賬率在7%,那麼擔保公司對於擔保費的收取會超過壞賬率2-3個百分點,即10%左右。

但當市場發生極端風險時,假如平臺壞賬率大幅上升3個百分點,此時擔保公司就不賺錢了。

結果擔保公司要麼讓互金平臺增加擔保費,要麼乾脆當老賴。

當然有些擔保公司甚至是平臺的關聯方,也就是傳說中的自擔保,那麼這樣甚至連第一層安全墊算是沒有了。

第二層.平臺的淨利潤

能真正實現穩定盈利的平臺,一般風控和運營都做的比較好,而一旦風控出現問題,擔保公司兜不住了,平臺也可以率先用當年利潤去稀釋風險。

那麼如果利潤都不夠兜底,有沒有第三層安全墊呢?

第三層.平臺的淨資產

萬不得已要處理淨資產時,一般平臺都是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多以大批量逾期,清盤,或被經偵調查為主,之前的小諸葛清盤時法人就把平臺的淨資產都拿出來變現,這是危機時萬不得已的舉措。

平臺自己的資產實力不夠,還有沒有辦法補救呢?

第四層.股東的淨資產

如果是平臺的絕對控制人,大部分平臺的股東是會進行兜底的,特別是一些集團性質的企業,資金比較活絡,拆東牆補西牆也會盡量保證網貸平臺不倒臺。

但如果只是平臺的小股東或者是財務投資人,那麼股東則不可能出來兜底。

因此這取決於平臺在股東間的戰略重要性。

那麼如何根據這些指標量化一家平臺的兜底能力?

我有一個粗略的計算方法,先引入一個槓桿率的概念。

槓桿率=待還餘額/兜底實力

槓桿率代表平臺最壞情況下能兜底的比例,如果槓桿率低於1,說明平臺能全部兜底,槓桿率高於1,風險開始逐步上升。

待還餘額可以在平臺官網或者三方平臺即可查看。

兜底實力則主要有三塊:

兜底能力=合作方兜底能力+平臺自有資產兜底能力+股東兜底能力

1. 合作方的兜底能力

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臺的兜底能力?

假設是和三方擔保公司合作,根據前面提到的3%的超額擔保率計算,可以理解平臺合作方的超額兜底能力= 3%*總待還餘額

2.自有資產兜底能力

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臺的兜底能力?

優先按淨資產計算+平臺近一年淨利潤計算。

鑑於很多平臺的運營主體並不願披露自身的財務報表,因此如果無法獲得淨資產的數據,也可以按平臺實際獲得的風投融資金額或者實繳註冊資本來計算,一般取三者中的最大者。

而對於不願意披露淨利潤數據的平臺,統一取0為標準。

3.股東兜底能力

股東分為三種:

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臺的兜底能力?

挑選三家平臺做參考案例:

愛錢進

由於愛錢進已經遞交上市IPO招股說明書,因此按淨資產+淨利潤計算。

根據愛錢進母公司凡普金科統計,截至2017年愛錢進的淨資產為12.78億元,淨利潤為5億元,待還餘額為369億,因此其槓桿率為:

369/(12.78+5+369*3%)=12.8倍

和信貸

和信貸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17年財報顯示淨資產為8.8億元,淨利潤為4.1億元,待還餘額為82.1億,因此其槓桿率為:

82.1/(8.8+4.1+82.1*3%)=5.3倍

團貸網

團貸網運營主體派生集團由於尚未披露集團2017年淨資產,但其過去共計獲得24.7億RMB風投融資,取風投金額為自有資產兜底部分,17年團貸網理財端與資產端共獲得5.4億淨利潤。

因此平臺的實際自有資產兜底能力為24.7+5.4=30.1億。

團貸網的背後實際控制人為萬和集團,萬和集團目前持股鴻特科技30%股份,持股萬和電氣70%股份,而兩家企業17年財報顯示淨資產分別為:13.3億與33.2億,我們定位團貸網為集團副營業務,股東兜底係數為0.5。

股東兜底能力即為(13.3*0.3+33.2*0.7)*0.5=13.6億。

目前平臺的待還餘額為159億,即擔保機構超額擔保=159*3%=4.8億。

因此團貸網的整體兜底能力=30.1+13.6+4.8=48.5億。

槓桿率=待還餘額/兜底能力=159/48.5=3.3倍。

槓桿率的對比固然直接,但這裡我再引入一個更加形象的指標“壞賬調整率”,這個指標=1/槓桿倍數。

壞賬調整率即平臺所能接受的極限壞賬突變率。

意思是我本來壞賬是5%,正常運作,壞賬率突然提高到15%,平臺就兜不住了,那麼這增加的10%,就是壞賬調整率。

由於團貸網的槓桿率為3.3倍,因此其壞賬調整率=1/3.3=30.3%,而愛錢進的壞賬調整率=7.8%,和信貸壞賬調整率=18.8%

由此得出抗風險能力排名為:團貸網>和信貸>愛錢進

壞賬調整率一旦低於5%,說明平臺一有風吹草動就將出現較大的問題,安全性難以保障。

附上一張計算表,大家可以根據這張表,自己去計算平臺的壞賬調整率來衡量平臺風險,表格如下:

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臺的兜底能力?

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的P2P公司壞賬調整率普遍在3%-5%之間,部分草根平臺甚至在2%以下,因此大部分平臺的抗風險能力是較弱的,大家可以自行計算一下,你選的網貸平臺,壞賬調整率在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